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探讨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最适下种时段和植蔗沟深度,为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桂辐98-296种茎在新台糖22宿根蔗3个下种时段(芽萌动前、蔗芽萌动和蔗苗长出2~3张蔗叶),进行3种不同深度植蔗沟(沟底与宿根蔗末端基部持平、沟底与宿根蔗低位芽持平和沟底高于宿根蔗低位芽)补种,分别调查桂辐98-296蔗株和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产量性状、蔗茎产量及蔗糖品质表现。补种的桂辐98-296蔗茎产量为16.71~18.30 t/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蔗糖分为13.62%~14.23%、变幅不大;各处理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甘蔗产量为54.65~56.19 t/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蔗糖分为13.72%~14.13%、相差较少。在新台糖22号宿根蔗芽萌动前至蔗苗长出2~3张蔗叶期间,直接补种桂辐98-296种茎,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增加甘蔗产量;补种种茎摆种的植沟深度与宿根蔗末端基部持平为宜。  相似文献   
103.
冬植甘蔗萌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OC22为材料,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冬植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植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70%范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20%以下,冬植甘蔗难以萌芽;土壤相对含水量在95%以上,土壤通气不良,容易引起烂种、烂芽,萌芽率低。  相似文献   
104.
不同种茎处理对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部位、不同芽数和不同质量的甘蔗种茎为材料,分析不同种茎来源对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种茎萌芽出苗及幼苗生长表现最好,萌芽率和苗高分别为72.81%和46.33 cm;单芽茎的萌芽率较低,苗较矮,而三芽茎、四芽茎和多芽茎的萌芽率和苗高差异不明显。正常种茎的萌芽率与倒伏种茎的差异不显著,与绵蚜危害种茎、螟虫危害种茎和黑穗病危害种茎的差异显著;正常种茎苗高与螟虫危害种茎的差异不显著,与绵蚜危害种茎、倒伏种茎和黑穗病危害种茎的差异显著;而黑穗病危害种茎芽萌发长成的植株只有3.82%为正常植株,其他均为黑穗苗。结果说明生产上选健康的甘蔗中部或梢部茎留种,以双芽段、三芽段、四芽段或多芽段种茎种植有利于甘蔗萌芽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展了基于表位预测的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免疫交叉反应研究.番鸭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线性抗原表位预测结果表明:AA248~252、503~509和545~554可能是线性表位优势区域,与已知的鹅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线性抗原表位区进行比较,可能具有交叉反应性的区段为AA503~509.番鸭细小病毒农壳蛋白线性抗原表位预测结果表明:肽段AA27~33、39~50、67~75、111~115、149~155、260~264、321~325、426~430、448~452、485~489、521~525、540~544和685~691等区域可能是线性表位优势区域,与已知的鹅细小病毒衣壳蛋白线性抗原表位区进行比较,可能具有交叉反应性的区段为AA321~325、426~430、540~544和685~691.  相似文献   
106.
甘蔗引进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选用8个主要性状,对2007—2009年参加广西区域试验的10个甘蔗引进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1-2003关联度最接近参考品种,台98/0432、粤糖96/86次之,分别排在第1~3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考虑进一步繁殖、示范和推广;福农15号关联度排在第4位,产量一般,但蔗糖分含量较高,在育种上可作为早熟、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余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一般,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广西甘蔗研究所研制的30%N-B多元素甘蔗专用杀虫复合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既能促进甘蔗生长又能有效防治甘蔗螟虫的多功能复合肥。【方法】按氮、磷、钾三要素相等设4个处理,分别是A":丰岭牌"30%N-B多元素甘蔗专用杀虫复合肥单施;B":丰岭牌"25%N-B多元素甘蔗专用复合肥加施呋喃丹;C":丰岭牌"25%N-B多元素甘蔗专用复合肥单施;D: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配施。在甘蔗生长过程调查出苗率、分蘖率、生长速度、虫害情况;收获期调查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分析甘蔗品质,并验收产量。【结果】处理A出苗率较高,其次为处理B,处理C、D出苗率较低。分蘖率方面,处理A前期较多,后期较少;而处理C、D则是前期较少,后期较多。与其他处理相比,处理A在9月前及10、11月株高长速均较快。处理A实收产量71565kg/ha,比处理B、C、D分别增产8595、11700和11835kg/ha。处理A、B对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A的效果优于处理B。4个处理对甘蔗品质的影响差异不大。处理A农业效益达6756.45元/ha,比处理B、C、D分别增加2661.30、2949.00和2885.55元/ha,工业效益达13883.55元/ha,比处理B、C、D分别增加1478.7、1839.00和2805.45元/ha。【结论】30%N-B多元素甘蔗专用杀虫复合肥能有效控制甘蔗螟虫的危害,且可促进甘蔗早分蘖,提高成茎率,增加有效茎,促进蔗株伸长,增加单茎重,从而显著增加甘蔗产量,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重金属含量、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甘蔗‘柳城05-136’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化肥(A)、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不施肥(CK)5个施肥处理。【结果】与化肥(A)处理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以及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甘蔗植株镉、汞、砷、铬等重金属的含量,分别减少了0.05~0.08 mg/kg、0.01~0.02 mg/kg、0.09~0.13 mg/kg、0.19~0.43 mg/kg;另一方面,与化肥(A)处理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或生物有机肥(C)处理甘蔗产量和有效茎数虽然显著低于化肥处理,分别减少了1 500~4 455 kg/hm2和1 860—2 090株/hm2,但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处理与化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与不施肥(CK)和化肥(A)处理相比,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B)、生物有机肥(C)以及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生物有机肥(D)处理均显著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9.
梭梭是生存在我国西北荒漠的超强抗逆植物,它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梭梭抗逆相关的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逆境胁迫与梭梭"夏休眠"相互关系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旨在为阐述梭梭抗逆机理,挖掘重要抗逆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2005~2007年对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Q146进行两年新植和两年宿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公顷产蔗量101.96t.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16.77t,增幅19.7%,差异显著;甘蔗蔗糖分11月达14.20%,11月~1月平均15.79%,比新台糖22号略高;公顷含糖量平均16.10t,比新台糖22号增2.71t,增幅20.2%。属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