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4年10月,张家港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莫桑比克的集装箱原木实施检疫时,截获了海湾玛瑙螺(Achatina bayaona Morelet,1866)。现将该种蜗牛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以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植物疫情截获途径、检验检疫工作内容和流程等方面入手,对植物疫情截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提出了影响植物疫情截获评价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并对其他可能影响评价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乌苏里拟鲿胚胎发育及仔鱼生长的最适温度,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温度(24、26、28和32℃)对乌苏里拟鲿胚胎受精、孵化及仔鱼存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组(32℃)的乌苏里拟鲿受精率、存活率均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5);低(24℃)、高温组(32℃)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6℃)和中温组(28℃)(P<0.05);高温组(32℃)5—20日龄的乌苏里拟鲿生长缓慢,但20—30日龄生长加速,到30日龄时与对照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利用二次方程对乌苏里拟鲿仔鱼(0—30d)的生长率(AGR)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拟合方程为:AGR=0.0225T-0.0004T2-0.2988通过求导推算极值的方法,得出乌苏里拟鲿的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8.13℃。  相似文献   
14.
条件反射法驯化鸭绿江斑鳜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鳜为鸭绿江流域优质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虽然鸭绿江斑鳜集约化养殖已获得初步成功,但在养殖过程中全部投喂活饵料鱼不但增加养殖成本,而且活饵料鱼的供应受季节、营养、价格等因素制约,限制了鸭绿江斑鳜养殖业的发展,如何让鸭绿江斑鳜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采用条件反射法对体长为3厘米的鸭绿江斑鳜进行食性驯化试验。  相似文献   
15.
在紫色土集中分布的四川盆地丘陵区,选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林地、水田、旱坡地、村镇)产生的沟渠泥沙为实验材料,采用平衡法研究了紫色土泥沙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泥沙对磷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按速率均分为快、慢、动态平衡3个阶段,0~0.75h内泥沙对磷的吸附速率与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和粘粒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较高的OlsenP水平和砂粒含量是泥沙磷解吸速率高的重要因素。泥沙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均呈幂函数关系(Qt=k·ta,0〈a〈1)。磷吸附量与泥沙中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磷解吸量与泥沙中砂粒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细颗粒物质(粘粒和粉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村镇沟渠泥沙磷的解吸量显著高于其他沟渠泥沙,其释放风险值得重视。本研究结果为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泥沙磷的释放风险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通量的实测与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氮淋失是氮素循环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获得准确的氮淋失通量是当今农田氮循环研究中必不可少而又较为困难的工作之一。紫色土土层薄,土壤氮素难以蓄存,加之降水丰富,下伏透水性较弱的母岩,淋溶水达到母岩后难以垂直下渗而沿土壤岩石界面出流、汇流形成壤中流,紫色土氮素淋失主要表现为氮素随壤中流迁移流失。DNDC模型是基于过程的一种土壤碳氮循环模型,常用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模拟,但其应用于氮素淋溶的验证与测试不足。本文利用大型坡地排水采集器(lysimeter),测定紫色土坡耕地淋溶水量(壤中流流量)和氮素淋失通量,并利用观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小麦玉米季累积淋溶水通量为323.6 mm,径流系数33.3%,氮素淋失量为36.93 kg.hm 2,占全年氮素施用量的13.2%。壤中流流量与氮素淋失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44(P<0.05)和0.972(P<0.05),Theil不等系数分别为0.07和0.1,降雨量、土壤孔隙率和施氮水平是氮流失模拟的高敏感性参数。DNDC模型应用于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通量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DNDC基于过程模型的优势可以描述持续降雨条件下的氮淋失过程,未来可通过进一步的验证,测试DNDC模型应用于氮淋失过程及区域氮淋失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 植物检疫审批的涵义及目的 1.1 检疫审批的涵义[1] 植物检疫审批是指输入检疫物或者过境运输检疫物,必须依法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有关主管部门按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对准备输入国境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审查,最终决定是否批准其进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口岸进口大豆的疫情分析及检疫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张家港动植物检疫局检疫了来自美国、巴西等国家的进口大豆100余万t,截获了36种杂草和18种病原菌,其中包括大豆疫霉、假高粱等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因此加强对进口大豆的检疫检验并做好后续检疫监管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局进口大豆携带杂草、病原...  相似文献   
19.
20.
对2011-2015年全国口岸进口木片截获有害生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口岸共截获有害生物为343种(属)、3732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有4种、7种次,全部为昆虫和杂草.截获的有害生物主要来源国家为越南、泰国和澳大利亚;主要疫情种类包括昆虫、线虫、螨类、真菌、杂草和其它种类主要来源木片种材为相思树、桉树、白千层木、针叶木.截获次数较高的有害生物主要有隐翅虫属、隆胸露尾甲、粉螨科、露尾甲属、步甲属、蠼螋属、酱曲露尾甲、腐霉属、锯谷盗、滑刃线虫属等,通过分析进口木片疫情截获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口岸木片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