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9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3篇
  35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49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目的]评价重组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bG-CSF)的安全性,为后期rbG-CSF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bG-CSF重组大肠杆菌,经过发酵、纯化后获得rbG-CSF;利用SDS-PAGE法对[目的]蛋白进行鉴定;应用BCA法测定目的蛋白浓度。急性毒性试验使用健康昆明小鼠112只,分为8组,雌雄各半,将8组小鼠分为肌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肌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分别设有1个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3个剂量组注射rbG-CSF的剂量分别是150、75、37.5 μg/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后每隔3 d进行1次称重,持续观察14 d,给药后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剖检,取肝、脾、肾、生殖器官进行脏器系数测定和病理切片观察。慢性毒性试验使用健康昆明小鼠160只,分组与急性毒性试验相同,注射rbG-CSF的剂量分别是15、10、5 μg/只,每周注射1次,每周注射的第6天进行1次称重,持续注射12周,第12周给药后7 d对小鼠进行剖检,处理方法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rbG-CSF纯化成功,经SDS-PAGE法鉴定[目的]蛋白大小为21.5 kDa,与设计大小一致;测得[目的]蛋白浓度为302.19 μg /mL,可满足后期安全性试验所需浓度要求;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指数经SPSS 20.0单因素方差分析,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别;剖检各器官未出现明显病变;HE染色切片观察,各剂量组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变化。[结论]该试验建立的纯化鉴定rbG-CSF的方法可行,rbG-CSF在试验浓度下对小鼠并未造成器质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852.
通过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提升菜籽粕类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降低饲料中植酸和硫苷含量,增加菜籽粕类饲料替换常规蛋白原料豆粕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业中大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成本不断提高的问题。分析发酵菜籽粕处理常用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解法的优缺点,介绍制备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类饲料所需的菌种和酶制剂种类,综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的功效,阐述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在畜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3.
[目的]分析我国地方培育奶山羊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以4个国内奶山羊品种(文登奶山羊、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雅安奶山羊)和3个新西兰引进奶山羊品种(阿尔卑斯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萨能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采集33只个体的外周血样本,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利用PCR法扩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D-loop区全长序列,对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不同奶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关系。[结果]7个品种奶山羊的mtDNA D-loop区中A、T碱基含量高于G、C碱基含量。共检测到82个多态位点,25个单一多态位点,55个简约信息位点。各品种单倍型多样度(Hd)范围为0.905~1.000,核苷酸多样度(Pi)范围为0.001 51~0.013 32;共存在26种单倍型,文登奶山羊和萨能奶山羊各有5个单倍型,阿尔卑斯奶山羊有4个单倍型,崂山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雅安奶山羊各有3个单倍型;各品种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XY)范围为6.400 00~38.450 00,核苷酸歧异度(DXY)范围为0.005 79~0.034 76,遗传分化系数(GST)范围为0.000 00~0.186 05,遗传分化指数(FST)范围为0.231 56~0.971 52。品种间系统发育树表明,文登奶山羊和崂山奶山羊聚为一支;关中奶山羊与3种新西兰奶山羊遗传距离较近,从遗传学角度证实了关中奶山羊由国外奶山羊与地方品种经杂交选育而成;雅安奶山羊与其他品种遗传距离最远。[结论]中国奶山羊存在2个支系起源且未发现群体扩张;中国培育奶山羊品种含有较多的国外奶山羊血统;文登奶山羊与崂山奶山羊亲缘关系较近,雅安奶山羊在遗传进化中可能存在地域隔离。  相似文献   
854.
[目的] 了解塔里木马鹿体表蜱及其圈舍环境游离蜱种类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新疆尉犁县某规模化养殖场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和圈舍游离蜱共69只,使用体视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种类初步鉴定;基于蜱线粒体SSU rRNA基因位点和COX I基因位点对其DNA进行PCR扩增,通过序列比对数据鉴定其种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 经形态学观察,鉴定69只蜱均属璃眼蜱属,雌蜱和雄蜱分别有37只和32只。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对成功获得的63只蜱序列进行比对,鉴定出18只为残缘璃眼蜱,均为同一序列型,命名为SCtype1(n=18);45只为亚洲璃眼蜱,具有4种序列型,分别命名为SYtype1(n=3)、SYtype2(n=40)、SYtype3(n=1)和SYtype4(n=1)。基于COX I基因位点,对成功获得的64只蜱序列进行对比,鉴定出24只为残缘璃眼蜱,具有2种序列型,分别命名为CCtype1(n=22)和CCtype2(n=2);40只为亚洲璃眼蜱,具有5种序列型,分别命名为CYtype1(n=25)、CYtype2(n=7)、CYtype3(n=4)、CYtype4(n=3)和CYtype5(n=1)。种系进化分析显示,在SSU rRNA基因位点,亚洲璃眼蜱序列单独形成一个亚群分支,与其他璃眼蜱属蜱的序列形成一个大的亚群分支;在COX I基因位点,亚洲璃眼蜱序列和残缘璃眼蜱序列单独形成一个亚群分支,与其他属蜱的序列形成不同的亚群分支。[结论] 新疆尉犁县塔里木马鹿体表蜱与游离蜱种类为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研究结果为鹿科动物寄生蜱的种类分布调查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55.
