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滤纸和木薯渣的分解能力、产酶活性等指标比较嗜热侧孢霉、黑曲霉、康宁木霉、白腐菌等8株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这8株菌均具有较好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其中康宁木霉、白腐菌、无花果曲霉水解圈效果明显;康宁木霉产纤维素酶能力比较稳定,且酶活性较高;康宁木霉、白腐菌、嗜热侧孢霉、无花果曲霉对滤纸和木薯渣的实际分解效果较好.固体发酵培养到第5天时,对粗纤维和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依次为无花果曲霉(23.98%、20.76%)、康宁木霉(23.35%、20.22%)、白腐菌(23.08%、20.16%);固体发酵培养到第10天时,对粗纤维分解率较高的是无花果曲霉(39.22%)、嗜热侧孢霉(36.39%)、米曲霉(35.11%),纤维素分解率较高的是嗜热侧孢霉(42.37%)、无花果曲霉(39.99%)、康宁木霉(38.97%).  相似文献   
42.
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杂草化感作用的盆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假臭草为化感物质供体,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巴西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种子为受体做盆栽试验, 测定杂草种子发芽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探讨假臭草作为绿肥时对几种常见大田草的抑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假臭草对杂草种子发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稗草和飞机草,在较低(0.005 kg/ kg、0.010 kg/ kg)施肥水平即可完全抑制其萌发;假臭草对杂草植株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甚至还会促进某些杂草的生长。因此,在利用假臭草的化感作用控制杂草时,应在杂草萌发前进行控制,而且控制对象应该是对化感作用敏感的杂草。  相似文献   
43.
外来入侵植物与地下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经济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入侵生物中一个重要组分的外来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改变了入侵地地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且对入侵地的地下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虽已提出多个机制假说,但真正机理还未明确。近年来兴起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地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破坏土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入侵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逃避原产地土传天敌、改变入侵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间接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等途径实现入侵;(2)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磷、钾等几种大量元素及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大田杂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假臭草为化感物质供体,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巴西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茴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为受体做生测实验,研究入侵杂草假臭草的鲜样浸提液与干样浸提液的化感作用,为假臭草的绿肥化利用与入侵风险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假臭草鲜样浸提液还是干样浸提液均对供试的几种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的。在5种供试杂草中,巴西含羞草对假臭草的化感作用耐性最强,飞机草次之。但几种杂草在较高浓度下根全部受到抑制,不能生长。鲜样和干样浸提液强度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因此,将假臭草作为绿肥来防治农田杂草有一定前途,但针对不同的作物系统与主要杂草种类要有广泛的化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5.
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石斛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腐熟及新鲜秀珍菇菌渣替代市售基质(松树皮)作为栽培基质对霍山石斛生长的影响,分析菌渣理化性质与霍山石斛生长的内在关系,探究菌渣废弃物替代树皮进行栽培的可行性。将腐熟菌渣按体积替代0、25%、50%、75%的松树皮,新鲜菌渣按体积比替代0、25%、50%、75%、100%配制基质栽培石斛,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及石斛的各项生长指标,通过冗余分析确定基质理化性质与石斛生长的相关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腐熟菌渣及新鲜菌渣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利于石斛生长;(2)菌渣腐熟后pH及电导率升高,严重影响石斛的成活率,而新鲜菌渣的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是影响存活率及根长根数的主要因子;(3)将50%腐熟菌渣,25%新鲜菌渣替代树皮栽培石斛,其叶片数、株高、根系发育、成活率等生长指标不受影响,当菌渣添加量超过50%时,基质的较高的pH、电导率、持水孔隙度、总孔隙度,均不利于石斛的生长。因此,菌渣可以部分替代树皮栽培石斛,但添加量不宜超过50%,为充分利用菌渣作为石斛栽培基质要全面考虑pH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从而调整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46.
为深入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贵定供电局党支部创造性地提出在党小组设置"一长三员",延长辅导战线,将员工辅导工作的重担分摊到多人身上并形成合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局范围内不留死角。"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是贵定供电局员工辅导计划实施的真实写照。为深入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顺利完成,贵定供电局党支部创造性地提出  相似文献   
47.
不同C/N比香蕉杆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香蕉杆为堆肥原料,用鸡粪调节C/N比,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装置中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C/N比香蕉杆堆肥处理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N比是影响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各处理在堆肥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总数呈"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其中细菌种群的数量变化与微生物种群总数的变化规律一致,真菌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随堆肥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放线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呈"波浪型".在整个堆肥化过程中,中温微生物数量始终高于高温微生物,细菌种群的数量总是最多,是香蕉杆堆肥化过程中的优势菌群.香蕉杆堆肥的最适C/N比为25.  相似文献   
48.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有助于提高蔬菜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必须掌握二氧化碳施肥的合理时机。利用YT—2型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进行二氧化碳追肥时,应根据不同蔬菜品种,不同生长发育期以及温度、光照条件确定使用量。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对蔬菜作物造成毒害;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则影响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同化物的积累减少,影响产量。如菠菜、茄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废弃菌渣为基础基质,配以草炭和蚯蚓粪等,探索适合烟草育苗的基质配方,并分析菌渣在烟草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T4处理组(蚯蚓粪∶菌渣∶蛭石∶珍珠岩=1∶1∶1∶1)在株高、根系发育等表观生长指标和可溶性糖、根系活力等生理活性指标方面相较于市售基质处理组(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均有明显的优势。通过SPSS软件对基质物理、化学性状和烟草生长生理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质较高的总孔隙度、有效铁含量和全钾含量能有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而较高的电导率、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则不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菌渣具有高总孔隙度、高有效铁、适宜营养结构和低成本的优势,但也有高电导率、低容重和高有机碳的劣势,不宜单独作为基质,应用适当配方,可充分发挥菌渣的作用,是一种好的基质材料,具有广阔的基质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食用菌菌渣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内外在食用菌菌渣特性及其基质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首先介绍了菌渣基本理化性质,并与传统基质材料对比分析了其在基质化应用中的优劣;随后分类举例,详细介绍了菌渣在园艺作物、中草药和食用菌几类作物栽培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菌渣在几种主要作物栽培中的优势,同时涉及了菌渣在土壤改良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最后总括了菌渣基质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研究方向及理论深度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利用及基质育苗、栽培中问题的解决提供可靠且深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