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68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41.
王瑞军 《现代园艺》2014,(6):126-127
本文就陕北地区如何应用抗旱造林技术,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2.
阐述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3.
丰镇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干旱和半湿润交错地带。每年6-8月份是这一地区的雨季,期间降雨量多而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此时土壤温度好、湿润,是造林的好时节。尤其是丘陵山区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若能正确地把握好雨季造林技术,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4.
试验设对照、尿素、尿素+草甘膦和尿素+丁草胺4个处理,尿素氮用量为200mg·kg-1干土,除草剂用量为10mg有效成分·kg-1干土。在实验室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除草剂对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田土壤中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温室气体N2O、CO2和CH4的排放。尿素氮肥中添加草甘膦显著抑制N2O、CO2的排放,分别比尿素处理降低48.4%和20.2%;添加丁草胺显著抑制N2O排放,比尿素处理降低23.2%,对CO2排放略有减少但不显著;草甘膦和丁草胺对CH4排放都无明显影响。这说明除草剂对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除草剂品种的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时应考虑除草剂的施用对温室气体减排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4种典型土壤上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程度及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条件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是亟需回答的科学问题。本文选择我国4个玉米主产区的典型土壤(黑龙江黑土、陕西黑垆土、河南潮土和四川紫色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程度不同,黑龙江852农场、陕西长武、河南温县与四川简阳4个试验点在设定的高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获得的产量分别为10.7 t.hm 2、14.1 t.hm 2、9.2 t.hm 2与6.7 t.hm 2,分别实现了当年光温水条件下该栽培体系产量潜力的92%、104%、84%与7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产量潜力实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根干重密度与产量潜力实现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容重)与肥力(有机质含量)条件对玉米根系的生长和产量潜力的实现有显著影响。对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分析表明,黑龙江852农场黑土土壤容重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层有机质为69.3 g.kg 1,陕西长武黑垆土土壤容重最小,耕层容重为1.15 g.cm 3,土壤质地为壤质土,两地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玉米根量较大,0~40 cm横向分布广泛,有利于产量潜力的实现,分别实现92%和104%产量潜力;河南温县潮土10 cm以下土壤容重大,尤其10~20cm的犁底层容重最大为1.53 g.cm 3,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四川简阳紫色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整个土体容重较高,并且土壤黏重,两地的土壤性状不利于根系生长,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84%和78%。因此,应根据各主产区的土壤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土壤改良与培肥,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与大面积均衡增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6.
生物质炭对旱作春玉米农田N2O排放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式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0、10、20、30t·hm-2)对黄土旱塬旱作春玉米农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施氮农田春玉米生长季N2O排放通量峰值和排放总量,添加30、20、10 t·hm-2生物质炭的三个处理N2O排放总量比不添加生物质炭的处理分别降低19.24%、9.89%、3.40%,其中添加30 t·hm-2生物质炭处理降低显著(P0.05),但添加20 t·hm-2的生物质炭未对不施氮农田N2O排放通量和总量产生显著影响。无论添加生物质炭与否,生长季不施氮处理的N2O排放通量和总量均显著低于施氮处理。添加生物质炭不同程度提升了农田0 cm和10 cm土壤温度,减少了施氮处理0~20cm土壤NH+4-N和NO-3-N含量,但对农田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试验农田N2O的排放通量与0~20 cm土层土壤NO-3-N和NH+4-N含量、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0 cm与10 cm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添加生物质炭后矿质氮含量的减少可能是旱作春玉米农田N2O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运用高级别分类学分辨率揭示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微多样性,并探讨微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从更精细的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为玉米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驱动的碳循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为依托,采取田间生长条件下玉米根际和非根际两种土壤类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OTUs和ASVs两种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揭示细菌群落的微多样性。同时通过培养试验检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有机碳矿化特性。[结果]通过比较OTUs和ASVs两种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的细菌群落,OTUs和ASVs两种方式显示出相似的细菌群落结构。在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类型中,ASVs在更高分类学分辨率水平上描绘细菌群落组成,同时揭示了普遍存在于OTUs内的不同菌株或生态型。此外,两种不同生长策略(r-策略和K-策略)细菌物种的相对丰度差异是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培养试验表明,根际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3 a的连续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根系是田间成熟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受时间(2019—2021年...  相似文献   
148.
李世清 《种子世界》2021,(11):0120-0122
近些年,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有机农产品也受到市场和居民的欢迎,在开展农业生产中,土壤作为重要的物质支撑,其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农户要合理应用培肥技术,提升土壤质量和营养水平,实现既定的种植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有机农产品。  相似文献   
149.
两年实验表明,无论施氮或施磷,均能提高黑麦草和苜蓿产量,但氮肥增产效果大于磷肥,且黑麦草产量随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对植物的增产效果因植物种类不同而言,总体上在禾本科植物黑麦草上的效果大于在豆科植物苜蓿上的效果。对直接进入土壤的根系而言,自表层向下,植物根系生物量及密度依次减少,植物根系主要集中于0-20cm土层;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单施磷时,黑麦草和苜蓿根系生物量显著增加,施氮同样能显著增加两种作物根系生物量,并随施氮水平提高,黑麦草根系生物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施氮水平与根系生物量、根系生物量与冠层生物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通过施肥在增加植物冠层生物量的同时也可显著增加直接进入土壤的根系。  相似文献   
150.
为进一步了解棉铃空间分布特点对棉花成铃情况的影响,探寻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点及株型调控措施,笔者对农二师库塔垦区不同品种、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条件的29个典型棉田(面积约266.7hm2)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棉田的产量结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