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的表达及单抗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扩增p54蛋白的胞外区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到p ET30a和p GEX-6p-1中,构建了p54-p ET30a和p54-p GEX-6p-1重组质粒;将质粒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C末端带6个His、N端带有GST的p54重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富集和纯化带His标签的p54蛋白;以带His标签的p54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带有GST标签的p54蛋白为抗原,对制备的单抗进行特异性验证。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能高效表达带His标签和GST标签的非洲猪瘟p54蛋白;His标签的p5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得到了3株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能与带有GST标签的p54蛋白相互反应。本研究成功制备了p54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非洲猪瘟ELISA、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检测羊血清中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优化抗原表达条件,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了可溶性的3A-3B1-3B2融合蛋白,基于纯化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建立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该方法对其他相关的羊类病毒病原无交叉反应,其重复性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30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国内市售的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比较,阳性样品符合率为96.67%,阴性样品符合率为94%,总符合率为95.33%。本研究建立的羊血清中口蹄疫病毒3A-3B1-3B2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牛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的易感动物中牛最易感,奶牛尤为易感.奶牛场集中饲养,如有个别牛发病没有及时隔离,便会很快蔓延全群,且由于人类生活与牛奶、牛肉制品关系非常密切,人接触病牛、饮用病牛的生乳或制品均可被感染,所以奶牛场结核病的防控和净化极为重要.本文根据《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2009-2015年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防治规划大纲》和实践经验,对结核病的诊断、净化、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对奶牛场结核病的防控和净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宋晓晖 《蔬菜》2007,(5):16-16
4月6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自防水保温被商标注册发布会在蔬菜中心报告厅召开,来自北京各区、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原料,本研究通过优化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蛋白表达与纯化条件等方法,分别在pET-30a与pET-32a两个不同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获得了可溶性的小反刍兽疫核衣壳蛋白(N)。分别对重组大肠埃希氏菌pET-30a-(N)-BL21(DE3)株与pET-32a-(N)-BL21(DE3)株种子批的P7代与P20代进行蛋白诱导表达与抗原提取纯化,共获得6批小反刍兽疫病毒pET-30a-(N)蛋白与pET-32a-(N)蛋白,并对蛋白的浓度、纯度、抗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纯化后的重组抗原与羊小反刍兽疫病毒阳性血清有明显反应,具有较好的反应性,而与羊痘病毒阳性血清、羊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阳性血清等特异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结果为今后以N蛋白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抗原捕获ELISA方法,竞争ELISA检测方法、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及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重要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凡是养牛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每年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奶牛场集中饲养,如有个别发病没有及时隔离,便会很快蔓延全群,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生活与牛奶、牛肉制品关系非常密切,人接触病牛、饮用病牛的生乳或制品均可被感染,所以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防控极其迫切、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2009—2015年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防治规划大纲》和实践经验,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净化、防控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奶牛场布鲁氏杆菌病的净化、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HPLC-ELSD法测定梨果实中不同种类可溶性糖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4个品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糖醇)和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CAPCELL PAK NH2(4.6 mm×250 mm,5μm)色谱柱,50℃柱温,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70∶30)溶液,流速为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为80℃,N2(氮气)流速为2.0 mL.min-1。在12 min内能准确检测出梨果实中4种糖,加标回收率为96.40%~103.20%。‘巴梨’、‘黄冠梨’、‘丰水梨’和‘砀山酥梨’果实中各种糖组分的HPLC-ELSD法测定结果表明,梨果实内主要的可溶性糖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糖醇,其中果糖含量最多,占总糖含量的43%~66%,其次为山梨糖醇和葡萄糖,分别占总糖含量的13%~28%和14%~18%,蔗糖含量最少,约占总糖含量的4%~12%。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病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采用柠檬酸三钠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CPV单克隆抗体,在玻璃纤维素膜上喷加纯化的CPV多克隆抗体,制成诊断CPV抗原的快速诊断试纸条.用本试验研制的CPV试纸条检测收集到的120份犬粪便样品,其结果与HA结果相比对,HA效价在1:40以上,试纸条均能检测到为阳性.CPV试纸条与犬瘟热病毒及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无交叉反应.且试纸条保存6个月后,其检测结果重复性为100%.试验证明,本研究建立的GICA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抗原检测方法,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可用于CPV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羊种布鲁氏菌转录调控因子MucR蛋白的毒力相关机制,对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了优化。构建了表达MucRFlag融合蛋白的羊种布鲁氏菌菌株,并用商品化抗Flag标签抗体对MucRFlag蛋白进行富集,从而替代MucR蛋白抗体的制备过程。通过该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方法对羊种布鲁氏菌MucR蛋白的结合靶点基因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通过使用该方法鉴定出羊种布鲁氏菌MucR蛋白可以结合到BMEI0430和BMEI1364(mucR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结果表明优化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适用布鲁氏菌转录调控因子结合靶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羊痒病是由羊痒病病毒在绵羊和山羊体内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退化的疾病。该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以潜伏期长、剧痒、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共济失调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本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是最早所知的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羊痒病疫情虽然在中国发生较少,但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对中国的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对其综合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羊痒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进展及综合性防控措施,以期为其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