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0篇
基础科学   3篇
  5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沙棘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及其在治理和开发黄土高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钦孝  赵鸿雁 《沙棘》2002,15(1):27-30
研究结果表明,5-7年生沙棘林冠层可截留降水8.55-49.0%,并降低雨滴动能,枯枝落叶层重5.46t/hm^2,其最大持水量可达15.31t/hm^2,有1cm厚枯枝落叶层覆盖地表,即可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与无根系土壤相比,可减少土壤冲刷量55%-88%。据1988-1994年雨季径流小区测定,沙棘林在栽植后4-5年可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与农地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量87.1%,减少土壤流失量99.0%。此外,它还可提供大量薪材,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氮素含量,生产沙棘果实,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2.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水土保持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钦孝  刘国彬 《林业科学》2001,37(5):140-144
土壤侵蚀是造成环境退化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因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日积月累的结果使得植被生存的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导致植被衰退 ,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 ,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土壤肥力降低 ,土壤蓄水能力减弱 ,植被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此以往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状态。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与该区植被覆被率低有密切的关系。据“七五”统计 ,主要水土流失区现有森林面积约 2 5× 1 0 6hm2 ,其中人工林占 40 %左右 ,有林地森林覆盖率仅为 9 3% ,而且能发挥水土保持功能的森林覆被率仅为 7 0 %…  相似文献   
53.
秦岭天然油松、锐齿栎林地土壤呼吸与CO2释放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应用密闭呼吸筒法研究了油松、锐齿栎林地土壤呼吸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和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高于和气温的相关性;(2)通过建立土壤呼吸与根系生物量回归方程,计算出了根系呼吸量;(3)锐齿栎林地年CO2释放量为28.252t*hm-2a-1,其中矿质土壤呼吸占67.50%,根系呼吸占23.81%,凋落物层呼吸占8.69%;油松林地释放的CO2量为22.323t*hm-2a-1,其中矿质土壤呼吸占61.01%,根系呼吸占31.14%,凋落物层呼吸占7.84%.  相似文献   
54.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自 1 8 68年巴乌尔研究栎类林枯枝落叶层的持水性以来 (苏宁虎 ,1 989) ,各国科研人员先后开展了森林枯枝落叶层截留降水、持水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刘向东等 ,1 989;杨吉华等 ,1 993;Laws,1 941 )。特别是黄土高原 ,植被稀少 ,人为活动剧烈 ,降雨集中 ,且雨强大 ,加之黄土的易蚀特性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1 999年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为本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本项研究以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为对象 ,系统的研究了它的多项水土保持功能 (吴钦孝等 ,1 992 ;苏宁虎 ,1 988;Jak…  相似文献   
55.
28年生油松人工林内天然降雨的溅蚀试验结果表明,当I30为0.07mm/min或P0为3.57mm时,无枯落物层覆盖的林地发生溅蚀,当I30为0.25mm/min或Po为45.8mm时,具1cm枯落物层的林地不发生溅蚀。从溅蚀月动态看出,7、8月份占全年溅蚀量的70%以上。在同一土壤和同一坡度条件下,I30、P0、H1是溅蚀发生的主要因素,且溅蚀量与其呈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但当枯落物层具有一定厚度时溅蚀与其它因素无关。具有1cm厚的枯落物层即可防止土壤溅蚀量的79.7%.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分析了人王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社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的年降水量和林冠的年截留量。得出林内降水量(pi)和林外降水量(p)呈直线正比例关系,人工油松林pi1=0.928P-0.98;山杨林有叶期pi2=0.889P-0.442;山杨林无叶期为pi3=0.985P-0.278。林冠截留量(I)与林外降雨量(p)呈幂函数关系。人工油松林是I1=0.711p0.461,山杨林有叶期为I2=0.521p0.563。林内降水分布不均,最大处为林内平均降水量的1.34倍,最小处为林内降水量的80%。在雨后短时间内,林内土壤水分也分配不均。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集水区水文特征与产流特征的分析发现:人工油松林集水区产流有三种类型:坡面和沟道不发生径流;沟道产生径流;坡面和沟道均产生径流。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枯落物抗冲性测定资料分析,得出枯落物自身抗冲能力与其增强土壤的抗冲效应相一致,抗冲能力大小顺序为油松>山杨>沙棘>刺槐。枯落物的抗冲力还随其厚度增加而提高,与单位面积中的活植物茎数量成正相关。具有枯落物的林地土壤冲失量主要取决于冲刷的前1~3min,而与更长的冲刷历时关系不大,但与冲刷径流强度关系紧密,每当径流出现增值都会引起土壤冲失量新的峰值。  相似文献   
5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目标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实现该地区生态平衡,保持水土和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
研究表明 ,5~ 7年生沙棘林冠层可截留降水 8 5%~ 4 9 0 % ,并降低雨滴动能 ;枯枝落叶层重5 4 6t·hm- 2 ,其最大持水量可达 15 31t·hm- 2 ,有 1cm厚枯枝落叶层覆盖地表 ,即可基本控制水土流失 ;根系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 ,与无根系土壤相比 ,可减少土壤冲刷量 55%~ 88% .据1988~ 1994年雨季径流小区测定 ,沙棘林在栽植后 4~ 5年可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 ,与农地相比 ,可减少地表径流量 87 1% ,减少土壤流失量 99 0 % .此外 ,它还可以每 4~ 5年提供薪材 10~ 30t·hm- 2 ,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115%和 90 % ,生产沙棘果实 50 0kg·hm- 2 .所有这些表明了沙棘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在实现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等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 ,黄土地区已建立起若干利用沙棘固坡、防洪、解决燃料短缺和综合治理小流域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