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发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后仔猪,特别是生长快,体质强壮,体重为15-20千克的小猪,发病率为10-30%,死亡率可达50-80%,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且流行广泛。常以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猪的眼睑水肿,叫声嘶哑,共济失调,排稀水样粪便,渐进性麻痹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养殖业和养殖专业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广大养羊户改变常年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粗放养羊方式,积极推广"2段式"科学养羊新技术,缩短了放牧期,延长了舍饲时期,从而减轻了对草场的放牧强度。保护了植被,缓解了林牧矛盾。平均每只羊提高产绒量50~100克,增收15~30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段式"养羊法的划分,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该试验旨在研究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稻漂移频率,评估无标记基因抗虫水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方法]该试验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对象,将几种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种植在其周围,按不同距离收集F1代非转基因水稻种子。采用PCR技术对各点收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基因杂种鉴定,统计并分析抗虫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的频率。[结果]外源Bt基因向P13381和春江063水稻平均漂移频率皆为0。而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水稻合系22-2、天香、明恢63和P1157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基因漂移,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75%,并且漂移频率随着距离加大而逐渐降低,而在7m以外的所有采样点平均转基因漂移频率为0。[结论]该研究表明抗虫水稻华恢1号外源基因的基因漂移频率非常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在风险很小,通过田间合理布局进行物理隔离,保持合适距离,以及科学安排农时,错开花期等方式,能有效控制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和降低因转基因逃逸带来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35.
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转基因玉米MON863载体构建特异结构,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转基因玉米MON863载体构建特异结构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法定量检测了1%含量的MON863标准品(不确定度为10%).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构建的方法获得标准曲线斜率,在-3.6~ -3.1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99,扩增效率为105.436%,在90%~110%的范围内.待检样品的定量检测结果(1.08%)非常接近真实值(1%,不确定度为10%),表明本文建立的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定量PCR检测重复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以在日常检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成都市场大豆酱油rDNA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深加工产品DNA抽提试剂盒和PCR定性检测方法,对成都市场上的大豆酱油进行了外源基因片段检测。结果表明:在成都市场上随机抽样的7种大豆酱油样品未检出EPSPS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37.
四种转基因玉米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4种转化体的多重PCR方法,选择进口转基因玉米最为常见的4种转化体Bt11、Bt176、MON810和MON863,利用国家标准中现行有效的转化体检测引物作为多重PCR检测体系引物,对多重PCR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重PCR方法的适宜退火温度为58℃,适宜引物终浓度(μmol/L)配比为0.4∶0.4∶0.4∶0.4,通过建立快速、准确、高效的多重PCR为进口转基因玉米检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
李忆  尹全  刘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6):883-888
【目的】建立多重PCR检测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T45的方法,为其转基因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油菜内源参照基因CruA、外源基因P-CaMV 35S、T-CaMV 35S和pat作为四重PCR检测基因,特异性引物序列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或文献,通过对多重PCR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的优化、灵敏度测试及已知样品验证,建立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T45多重PCR检测体系。【结果】多重PCR的适宜退火温度为58℃,适宜引物终浓度(μmol/L)配比CruA∶P-CaMV 35S∶T-CaMV35S∶pat为0.1∶0.2∶0.2∶0.2,方法灵敏度为0.01 ng/μL,所有已知样品的扩增条带与其分子特征显示的外源基因元件完全一致。【结论】建立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T45品系四重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T45内源参照基因和多个外源基因成分,为转基因油菜T45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9.
以转Bt抗虫水稻Bt63、R1、R2和非转基因常规水稻Ⅱ优838为试材,采用高、低两个不同虫害胁迫水平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种植方式,通过观察水稻植株营养生长、结实以及对螟虫危害的抗性表现等差异,研究比较Bt外源基因插入后对水稻植株适合度的影响,以解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扩散效率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低虫害胁迫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在植株分蘖数、生物量鲜重等营养生长指标方面与非转基因对照品系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穗长、穗重等指标不及对照,且R2和Bt6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系的分蘖数、穗长、穗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转基因品系株高适合度效应不同,这可能与受体品系本身的特性相关。3种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结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在两种虫害胁迫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结实影响不明显。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种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能力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水稻,表明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抗虫性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代价较小,预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Bt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逃逸的可能,但这种风险比较小。  相似文献   
40.
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的多重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建立1种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分子特征,同时选择棉花内源参照基因(SADI)、花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P-Ca MV 35S)、根癌农杆菌终止子(T-NOS)和目的基因(bar)4个基因作为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基因,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中的特异性引物序列,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除内源基因外的3种外源目的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利用已知样品对本体系验证,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能被同时检出SADI、P-Ca MV 35S、T-NOS、bar等4个基因,而其他样品均不能被同时检出这4个基因。结果表明此体系可运用于抗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