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我国口岸林木病害检疫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岸林木病害检疫难度大,检出率低,给口岸植物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口岸林木病害检疫工作实践,对我国口岸林木病害检疫现状、风险性及检疫工作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降低外来林木病害风险,推动我国木材检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2.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由集约化养殖水槽和生态化净水池塘构成,其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将一定量的残饵粪便等污物及时排出系统,进而减轻池塘水质净化处理压力,保持整个系统生态环境稳定,保障养殖生产获得成功。因此,对该系统的养殖水槽中污物沉积情况和排出效率开展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在一定条件下水槽养殖区、集污区污物沉积和排出情况的初步观察研究结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持续在高位保持平稳或增长态势,进口总量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进口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创纪录的70%.为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多年来,检验检疫系统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进口大豆检验检疫监管机制,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和安全卫生风险,同时也一直密切关注相关产业发展态势,深入思考进口大豆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进口大豆的基本情况,迅速攀升的多方面原因;指出了检验检疫在进口大豆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对进一步加强进口大豆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是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基本法。该法自实施25周年来,为把动植物检疫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防止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传出,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适时对该法进行修订,依法施检、以法促检、以检护法,将更有利于适应形势变化,接轨国际惯例,保障农林生产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江苏口岸动植物疫情预警与应对的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苏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加强疫情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提高了植物检疫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及时发布了有害生物风险预警,建立了应急处置预案;完善了应急反应措施,及时处置了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加强了系统内外的协作协调,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了对外来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国际植保组织基于有害生物风险的商品分类管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国外实施植物检疫风险分级管理的做法以及我国植物检疫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的现状,对我国实施植物检疫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和特点.提出中国动植物检验检疫要立足中国实际,接轨国际惯例,以风险管理为中心,以科学监管为手段,以维护安全为目标,强化维护国门安全的理念,逐步建立起"进出并重、检防并举、检检相融"的中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鉴定技术支撑体系、防范疫情疫病传入传出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和动植物检验检疫应急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88.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89.
本文结合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工作的特点,分析了进出境植物检疫疫情截获影响因素,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及专家评判法制定出疫情截获评价指标,并使用专家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进出境植物疫情截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0.
周明华 《北京农业》2012,(12):50-51
通过对云南省富宁县油茶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该县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基地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培育龙头企业等开发利用的对策,这对当地以后进一步发展油茶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