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代森联在几种典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评价代森联在土壤环境中的生态安全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研究代森联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等典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其降解中间产物乙撑硫脲(ETU)的产生及消散状况。结果表明,代森联在各种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水分条件对代森联的土壤降解周期影响明显:代森联在pH较大、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太湖水稻土中降解最快,在pH较小、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江西红壤中降解最慢;积水厌气环境有利于代森联的降解;推测微生物作用是土壤中代森联降解的主要机制。在代森联土壤降解周期内,均可捕捉到ETU的存在;东北黑土中ETU变化趋势为先累积后降解,其余2种土壤中仅在降解初期中捕捉到。在原药降解至90%时,ETU残留量可降至0.05 mg/kg安全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氟虫腈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残留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和丙酮(1:1,V/V)的混合溶剂,萃取温度80℃,压力为1 500Pa,静态提取2次,土壤中MB46513、MB45950、氟虫腈、MB46136的加标回收率高,且重现性好.与微波助萃取和振荡提取法相比,加速溶剂萃取法耗时短,有机溶剂用量少,且提取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烯效唑在在环境中的降解特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测定了烯效唑在水体中光解、水解及其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常温(25℃)下,烯效唑在pH值分别为5.0、7.0和9.0 3种缓冲溶液中的210d内未发生显著的水解作用,其水解半衰期均大于1 a,属难水解性化合物;在人工光源氙灯条件下,该农药的光解半衰期仅为2.07 h,这说明烯效唑较易光解;烯效唑在江西红壤、河南二合土与东北黑土中的降解较慢,降解半衰期均大于3个月.烯效唑在土壤中较难降解.综上所述,烯效唑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尤其在避光条件难以降解.因此应严格掌握其使用量和使用时期:同时建议加强对烯效唑残留的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74.
农药的大量使用,可能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农药施用于土壤,首先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影响。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某示范基地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定期施用当地农户常规施用农药品种与高毒农药品种毒死蜱,以不施药为对照,研究其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限内,共获得土壤动物1 180个,隶属于5门11属,优势类群为颤蚓属、广杆线虫属、水丝蚓属。对不同施药样地间作方差分析,常规农药样地在土壤动物个体数、土壤动物特征指数(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以及优势类群颤蚓属个体数等方面与不施药对照田差异极显著;高毒农药样地则在土壤动物个体数、土壤动物特征指数(群落多样性、丰富度)以及优势类群颤蚓属、线虫属、水丝蚓属个体数等指标方面和对照田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农药在稻田施用对土壤动物群落存在影响,未来还应关注农药长期施用对整个土壤生物群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76.
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环境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甲氧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在环境中的行为归趋,评价其在环境中的风险性,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法,对嘧菌酯、氰烯菌酯和醚菌酯3种Strobilurins杀菌剂在不同温度、pH水体中,不同类型土壤中及氙灯光照环境下的降解特性展开实验。结果表明:在25 ℃, pH5.0、7.0、9.0条件下嘧菌酯和氰烯菌酯水解缓慢,醚菌酯则较快,降解半衰期范围为0.105 d至1 a以上,其水解特性差异与水体pH值和农药本身结构相关;50 ℃时3种Strobilurins杀菌剂水中降解较25 ℃时水解速  相似文献   
77.
为了能够得到高效降解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 disulfide,DMDS)的菌种资源,降低其残留在环境中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苏州某废弃农药厂附近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够降解DMDS的细菌,并对该细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其在不同的初始浓度、转速、pH、温度及外加碳氮源条件下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将分离纯化得到的DMDS降解菌命名为SZT-1,经过表型分析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该菌株序列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ohn)有98%以上的同源性。SZT-1菌株可以在以DMDS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56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经摇床接种培养和一级动力学分析,接种SZT-1可以有效提高DMDS的降解速率,使其半衰期由346.5 h缩短至86.6 h;通过单因素环境条件分析,该菌株在DMDS初始浓度为250mg·L-1,转速为130 r·min-1,pH为5,温度为30℃,外加碳源为淀粉,外加氮源为蛋白胨时,对DMDS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50%。试验首次提出了SZT-1对DMDS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在进行相关技术完善后,有望用于治理土壤、地下水中DMDS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8.
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 ,以研究氯唑磷农药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及其对鱼、虾等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氯唑磷颗粒剂施入稻田后快速崩解并向水体释放 ,稻田水及稻田鱼沟水中最高浓度分别达 0 377mg·L-1和 0 0 84mg·L-1;施药 4h后 ,将稻田水排入邻近鱼塘 ,水塘水体中氯唑磷最高浓度达 0 0 2 2mg·L-1。水生生物对氯唑磷较为敏感 ,养殖在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鱼、虾受到一定的危害。因此氯唑磷在稻田使用时 ,应注意其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9.
以水稻为受试生物,考察暴露浓度为0、0.1、1、10、50μg·L-1的MC-LR分别水培暴露7、15、20、34 d对水稻生长和根部部分酶活性的影响,考察指标包括水稻的株高、根长、鲜重、光合作用系统以及根系中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酶、蛋白磷酸酶和丙二醛活性。34 d实验结束后,相比对照组,0.1、1μg·L-1MC-LR作用下水稻根长分别增加了6.94%和6.06%,而50μg·L-1MC-LR作用下水稻根长显著减少了8.71%。MC-LR暴露能显著诱导水稻抗氧化系统部分关键指标(如POD和GSH),并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诱导作用更加明显。0.1μg·L-1MC-LR暴露20、34 d后,相对于对照组POD分别抑制了58.51%和8.09%。50μg·L-1MC-LR暴露34 d后,POD、GSH和PP分别降低了38.52%、45.86%和52.51%。上述结果表明长期暴露在环境相关浓度下的MC-LR可能会对陆生植物产生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80.
鉴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EBDCs)农药的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具有致癌、致畸特性,其环境残留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EBDCs和ETU环境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在土壤和农产品中的降解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是测定EBDCs的传统方法,缺点是不能进行定性测定。改进的衍生化-液相色谱/质谱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可靠,为目前推荐的方法;直接液相色谱法为水中ETU快速检出的方法。大量田间试验研究表明,施药后EBDCs及其代谢物ETU在土壤和作物中降解半衰期〈30d,属易降解类农药。未来EBDCs类农药残留研究应更多关注于原药及代谢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生物富集特性,以为其生态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