[目的] 对某养殖场由呼吸道症状引发的山羊死亡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并对分离到的病原进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分析。[方法] 无菌条件下剖检并采集死亡羊只肺脏及气管组织,接种于TSA固体培养基,37 ℃培养22~24 h;挑取疑似菌落,纯化后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和生化鉴定;对经表型鉴定的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 PCR扩增、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树构建和同源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利用动物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对羔羊的致病性。[结果] 从临床样本中分离到1株细菌,命名为DMQ-Y-Mh。纯化后的分离菌株镜检为革兰阴性短杆菌,经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 PCR扩增、测序、同源性分析,将分离菌株鉴定为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土霉素、氟苯尼考中度敏感,对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泰乐菌素耐药。攻毒羔羊于72 h内死亡,剖检眼观气管及肺脏支气管内有黏性分泌物;肺脏组织有深红色病灶,与正常肺脏组织界限明显,可再次从死亡羔羊肺脏及气管组织分离到溶血性曼氏杆菌。[结论] 溶血性曼氏杆菌是造成该养殖场发生羊只死亡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6.
为了探究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施用次数对金银花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4 a生金银花植株为试验材料,在生长季分别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剂0 (不施,CK)、1、2和3次,研究了不同施用次数对生长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施用次数的增加,金银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浸出物含量逐渐升高,总灰分含量明显降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促进金银花植株生长,明显提高金银花产量和品质。对金银花生长、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枯草芽孢杆菌施用2次较好。  相似文献   
857.
[目的]利用雌二醇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进行刺激,检测与分析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pik3r3、Akt、mapk3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以5代内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添加10-8 mol/L的雌二醇(以等量培养基替代雌二醇作为对照组)作用0、1.0、1.5、2.0、2.5、3.0、3.5、4.0、4.5、5.0 h后输卵管上皮细胞pik3r3、Akt、mapk3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添加10-8 mol/L雌二醇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pik3r3、Akt、mapk3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作用0 h相比,pik3r3基因的mRNA表达量(P<0.01)及蛋白表达量(P<0.05)在雌二醇作用1.5 h时达到最高峰,Akt、mapk3基因的mRNA表达量(P<0.01)及蛋白表达量(P<0.05)在雌二醇作用2.5 h时达到最高峰。雌二醇作用3.0 h时,pik3r3、Akt、mapk3基因的mRNA表达量相比0 h都显著(P<0.05)提高。[结论]输卵管上皮细胞中pik3r3、Akt、mapk3基因的表达受到雌二醇调控。高浓度雌激素促进pik3r3、Akt、mapk3基因的高表达,这可能与生殖道的天然防御有关,并可能通过该途径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858.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对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在阐述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进资源节约、提升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绿色畜产品品牌建设、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9.
[目的]克隆秦川牛CAP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及原代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秦川牛CAP2基因的CDS区,运用ProtPram、TMpred、ProtFun 2.1 Server等在线网站进行CAP2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油红O染色和qPCR检测成脂标志基因PPARγ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构建牛原代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体系;利用qPCR检测分析CAP2基因在秦川牛7种组织(心、肝、脾、肺、肾、肌肉和背脂)和原代脂肪细胞分化过程(0~10 d)中的表达。[结果]秦川牛CAP2基因CDS区长1 461 bp,编码486 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α-螺旋构成。CAP2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组织。牛原代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PPARγFABP4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与第0天相比第10 天时表达量达到最大(P<0.01);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分化组脂滴积累明显增加;CAP2基因表达量也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以0 d为对照,第10天表达量最高(P<0.001)。[结论]成功克隆了秦川牛CAP2基因全长1 461 bp的编码区;CAP2基因在牛脂肪组织中以较高水平表达,且CAP2基因可能参与脂肪生成与分化过程,预测CAP2基因可能是促进成脂分化的转录因子,对维持牛脂肪细胞状态发挥关键作用,可能作为秦川牛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牛CAP2基因的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60.
[目的]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地不同时期土壤及植被营养状况的差异及变化特点,为内蒙古典型草地的合理利用、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以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内蒙古不同地区典型草原选取8个监测点,包括G1(鄂温克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呼伦贝尔市)、G2(乌拉特草原,荒漠草原,巴彦淖尔市)、G3(天然草滩,乌兰察布市)、G4(辉腾锡勒草原,五花草甸草原,乌兰察布市)、G5(科尔沁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通辽市)、G6(人工牧草种植地,赤峰市)、G7(乌拉特草原,荒漠草原,包头市)、G8(格根塔拉草原,荒漠草原,乌兰察布市);于2020年牧草返青期、旺盛期、枯萎期分别从不同监测点样方中取0~20 cm土层土样及植物样品地上部分,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常规养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监测点不同时期土壤及植被营养水平的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返青期、旺盛期、枯萎期土壤全氮含量均为G4监测点(辉腾锡勒草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监测点;旺盛期、枯萎期G7监测点(包头市境内乌拉特草原)最低。3个时期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为G6监测点(人工牧草种植地)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监测点。3个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为G4监测点(辉腾锡勒草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监测点,G7监测点(包头市境内乌拉特草原)最低。返青期G6监测点(人工牧草种植地)的植被氮、磷、钾含量均为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监测点。旺盛期G8监测点(格根塔拉草原)的植被氮、钾含量最高,G6监测点(人工牧草种植地)的植被磷含量最高。枯萎期G3监测点(乌兰察布市境内天然草滩)的植被氮、磷含量最高,G4监测点(辉腾锡勒草原)的植被钾含量最高。3个时期植被粗纤维含量均是G5监测点(科尔沁草原)最高,G4监测点(辉腾锡勒草原)最低。土壤营养状况评分为:G4监测点(辉腾锡勒草原)3个时期评分均较高,G7监测点(包头市境内乌拉特草原)3个时期评分均最低;植被营养状况评分为:G2监测点(巴彦淖尔市境内乌拉特草原)及G6监测点(人工牧草种植地)返青期>旺盛期>枯萎期,其余监测点均是旺盛期>返青期>枯萎期。[结论]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土壤及植被养分含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总体来看,草甸草原返青期、旺盛期、枯萎期土壤中养分综合评分较高,荒漠草原3个时期评分较低;不同草原类型的植被养分综合评分在旺盛期较高,枯萎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