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1.
不同药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0 g·L-1虫螨腈等7种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240 g·L-虫螨腈胶悬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防治效果最为理想,见效快持效久,药后7d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仍为91.96%和95.73%;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防效最差,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不理想,药后7d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49.21%和57.20%;其余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控制效果较好,且有一定的持效性.试验期间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处理区出现新叶黄化等轻微药害现象,虽然可逆,但仍不推荐使用;其余各处理未见对甘蓝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2.
于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调查杭州地区梨瘿蚊种群发生动态,并分析其种群消长特性,以及与气候等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梨瘿蚊1年发生3代,各虫态的发生无明显间断,世代重叠严重。重点分析了梨瘿蚊各虫态的种群消长动态及成虫日活动规律,以及与气候、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关性,为该虫的测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毒死蜱的降解动态试验及安全间隔期试验,研究了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毒死蜱在白菜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50~1.824 d;毒死蜱在白菜中的降解速度与其栽培方式有关;按推荐剂量25 mL/667m2施用,施药次数为1次的情况下,毒死蜱在露地栽培白菜中的安全间隔期为7 d,大棚栽培条件下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4.
对05%黎芦碱可溶性液剂等3大类6种新型药剂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药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剂1 500倍液见效稍慢,药后1 d防效一般,但药后4,7 d,防效明显提高,持久性好;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2 0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混用见效快,效果佳,药后7 d防效仍然显著,对茶尺蠖防效好。试验期间各处理未见对茶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其中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06%苦参碱水剂为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可与其他化学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烟粉虱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黄板诱集法连续4年(2009~2012年)对设施大棚内蔬菜作物上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数量受种群内因和气候外因的协同作用上下波动,全年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分为夏季高峰期(7~8月)与秋季高峰期(9~10月);但年度间种群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和2010年为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年和2012年烟粉虱的危害较轻;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的发生量不同,黄瓜上最大,茄子、番茄上其次,辣椒上最少,表明杭州地区烟粉虱对设施蔬菜的趋性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本研究还选择不同时期虫口基数、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作为预测因子,共筛选出了29个因子(19个气象因子、10个前期虫口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析历史数据,使用逐步回归法组建了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其中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为种群基数和气温。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唑虫酰胺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明确使用该药剂防治害虫可能产生的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按2倍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25 g·hm-2)施药1次,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35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的残留超标风险与田间用药量、用药次数正相关。经膳食风险评估,以225 g·hm-2的剂量施药1次,药后1 h~17 d风险商值RQ均小于1,施药2~3次则药后1~7 d均存在较大膳食风险;以112.5 g·hm-2的剂量施药2次,药后3 d起膳食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建议生产中采用15%唑虫酰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112.5 g·hm-2的剂量用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露地栽培西兰苔上安全间隔期为5 d。  相似文献   
17.
50%虫螨腈水分散粒剂、70%丁醚脲水分散粒剂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花椰菜小菜蛾均有良好的防效,击倒致死快,持效期7d以上。同时,用药较为安全,未发现对花椰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也未见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6种新型杀虫剂对小白菜上2种叶甲科害虫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3 000倍液处理对2种叶甲科害虫的总体防效最佳,第1次药后3 d至第2次药后7 d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效为68.6%~78.1%、对猿叶甲的防效为100.0%;10%溴氰虫酰胺油剂2 000倍液、50 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3 000倍液及5% d-柠檬烯可溶性液剂300倍液等其他药剂处理也有较好的防效。建议在速生叶菜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选用柠檬烯等生物农药,科学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进行防治,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各药剂处理均未见对小白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果桑菌核病防治药剂,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药剂组合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防控区(处理1~处理4)于始花期、盛花期和花末期用药3~4次,经采果盛期多次调查防效均在93%以上;平均单枝果实数、健果率、单枝果实总重等品质指标均优于对照区(处理5);桑果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建议秋冬季以石硫合剂封园,抓住防治适期选用50%啶酰菌胺WDG 1500倍液+50%异菌脲SC 10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WDG 3500倍液的药剂组合进行防控,其他处理的防控模式可作为替换方法进行轮换使用,避免或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对11种药剂进行了稻飞虱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1种药剂对稻飞虱均有一定防效,其中,10%烯啶虫胺+50%吡蚜酮的复配药剂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时间长,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