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0篇
  7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阐述了江西鹰潭市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道路、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介绍了叶酸的主要功能,重点阐述了叶酸对奶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叶酸对怀孕期和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简要概述了叶酸与蛋氨酸及相关B族维生素之间的代谢关系。  相似文献   
73.
松乳菇多糖提取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多种提取方法从两种野生松乳菇中提取多糖。实验结果表明,松乳菇与红松菌的多糖常规提取率分别为10.9518%、8.7948%,微波提取率分别为11.1728%、9.5959%,超声提取率分别为11.6935%、9.3802%,方差分析显示3种提取方法对两种野生松乳菇多糖的提取率影响不显著,两菌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刺槐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是中国生态系统退化地带之一。为了探讨长期人工林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合理利用大面积滨海盐渍土,研究了刺槐纯林和刺槐混交林(刺槐×白蜡,刺槐×白榆,刺槐×臭椿)的林地土壤化学性质,以及不同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造林模式林地的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营造刺槐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退化,降低碱度,改良土壤肥力。混交林压碱排盐的效果要优于纯林。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各指标呈现不同的垂直变化趋势,土壤交换性钙、镁未表现出"表聚"现象,有效磷、有效硫规律性变化不明显;各化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酸碱度与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土壤有效硫与有效磷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混交林改良土壤肥力的综合效应明显高于刺槐纯林,其中刺槐×白蜡混交林改良土壤肥力的综合效应最好,其次是刺槐×白榆和刺槐×臭椿。  相似文献   
75.
不同改良剂组合对盐碱土化学性质及波菜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改良剂的不同组合对盐碱土化学性质和菠菜的产量及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合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盐碱土的化学性质、菠菜的产量及Na^ /K^ 值、净光合速率。综合分析认为,腐殖酸(1500kg/hm^2)、硫(300kg/hm^2)、石膏(3000kg/hm^2)、糠醛渣(150kg/hm^2)是改良盐碱土、促进菠菜生长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76.
村镇住宅太阳能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薇  刘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92-8993
从我国太阳能的资源及应用技术现状等方面入手,着重介绍了现阶段村镇住宅建筑中可利用的太阳能技术,并对不同的应用形式作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7.
摘要: 利用微晶化设备对钾长石进行机械力活化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对钾长石粉颗粒组成、 钾素释放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长石经微晶化设备分别加工10 min、 40 min、 120 min和180 min后,微细颗粒(d10 m)组成比例分别达到51.69%、 65.44%、 85.34%和93.93%,比表面积明显增大,衍射峰强度显著减弱,同时钾素的释放量显著提高,其中微晶化处理180 min样品T3效果最好,2 mol/L HNO3和蒸馏水3次提取的钾总量分别为6118.8 mg/kg和2867.8 mg/kg; 4个处理(10 min、 40 min、 120 min和180 min)酸提钾总量分别是蒸馏水提钾总量的2.46、 1.81、 2.19和2.13倍,两种浸提剂提钾总量占钾长石全钾的0.50%~5.73%。微晶化以后钾长石粉中的绝大部分钾素仍以矿物态存在,但其生物有效性显著提高,促进了籽粒苋的生长和钾素积累。  相似文献   
7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鸡粪有机肥(M)与化肥(N)配施对杨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鸡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不同程度提高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以30%M+70%N处理效果最显著,其中细菌数量比CK,100%N,10%M+90%N和50%M+50%N处理分别提高了108.21%,32.36%,22.09%和10.44%;配施鸡粪有机肥可不同程度增强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30%M+70%N处理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此外,鸡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氮素利用率。其中30%M+70%N处理的氮素利用率为61.38%,分别比100%N,10%M+90%N和50%M+50%N处理提高了53.52%,26.53%和23.33%。与30%M+70%N处理相比,10%M+90%N和50%M+50%N处理对杨树根际土壤特征改善和养分吸收促进作用有所降低。综合分析认为,鸡粪有机肥与化肥以3∶7比例配施对杨树的根际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养分吸收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9.
发酵床不同垫料配比前期发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其技术核心在于养殖垫料的调配与管理。按照各处理垫料总重量相同,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常规垫料(CK)、70%常规垫料+30%玉米秸秆(30% S)、4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60% S)、10%常规垫料+90%玉米秸秆(90% S)、20%常规垫料+60%玉米秸秆+20%沸石(60% S+20% Z),研究畜禽进入发酵床前垫料堆积阶段的发酵特征。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垫料堆积2~4天后温度可升到45℃左右,并可保持1~3天;各处理垫料含水率、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均呈降低趋势;pH值缓慢升高;电导率在整个发酵期间变化不明显。其中30% S处理发酵效果最好,温度在高温期和降温期均高于其他处理;其含水率、全氮和有机质分别下降了16.23%、26.31%和37.06%;pH值则升高了7.13%。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 S混合进行前期发酵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0.
采用硝酸氧化及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硝酸处理对褐煤中的可提取性腐殖酸含量、CEC(阳离子交换量)、E4/E6及其对各种养分离子吸附规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HNO3能使褐煤中可提取性腐殖酸含量增加45.8%以上,使其阳离子交换能力提高;随硝酸处理时间的不断延长,褐煤中可提取性腐殖酸含量和CEC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CEC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硝酸处理后的褐煤腐殖酸光学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硝酸处理褐煤腐殖酸样品对铵、钾吸附能力分别可提高58.73%和41.53%,其等温吸附式分别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而对磷的吸附能力降低,一定条件下其吸附量仅为处理前的5.33%,其等温吸附式用Langmuir方程描述最佳。上述结果表明,经硝酸处理后,褐煤腐殖酸更适宜作为缓效肥料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