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以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 R N A 为模板,据已报道的8 种哺乳动物 I L—1β核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合成1 对引物,反转录合成c D N A 链,经 P C R 扩增,回收扩增后的 D N A 片段,用klenow 酶处理,与 Pu c1 9 / Sm a I 连接构成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 J M1 0 9 ,筛选出含有插入片段的重组质粒,用 P C R 及酶切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带有鸡 I L- 1β片段的c D N A 克隆;再经序列分析测定,得知此片段长为270bp ,与人及小鼠 I L—1β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5 % 和30 % 。  相似文献   
62.
2002年春季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天然草场上,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定量研究了自然放牧状态下成年科尔沁牛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511.36±222.07min,反刍时间为66.38±14.60min,卧息时间为46.50±42.97min,站立时间为10.75±7.98min,游走时间为58.10±20.13min.平均采食速度为62.00±13.04口/分,平均采食量为10.38千克/头·天.对苔草草甸进行的受控放牧试验表明,主要牧草的选择性采食顺序为香茅>蒲公英>马蔺>芦苇>苔草.  相似文献   
63.
<正>畜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多种疾病的威胁。为了保障畜禽的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是指在乡镇、村级单位开展的畜牧兽医工作,其重点是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和监测,以及动物产品的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64.
 为了研究α–甘露糖苷酶(α-Man)基因在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应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技术,分别将含有甜瓜α–甘露糖苷酶基因超表达载体pPZP221-Man、两个RNAi载体pART-Man1和pART-Man2的农杆菌菌液注射至甜瓜绿熟期果实,通过观察果实成熟表型初步鉴定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菌液浓度OD600 = 1.2时果实表型比率最高,在果实蒂部表型居多。α–甘露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与非注射部位相比,注射超表达载体部位的组织α–甘露糖苷酶活性较高,而注射RNAi载体的组织α–甘露糖苷酶活性较低。RT-qPCR结果显示,与非注射部位相比,注射pPZP221-Man的部位α-Man基因表达约是对照的1.2倍,而注射pART-Man1和pART-Man2的部位α-Man基因的表达均有所下降,分别是对照的47%和37%。同时对甜瓜果实成熟相关的6个候选基因在注射部位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注射超表达载体的果实部位均上调表达;而在注射两种RNAi载体的果实部位均下调表达。这些结果表明甜瓜α–甘露糖苷酶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具有促进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伊维菌素和三氯苯达唑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互影响,【方法】借助经典麦克麦斯特法定量检查羊群消化道蠕虫感染基础上选取每克粪便虫卵数大于1500个,且感染强度相近的泌乳期鄂尔多斯细毛羊15只,平均体重为(39.3±3.2)kg,年龄为4周岁。将15只受试羊禁食8 h后随机分成3组,按照预定试验设计给予不同药物:第1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 mg•kg-1),第2组灌服三氯苯达唑混悬液(12 mg•kg-1),第3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 mg•kg-1)的同时灌服三氯苯达唑混悬液(12 mg•kg-1)。分别于给药后第0.75、2、4、8、16、24、36、48、72、120、192和336 h,由颈静脉采集5 mL血样,离心分离血浆,冷冻保存待测。建立检测血浆伊维菌素(IVM)、三氯苯达唑(TCBZ)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三氯苯达唑亚砜(TCBZSO)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和紫外检测法,并对每个样品进行甲醇沉淀蛋白,经ODS C18固相萃取柱进行纯化处理后,分别测定各组血浆样品中的IVM、TCBZ及其主要代谢产物TCBZSO的浓度。色谱条件:反相C18柱,InertsilODS-SP(5 µm,4.6×150 mm,I.D.);流动相为V(甲醇+乙腈)﹕V(水)=95﹕5;激发波长364 nm,发射波长47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µL。最后将测定血药浓度数据用Phoenix WinNonlin药动学软件按非房室模型方法处理,计算出各试验组每只羊的相关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血浆样品色谱图中IVM和内标物AVM色谱峰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8.73 min和6.16 min,且不受血浆其他干扰峰的影响;TCBZ和TCBZSO以及内标物甲苯咪唑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0.04、5.53和3.42 min,且在试验分析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分离度,血浆内源性物质对目标峰没有干扰。对HPLC检测方法的绝对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等的考证结果均达到色谱测定要求。因此,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切实可行,能满足测定血浆样品各目标物的检测要求。联合应用IVM和TCBZ后,IVM的血浆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极显著下降,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半衰期(T1/2ke)和体清除率(CLb)反而极显著增加;联合用药后TCBZSO的Vd、MRT和Tmax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T1/2ke则极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为蠕虫感染绵羊联合应用伊维菌素和三氯苯达唑后,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产生了负面影响,未达到联合用药的真正目的。由此可见,在临床实践中联合用药时应考虑它们的药动学相互作用问题,应避免只根据体外药效学协同作用进行盲目配伍和联合用药,从而保证充分发挥各药物的原有药效和协同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紫花苜蓿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为受体材料,以含gus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21为外源基因供体进行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研究.于授粉后6h、9h、12h、20h、24h、28h、32h、48h滴加质粒DNA溶液,荚果成熟后收获转化种子,分别使用2套引物对To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20~48h所得到的To代植株均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其中授粉后32h导入质粒DNA所获得的转化率最高,为16.7%,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7.
中药大黄的临床应用与药理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的临床应用开发及其药理机制研究概况。研究证实,大黄对胃肠道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以及肝病腑脏疾病具有特效,而且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对心血管、缺血性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其抗肿瘤、抗衰老的功效研究也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8.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的试验。结果表明:75%拿敌稳水分散性粒剂6 000倍、50%肟菌酯水分散性粒剂4 000倍、43%好力克悬浮剂3 0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200倍效果均比较好,防效在82.0%~84.3%之间,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倍次之,防效75.9%~76.0%;80%代森锰锌500倍再次之,防效66.2%~66.8%。以上6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有效药剂应用。  相似文献   
69.
有机肥防治马铃薯早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1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有机肥防治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品种‘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667 m^2施有机肥1 500-5 000 kg及667 m^2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化肥50 kg均对马铃薯早疫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防效为38.8%-68.8%,特别是667 m^2施有机肥5 000 kg、667 m^2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化肥50 kg防效更加显著,增产21.2%-27.8%。667 m^2施有机肥1 500-5 000 kg及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化肥50 kg比施复合化肥50 kg提早出苗1-4 d不等,品种‘费乌瑞它’提早出苗更明显,但施用或增施有机肥对2个品种出苗率无影响。施用有机肥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盐生植物红树总DNA导入紫花苜蓿,共导入1 391朵花,获得894粒T0代转化种子。T0代种子种植在含有225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上,获得12株耐盐性强的植株。以供体和受体为对照,对12株耐盐植株进行RAPD分析,在55条随机引物中有8条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条带的差异性表现为新增条带、供体特异条带和受体条带丢失。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外源DNA已经整合到受体的基因组中,而且T0代植株耐盐能力提高可能与外源基因的导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