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9篇
  7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前我区八角生产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目前我区八角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品种问题;种植材料问题;落花落果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经过仔细分析,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四个方法:搞好八角良种普及工作;种植八角优良无性系繁殖材料;做好保花保果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2.
低温弱光对生态型瓠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生态型瓠瓜的耐低温弱光特性研究表明,低温弱光下设施早熟栽培型瓠瓜的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R/Fm)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型。而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冷害指数则显著低于露地栽培型。低温弱光处理后不同类型瓠瓜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且设施栽培型瓠瓜上升幅度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型。  相似文献   
93.
外源硅对长豇豆锈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硅对不同锈病抗性品种锈菌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呼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加硅使豇豆植株叶片中SiO2含量比对照提高36.42%.硅明显提高感病品种锈菌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植株Fv/Fm、Ф中PSⅡ和ETR的下降时间,减轻其下降程度;维持幼苗叶片较高的总呼吸活性(Vt)、替代途径能力(Valt)和替代途径实际运行活性(ρValt);未接种时外源硅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除POD、CAT外).硅可明显提高抗病品种接种锈菌后的POD、CA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未接种时硅对上述参数无明显影响.同工酶分析表明,外源硅不能改变两品种的POD同工酶谱带.硅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  相似文献   
94.
浅谈我区木薯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科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华 《广西热带农业》1994,(3):49-50,F003
本文就如何实现我区木薯生产高产优质高效,提出如下几项科技对策:一是推广应用木薯优良品种;二是普及木薯丰产栽培技术;三是发展木薯立体农业生产;四是提高木薯淀粉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茶树大树移植成活率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茶树大树移植成活率.[方法]通过在不同季节移植、采用预先断根处理、带土球移植、覆盖遮阳网、碱性水改良等试验研究,探讨茶树大树移植成活率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结果]晚冬移植、预先断根处理后再移植、带大土球保护根群、采用遮光率80%的遮阳网遮阴防护、施用硫磺有机酸性肥料来保持土壤的酸性环境,可提高茶树大树移植成活率.[结论]移植成活率与不同季节和不同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96.
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6~2008年,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研究了氮素不同基追肥比例对小麦植株养分含量、肥料吸收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达900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水平,每公顷吸收氮、磷、钾量分别为259.25~315.00 kg、82.86~89.70 kg、224.67~305.28 kg; 形成100 kg子粒消耗的氮、磷、钾量分别为2.933.19 kg、0.871.04 kg、2.473.27 kg。两品种氮肥当季利用率随拔节肥比例增加显著提高,当基追比例为6∶44∶6时,烟农19的氮肥当季利用率高于皖麦50,说明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有利于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 氮肥农学效率、氮收获指数与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随拔节肥比例增加,氮素利用效率有下降的趋势,说明植株随吸氮量的增加,子粒形成产量增幅减弱。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栽培的拔节期追肥的适宜的氮素基追比例为5∶5~4∶6。  相似文献   
97.
我国肉桂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我国肉桂生产现状及市场销售情况。当前,随着肉桂产品市场看好,价格稳中有升,全国各产地掀起了种桂热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生产潜力大。但肉桂生产中存在病虫害严重,资金投入少,种管水平低,产品假冒现象。对如何发挥我国肉桂资源优势,实现肉桂生产“二高一优”,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8.
肉桂属于樟科樟属常绿乔木,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是一种有香料、药材、用村和绿化多种用途的经济材种,就我国肉桂的生产形势,从气候条件、技术力量、宜林地等多方面分析,认为海南岛发展肉挂种植业是可行的,并对海南发展肉桂生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
介绍我国桂皮系列生产现状,分析其加工和市场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桂皮系列产品生产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0.
肉桂──一种前景广阔的香料和药材刘永华(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南宁.530227)肉桂(CinnamomumCassia)别名玉桂、广西桂、牡桂、天竺桂、桂树等,主要产品有桂皮和桂油,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土特产品,历来畅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1肉挂的药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