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08篇
  86篇
综合类   471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349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81.
[目的]分析主导风向下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天然胡杨河岸林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沙尘输沙量及粒度特征,为该区天然河岸林防风固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BSNE梯度集沙仪采集两个迎风面样地(Y1,Y2)和两个背风面样地(B1,B2)近地表10,30,50,100和150 cm这5个高度的沉积物,再由Microtrac S35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沙样粒度特征。[结果](1)4个样地沙尘水平通量皆遵循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分布,总输沙量呈现:Y1>Y2>B1>B2,各样地随着离地表高度的增加输沙量呈减少趋势。(2)背风面相较于迎风面输沙量降幅在35%~80%之间,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天然胡杨河岸林具有较显著的防风固沙效益。(3)各高度沙粒平均粒径为80~93μm,以极细沙为主,粒径频率曲线呈单峰分布,沙尘组成简单,以局地沙源为主。[结论]研究区天然胡杨河岸林背风面输沙量低于迎风面、平均粒径小于迎风面、分选性优...  相似文献   
182.
土壤水分是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地形-植被因子是小尺度上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因子。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北沙窝附近固定沙丘上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表层0-40 cm、中层40-200 cm、深层200-300 cm和整体0-300 c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加性模型(GAM)和随机森林(RF)模型研究了土壤水分与地形-植被因子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均呈现一致的单峰分布,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大小顺序为深层>中层>表层,且两两之间具有显著差异。(2)GLM和GAM模型得到的影响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植被和地形因子完全相同,RF模型的精度优于GLM和GAM模型。(3)地形因子海拔、坡度、高差和植被因子灌木多度与其影响的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地形因子坡向(规定正东方向为0,顺时针旋转)和植被因子生物量与其影响的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关系。植被因子草本盖度与表层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关系,与中层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制定相应的防风固沙措施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植物固沙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3.
CIMMYT 14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杂交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拓宽和丰富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在大田对国外引进的14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基本属弱春性类型。在山西南部麦区,可推迟播期于10月下旬种植,作为育种材料利用。主要农艺性状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5.7%、16.03%、12.23%和23.96%,多数材料籽粒综合品质较好,尤其面筋品质好,筋力强。这些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株高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5032和0.4178,达极显著水平,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综合3年试验结果,筛选出产量超过3750 kg/hm2有32份,鉴选出8个组合的相应强筋力品系和3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异品系,其突出优异性状表现植株穗大,小穗结实好,穗粒多,可作为小麦育种的重点种质材料利用。通过播期调节花期,利用CIMMYT材料合理杂交配组,已选育至F3代、BC2F1代和BC1F1代,有望育成优质大穗丰产抗旱创新材料及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4.
葵与向日葵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是北宋司马光的名句。最近看到一些古诗普及读本,编者把葵花释为"向日葵",这是名物不辨。因为向日葵是明代后期才传入中国的菊科植物,与中国本土的几种葵不能混淆。葵,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蔬菜,习称葵菜,属锦葵科。锦葵以外,还有观赏植物蜀葵和秋葵。由于葵叶片倾向太阳,古人便认为葵与太阳有  相似文献   
185.
选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基因组中序列特异性很高的p16基因为目标基因,通过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转化获得含p16基因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进而以经测序鉴定的p16基因的PCR纯化产物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稀释后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统计分析显示标准品浓度的对数值与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1)。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2,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熔解峰,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同时分别对含有其他茶树害虫病毒和不同浓度的茶尺蠖病毒产品的样品进行检测,能明确样品中是否含有EoNPV及含量。根据已建立的方法对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的茶尺蠖幼虫进行检测,每克幼虫样本内p16基因拷贝数的增殖倍数对数值与感染时间呈正相关(R2=0.9935),可以获得茶尺蠖幼虫感染病毒后不同时间的增殖动态。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性定量鉴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类生物农药的检测和感染过程检测。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在成龄库尔勒香梨林下进行苜蓿套种或清耕果园,比较分析在离树干的不同距离进行套种时果园土壤相关性状以及对香梨品质的影响。苜蓿套种和清耕果园内分别设离树干0.5、1.5 m处以外采样区,测定苜蓿的地上生物量,0~9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以及香梨品质。结果表明,离树干0.5 m处以外地上生物量为1.01 kg/m~2(以干草计),显著少于离树干1.5 m处以外的1.60 kg/m~2(以干草计)。0~6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以及有效钾含量得到提高,0~90 cm土层苜蓿套种果园土壤的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显著高于清耕果园土壤。研究结果显示,库尔勒香梨套种苜蓿能显著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效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87.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8.
探讨库尔勒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和产草量。果园内,分别设距树干0.5m处外和1.5m处外2个采样区,测定采样区内苏丹草产量和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离树干1.5m处外干草产量为2.25kg/m^2,显著高于离树干0.5m处外的1.34kg/m^2。离树干0.5m处外0~20、20~4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分别为81.26g/m^2、14.38g/m^2约为离树干1.5m处213.62g/m^2、32.89g/m^2的38.03%、56.27%,且90%以上的牧草根量分布在0~20cm的果园土层,苏丹草与果树的根系几乎无重叠现象。可见,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土壤性状及养分无负面影响,1a可以收草3次,其产草量可达大田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189.
烟是火灾致人伤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烟密度对火场能见度、灭火人员生命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比较不同种树皮烟密度大小差异及含水率、质量对树皮烟密度等级的影响,采用烟密度测定仪对不同含水率、质量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直干桉(Eucalyptus maideni)、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5种树木的树皮进行了热解和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含水率相近的情况下,5种树皮在试验期间热解和燃烧平均产烟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直干桉和栓皮栎,针叶树种树皮的热解和燃烧烟密度明显高于两阔叶树种树皮。在质量相近的情况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华山松、云南油杉、直干桉、栓皮栎树皮的烟密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云南松呈现下降趋势;在含水率相近的情况下,云南油杉、栓皮栎、直干桉树皮的烟密度均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增加,云南松、华山松树皮的烟密度随着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0.
为探讨现代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武宣县大力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益生菌发酵技术把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效结合,种养循环、互利互补,将大面积的废弃农作物茎秆、叶片等和养猪产生的粪污发酵后利用,使农作物养分循环到田间,进行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推广生猪养殖粪污处理异位发酵床模式关键技术,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可以为养殖业与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