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28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保育猪舍三种局部供暖措施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局部供暖措施对保育猪局部热环境的影响及其在不同高度上的温湿度变化,对电地暖供暖、红外保温灯供暖和顶板电热板供暖三种局部供暖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分析了三种局部供暖所在区域1.0 m高处的温湿度情况和每种局部供暖不同高度(地面、0.3 m、0.7 m和1.1 m)的温湿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猪舍整体环境CO2平均浓度5 804 mg/m2,NH3平均浓度21 mg/m3的条件下,电地暖、顶部电热板和红外保温灯所在区域1.0 m处的猪栏温度分别为13.1~16.8℃,14.3~16.9℃和13.7~18.2℃,湿度均为76.4%~98.7%。电地暖、顶部电热板和红外保温灯(中心位置)的地面温度分别为(28.0±0.3)℃、(25.8±0.6)℃和(26.8±0.5)℃,电地暖供暖地面温度显著高于顶部电热板(P<0.05)。仔猪活动范围(距地面0.3 m高度)的局部环境温度保温灯组(中心位置)(21.3±0.7)℃和顶部电热板组(20.7±0.3)℃显著高于电地暖组(18.4±0.4)℃(P<0.05),三种供暖组的仔猪活动区域(0.3 m)的湿度范围是65%~75%,与1.0 m供暖区域湿度水平相比,得到了有效改善。局部供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猪只环境,其中,顶部电热板相比电地暖和红外保温灯供暖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装配式配种妊娠猪舍冬季保温以及能源消耗情况,通过对试验猪舍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墙体内表面温度以及耗热量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猪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猪舍能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猪舍复合保温墙体主体部位和外保温砖墙墙体的理论计算值分别为0.31和0.23 W/(m2·K),实测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93.
近郊集约化养猪场排出污风时产生的臭味、细菌和颗粒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试验旨在探讨次氯酸洗涤器对猪舍污风减排的效果及运行成本。选取楼房猪场底层1个妊娠猪舍单元排风端的次氯酸洗涤器为研究对象,舍内饲养猪只406头,饲养密度为2.71 m2/头。监测过滤前后的氨气(NH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臭气、颗粒物和细菌浓度;同时监测每日耗水量、耗酸量和耗电量;试验期15 d。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次氯酸洗涤器对NH3、VOCs和臭气的平均去除效率(ARE)分别为39.4%、30.6%和50.1%,对细菌、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的ARE分别为50.1%、30.1%和7.8%,对PM1、PM2.5和PM4的ARE分别为-79.8%、-57.3%和-60.6%;试验过程中,单层猪舍(可饲养2 000头妊娠猪,饲养密度为2.22 m2/头)的洗涤器平均日耗水量为11.81 m3,每月排污量为77.21 m3,猪只的平均过滤除臭成本为0.117元/(头·d)。可见,次氯酸洗涤器对猪舍的排风除臭及抑菌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小粒径的颗粒物去除效果较为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