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9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41.
人工土壤中氮磷氯元素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降雨场次、初始养分量和坡度对人工土壤N,P,Cl 3种营养元素径流损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径流水中N,P,Cl元素养分质量浓度与降雨场次之间呈对数关系、与初始养分量和坡度之间呈线性关系;(2)N,P,Cl元素养分流失量与降雨场次呈对数关系、与初始养分量和坡度之间呈线性关系;(3)降雨场次对氮元素的作用明显高于磷和氯元素,坡度对N,P,Cl元素的作用大小依次为:Cl,P,N.  相似文献   
42.
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生态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隧道建设日趋增多,在其施工技术提高和修建规模增大的同时,隧道工程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论述了隧道工程行为的内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包括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和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工程行为生态化理念,并从勘测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隧道工程行为生态化策略。通过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化策略可较好消减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干扰和破坏,减轻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威胁,为实现隧道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探讨不同水势梯度环境下对于黑麦草、苇状羊茅、批碱草几种草本生态护坡植物的吸水萌发速率的影响。设置4个水势梯度(0、-0.5、-0.8-、1.2 MPa)的边界条件,利用聚乙二醇PEG溶液对植物种子模拟水分胁迫处理,通过20 d的发芽盒培养,统计种子的每天萌发率,拟合试验的水势—时间曲线,计算种子的相对萌发率和种子的萌发需水阈值。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水势的降低,3种草本植物的相对发芽率呈显著下降,达到其50%萌发率的时间也相应增加。黑麦草、苇状羊茅、批碱草的需水阈值分别为-1.7907-、1.9660-、2.2146 MPa,抗旱性比较为:批碱草苇状羊茅黑麦草。  相似文献   
44.
加筋处理能够增加薄层土壤的抗剪强度,为了确定加筋材料合理的种类与用量,选取几种常用的有机、无机纤维材料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直剪试验,从土壤饱和含水率与抗剪强度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加筋处理后薄层土壤的抗剪特性。结果表明:在各用量条件下,椰丝加筋处理的土壤黏聚力最大,水稻秸秆丝加筋处理次之,聚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加筋处理的效果最差,但所有处理的黏聚力均高于素土;随着土壤纤维加筋量的增加,土壤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也逐渐增加;综合考虑土壤饱和含水率、材料来源与经济成本,水稻秸秆丝加筋处理能够达到较好的土壤抗剪效果。  相似文献   
45.
桥梁工程行为是指人类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在桥梁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与周边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在对桥梁工程行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过程的分析基础上,从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以及社会效应4个方面阐述了桥梁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并提出了桥梁工程行为生态化理念,从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初步探讨了桥梁工程行为生态化策略,指出桥梁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46.
秸秆网厚度及用量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覆盖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为了确定秸秆网合理的初始厚度及用量,分别从含水率变化、累积蒸发量、蒸发失水比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低用量条件下,各处理系统水分蒸发量与秸秆网厚度呈负相关;在高用量条件下,秸秆网初始厚度为5mm的处理系统水分蒸发最慢,保水效果最好,10mm的秸秆网处理系统水分蒸发最快;随着秸秆网用量的增加,系统水分蒸发减少,结合经济效益,600g/m2的秸秆网覆盖能够达到较好的保水效果。  相似文献   
47.
厚层基材喷射护坡试验研究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以内昆线横江车站路堑岩石边坡为试验点 ,设计了厚层基材喷射种植基各组分配比 ,采用湿喷法进行厚层基材喷射护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厚层基材喷射对岩石边坡进行生态防护 ,厚层基材各项指标均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条件 ,防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8.
土壤扰动是引起土壤侵蚀主要原因之一,土壤侵蚀常常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退化。应用聚丙烯酰胺(PAM)控制土壤封闭和减少侵蚀已有过许多研究,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最有效的PAM分子量和电荷密度。,应用喷射工艺,研究不同特性参数的PAM对坡面扰动土壤水分物性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对土壤物性的调控作用显著,土壤客重的降低、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量的提高以分子量为10mg,/mol的PAM为最优.同一分子量不同水解度调控效果有显著差别(F=9.44^**)。对于土壤中〉0.25mm水稳性团粒结构的调控效果以分子量为10~12mg/mol的PAM最为明显。相同分子量不同水解度的PAM对土壤水稳性团粒的影响差异性大.其中以水解度为30%作用效果最好。与PAM用于缓坡土壤改良相比,对于陡坡的扰动土壤,采用PAM进行改良仍然能够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不同纤维用量下秸秆纤维网覆盖对土壤蒸发过程的影响,以不同的秸秆纤维用量为因子,设100、300、500 g/m2三个用量水平,以裸土为对照,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用秸秆纤维网覆盖土壤表面能够有效抑制土壤蒸发,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阶段,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秸秆纤维网覆盖对蒸发的抑制作用与秸秆纤维用量密切相关,在相同的秸秆纤维网性状和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秸秆纤维用量越大对蒸发的抑制能力越强;秸秆纤维网覆盖能明显改变土壤蒸发过程,覆盖条件下的土壤与裸土相比,蒸发量不仅降低而且更加平稳;在26 d的连续蒸发过程中,覆盖条件下的累计土壤蒸发量与时间呈近似线性关系,而裸土则为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模拟的石质陡边坡薄层含根土壤在饱和含水率情况下的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根量对不同深度饱和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为:对于石质陡边坡薄层土体,植物根系具有提高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的作用;含根量的变化对土壤黏聚力有很大影响,对内摩擦角影响相对较小;土壤的深度不同,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的作用效应大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