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为探究超晚播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特征,采用3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小穗型衡水4399;大穗型潍麦8号;中间型济麦22)在黑龙港地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超晚播配合增加播种量,春浇1水可以获得产量为6.43~8.24t/hm~2。在3个品种中,济麦2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品种间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粒重差异引起的。济麦22较高的千粒重和产量与其较高的开花期穗生物量分配、花后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密切相关。济麦22花前水分的穗干物质生产效率、花后水分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籽粒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显著高于潍麦8号和衡水4399,从而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表明,穗型中等、花后物质积累和水分生产力高的品种更适合于超晚播节水栽培。  相似文献   
82.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以K2O计)一般在8%~15%,国标中采用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测定钾含量,需使用溴水、甲醛,还需多次煮沸、冷却,操作复杂,一般要7~8h才能得出结果,对指导生产不利.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仪器参数,其测量精度与沉淀法相当,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不同草坪草种及品种苗期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43,自引:9,他引:34  
采用盆栽法,在苗期干旱胁迫下,测定不同草坪草及品种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生长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等指标,以期综合评价8个草坪草品种的抗旱性能,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苗期处于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相对生长率均趋下降,相对电导率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有所增加,在灌水后均有程度不同的恢复。综合分析结果,可将8个品种分成3个耐旱级别;1级(相对耐旱);菲尔金、瓦巴斯和宝丽丝;2级(中等耐旱);纳苏、阿吉尔和阿丽尼;3级(相对敏感):A/SL和德比。  相似文献   
84.
85.
用溴甲烷对感染瓜实蝇和桔小实蝇的黄瓜作检疫熏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在夏威夷生产而在美国大陆销售的黄瓜,联邦政府的检疫法规规定,在21℃或21℃以上,在常压下需要用8g/m~3二溴乙烷(EDB)熏蒸处理2小时,作为防止瓜实蝇Dacus cucurbitae Coquiliett 和桔小实蝇D.d orsalis Hendel(APHIS 1976)传入的检疫处理措施。然而,二溴乙烷做为一种检疫熏蒸剂的注册已于1984年9月1日被环保机构取消。因此,继续装运夏威夷生产的黄瓜到美国大陆销售就需要另选一种检疫处理方法来代替。这里我们报道两种对黄瓜中  相似文献   
86.
为防止花卉种子所携带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危害,常采用熏蒸方法对种子及所携带的病虫进行熏蒸处理。本试验应用溴甲烷、硫酰氟、磷化铝、二硫化碳、环氧乙烷5种主要常用熏蒸剂,熏蒸处理在20±0.5℃、种子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采用不同剂量和处理时间,3次重复,对29种花卉种子进行了熏蒸处理安全范围试验,同时还对花卉种子熏蒸后的耐药性进行了测验和分析,并结合种子熏蒸处理对危害种子的害虫杀虫效果加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
本文记述了火炬树和洋白蜡新害虫——宽肩象Ectatorhinus adamsii各虫态形态特征及其在火炬树和洋白蜡上的发生情况。调查发现宽肩象在北京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发生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发生期。讨论了宽肩象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建议,并附有各虫态的形态(包括雄性外生殖器)和为害状等彩图。  相似文献   
88.
利用桑树(MorusL.)表达序列标签(EST),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桑树光合系统Ⅰ(PSⅠ)psaE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psaE(GenBank登录号:GU64597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705bp,存在97bp的5′端非翻译区和170bp的3′端非翻译区,其开放阅读框(ORF)长438bp,编码含有146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15.38kD,等电点为8.08。同源性分析表明,MpsaE编码蛋白与柑桔(Citrus sinensis)、毛果杨甙(Populus trichocarpa)和欧美杨(Populus eu-ramericana)psaE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性达到98%。基于MpsaE与其它18个物种的psaE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桑树与柑桔、蓖麻(Ricinus)、毛果杨甙和欧美杨的亲缘关系较近。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MpsaE基因mRNA在桑树不同组织及部位的转录水平有明显差异:在叶片中的转录水平较高,其中幼叶(刚展开的第1片叶)和中部叶片(8-10位叶)的转录水平最高,其次为上部叶片(2-3位叶)、顶芽和下部叶片;在根部的转录水平最低。初步推测MpsaE基因是桑树PSⅠ参与某些光合生理反应的一个亚基。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外源pH缓冲液对冬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测定和分析了不同供水(正常水分、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和叶片喷施不同pH磷酸缓冲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条件下小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活性氧代谢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膜系统受到伤害,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在干旱胁迫下喷施pH缓冲液降低了叶片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其中pH 6.0和pH 7.5缓冲液处理效果最明显。说明在干旱条件下喷施适宜的pH缓冲液能增强小麦的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引起活性氧增多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0.
为给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和石麦15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2个灌水水平[春灌一水(W1)和春灌二水(W2)],在每个灌水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量处理[192kg.hm-2(N1)和270kg.hm-2(N2)],探讨了有限水氮供给条件下两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在W1水平下,济麦22的N1与N2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石麦15的N1处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2处理;在W2水平下,两品种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N1处理较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品种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2处理较高;在不同水氮处理下,济麦22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石麦15。(2)在相同灌溉水平下,两品种花后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以N1处理高于N2处理;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品种花后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以W2处理高于W1处理;2个品种比较,石麦15花后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高于济麦22,而济麦22花前物质积累量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高于石麦15。(3)在不同水氮处理下,济麦22总耗水量、土壤贮水消耗量及花后耗水比例均大于石麦15。综合上述结果认为,两小麦品种在W2N1水氮组合下可实现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