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97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房对沟泥石流特征及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房对沟1990年7月11日泥石流实验调查及访问,分析了该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分析认为房对沟是一条由非泥石流构演化而成的一条典型人为泥石流沟,没有明显的物源补给区及通过区之分,是由许多坡面型泥石流汇合而成的复合型的谷泥石流,如果现在不进行治理,一旦暴雨突降,则泥石流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42.
杏子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方式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的泥沙问题一直是我国人民的心腹大患。黄河大堤和黄淮海平原的安全,正面临着愈益严重的威胁。为了尽快减少入黄泥沙和下游河床粗沙的淤积,国家已确定把粗沙多沙来源区列为治理重点。这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近期内一定要见效,否则,后果将是严重的,不堪设想的。在明确了治理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前提下,关键问题是要拟定一个正确的治理方案,即从何治  相似文献   
43.
土壤侵蚀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概述了建国40年来土壤侵蚀研究的成就,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诸如:查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土壤侵蚀量预报;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评价;土壤侵蚀过程和生态环境演变;土壤侵蚀-土壤生产力反应模型;水土流失区的整治开发与大江大河治理及发展农林牧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4.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第四届国际土壤保持会议于1985年11月3—9日在委内瑞拉的马腊凯召开,共32个国家、211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委内瑞拉本国的代表130名,其他国家的代表81名。  相似文献   
45.
全世界除永冻地区外,地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土壤侵蚀在作为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地质过程时,称之常态侵蚀。随着人为活动的介入,尤其是土地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加剧了这种土壤侵蚀,称之加速侵蚀。由于土壤侵蚀,致使地力减退,地面割裂破碎,水资源损耗,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遭受盐碱、水涝、风沙等的破坏,因而全世界的食品和畜产品产值每年减少160亿美元。土壤侵蚀使生产蒙受损失,并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类的生存也是莫大的潜在威胁。“珍惜每一寸土地”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46.
坡耕地细沟侵蚀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本文利用人工降雨试验和野外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坡耕地细沟侵蚀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降雨径流能量(尤其是径流能量)、土壤抗侵蚀性能、坡度、坡长、坡形、土地管理是影响细沟侵蚀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防治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关键是削弱降雨能量和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47.
大寨海绵土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克丽 《土壤学报》1978,15(2):165-170
大寨海绵土是大寨大队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长期三大革命运动中,由低产土培育成的高产稳产土壤.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结出的丰硕之果.大寨大队科研组和许多科研、教学单位对海绵土的培育措施和经验曾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本文拟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应用微形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海绵土的微形态特征,以阐 明大寨海绵土的“疏松软绵、结构性好、蓄水保墒”的肥力特性和土壤的熟化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8.
以子午岭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观测站长年观测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林地及其开垦地不同侵蚀年限土壤的颗粒组成、>0 .2 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抗剪强度和容重等土壤物理力学性质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0 .2 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对土壤侵蚀强度影响最大 ,其偏相关系数为 0 .972 8,其次为土壤的粗粉粒含量和抗剪强度。最后对 >0 .2 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和抗剪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表明林地开垦后侵蚀第 1年和第 7年为土壤侵蚀强度加剧的转折点 ,说明了森林植被在防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黄河干支流悬移质泥沙(采自1983年)和流失地土壤的颗粒组成与养分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下拧河床淤积的泥沙以0.05—0.25毫米的颗粒为主,大于0.25亳米的颗粒组成低于1%,它们与流失地耕层土壤、黄土沉积物及风积砂的颗粒组成类同。皇甫川与窟野河的泥沙中可见到产自基岩剥蚀物的大于0.25毫米的粗颗粒,但在黄河干流中基本未见。为进一步查明黄河下游河床粗颗粒泥沙的来源,应划分大于0.25毫米粒径的粗颗粒。黄河大部分支流泥沙中的有效养分接近耕层的低限或平均水平,其中速效碘为耕层含量的2倍以上。加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对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和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0.
工程建设加大坡面系统潜在侵蚀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分析工程建设,开采石料造成坡面潜在侵蚀量的增加,建立了坡度增加数学模型,计算了临空面加大的增加侵蚀量。结果表明:随着工程建设的扩大,坡地临空面增加,坡地侵蚀量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