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5篇
  17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究时间尺度的选择对参考作物腾发量(ET0)估算结果的影响,选取日、候、旬、月、年几个基本时间尺度,对不同时间尺度下的ET0估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不同尺度估算结果在年内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气候类型区的差异。结果显示,候、旬、月3种时间尺度下的估算值与日尺度下的估算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虽然也表现出随时间尺度增加相关性减小的趋势,但差异不大;而年尺度的估算值则与其他4个尺度的估算值差异较大,不宜使用。候、旬、月几种时间尺度估算结果与日尺度估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在年内的分布,表现出高温时段较小、低温时段较大的趋势,并且月尺度下的偏差要明显高于旬和候尺度,表明旬和候是较为适宜选用的时间尺度。8个代表性站点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时间尺度对ET0估算结果的影响与气候类型的关联性很弱,实际工作中时间尺度的选择可以不考虑气候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4~2005年度冬小麦测坑与桶栽籽粒灌浆试验资料,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水和灌浆期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在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冬小麦生育期适宜灌水制度和灌浆期适宜灌水时间与土壤水分控制指标,这对干旱缺水的华北地区实现冬小麦节水与高产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2001~2002年度冬小麦测坑试验资料,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冬小麦生育期适宜灌水时间和土壤水分控制指标,这对干旱缺水的华北地区,实现冬小麦节水与高产的统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针对目前灌溉试验站仪器配置现状,结合灌溉试验规范,重点对需水量试验与观测仪器、气象观测仪器和土壤物理性试验与常用的仪器及设施进行总结研究。同时探讨未来灌溉试验发展方向,根据此提出灌溉智能化系统组成和功能,以期为未来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在建设、更新中参照使用和采购。  相似文献   
85.
不同水分状况下棉花茎直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利用DD型直径生长测量仪持续监测筒栽棉花茎秆直径的动态变化,对茎直径在不同天气的日变化规律、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直径变化测量参数能较好地反映棉花水分状况,但茎直径变化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作物自身发育特性共同影响,在不同生长阶段,宜采用不同参数作为水分诊断指标。在茎生长阶段,茎直径最大值随时间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棉花水分亏缺程度,而不同水分处理间的日最大收缩量差异不显著;在茎成熟阶段,日最大收缩量对水分亏缺的反应非常敏感,是适宜的水分诊断指标。对影响茎直径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水分、辐射和空气饱和差影响最大,相对湿度次之,气温和风速的影响很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棉花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可为利用茎直径变化评价作物缺水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和应用为实现玉米高产稳产、节水栽培提供了新的条件。试验于2018年在河南新乡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京农科728、新单61、先玉335等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试验采用裂区区组设计,品种为主区,副区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清水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品种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改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籽粒产量(P0.05),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增幅达3.12%,籽粒产量最高增幅达3.09%。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降低倒伏率(P0.05),降幅最高达90.00%,重塑了玉米株型建成。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发生机制,可能在于改变了激素信号转导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而使其内源激素如GA_3、ABA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寻求灌水方式和施加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对施肥后夏玉米田土壤氨挥发影响和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方法】采用通气法,设置常规浅埋滴灌施加DMPP(DI+DMPP)、浅埋交替滴灌施加DMPP(ADI+DMPP)、常规浅埋滴灌不施加DMPP(DI+NO)、浅埋交替滴灌不施加DMPP(ADI+NO)共4个处理,研究灌水方式与添加硝化抑制剂对玉米生育期内氨挥发速率、氨挥发累积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灌水方式和施加DMPP对氨挥发速率的影响不同,其中,施加DMPP可显著提高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的土壤氨挥发速率;交替滴灌只对大喇叭口期的土壤氨挥发速率有显著降低作用。(2)交替滴灌较常规滴灌显著降低了12.70%~45.45%的氨挥发累积量,然而,施加DMPP处理对玉米土壤氨挥发累积量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交替滴灌灌水而不施加硝化抑制剂DMPP的组合处理(ADI+NO)在氨挥发减排方面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8.
中国春玉米主产区灌溉问题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分析,中国春玉米带生长期缺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增高。哈尔滨、长春、沈阳以东地区缺水量在50 mm以下,由此向西逐渐增高,在甘肃河西地区,达到最高值500 mm。据此春玉米主产区可划分为雨养区、灌溉补偿区、干旱区。针对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灌溉制度与节水灌溉技术组合,为春玉米增产节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中国玉米生长期干旱与灌溉投入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分析东北、西北春播玉米区、华北、黄淮夏播玉米区不同频率年玉米全生长期降水量(有效)、逐月降水量与相应时段需水量的关系,引入缺水率,评价各区域玉米生长期的干旱缺水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生长期干旱与灌溉投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增产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根据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多年不同产量需肥特征进行配方施肥,来模拟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进而研究不同产量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等特性,为田间水肥管理和高效用水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进行,试验设置4个产量水平,分别为7.50 t/hm2(C0),8.25 t/hm2(C5),9.00 t/hm2(C10),9.75 t/hm2(C15),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随产量的增加,冬小麦株高、SPAD、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无效小穗数呈下降趋势,较CK处理相比,C15处理株高、SPAD、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7.8%、69.1%、68.6%、15.3%、16.5%、17.3%、34.9%,收获指数达到53.2%。随产量的增加,冬小麦耗水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C10耗水量增加22.8%,水分利用效率增加9.9%;收获后C10土壤全氮全磷较播前显著增加,C15显著减少,肥料贡献率随产量增加显著提高,偏生产力显著降低。冬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较高的穗数和全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结合冬小麦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等认为C10处理水肥利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