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明确分蘖相关基因在再生稻腋芽萌发期的表达动态变化,为阐明水稻再生季腋芽发育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再生分蘖能力强的材料i21和再生分蘖能力弱的材料i89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8个分蘖相关基因在水稻头季(分蘖始期和拔节孕穗期)和再生季不同时期(头季去穗后1、24、48和72 h)的表达动态变化,并分析分蘖相关基因间及其与最大再生分蘖的相关性,筛选出与腋芽生长相关性高的基因。【结果】自头季稻稻穗收割后,材料i21和i89的再生分蘖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着腋芽的生长再生分蘖数逐渐增多,收割后20 d达最多并趋于稳定,但材料i21再生季发苗多且快,再生分蘖发生速度明显高于材料i89;材料i21和i89的最大再生分蘖数为33和10个。LAX1、LAX2和MO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材料不同时期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自头季去穗后,除MOC1基因在头季去穗后72 h的相对表达量外,LAX1、LAX2和MOC1基因在水稻再生分蘖形成期均表现为材料i21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材料i89(P<0.01,下同),MOC1基因在头季去穗后1 h达峰值,LAX1和LAX2基因在头季去穗后24 h达峰值,随后显著降低(P<0.05,下同)并趋于稳定。头季去穗后,除TAD1基因在头季去穗后24 h时外,材料i89中D10、HTD1、OsTB1和TA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材料i21中的相对表达量,D10和HTD1基因在头季去穗后1 h达峰值,OsTB1和TAD1基因在头季去穗后24和48 h达峰值,D27基因在材料i21和i89中的相对表达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头季去穗后24~72 h,D27基因在材料i21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材料i89。最大再生分蘖数分别与LAX2和MOC1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D10、HTD1、OsTB1和TAD1基因的表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存在不同相关性。【结论】LAX1、LAX2和MOC1基因高表达有利于水稻再生季分蘖的形成,D10、HTD1、OsTB1和TAD1基因高表达会抑制水稻再生季分蘖的形成。不同分蘖相关基因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水稻再生季分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2.
大枣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林种,探究大枣实生播种技术对提高大枣水保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4种不同处理方法播种平顶枣和酸枣的种核,从种核萌动时间、出苗率和枣苗周年生长情况等指标探究平顶枣和酸枣实生苗繁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处理Ⅲ出苗率最高,萌发整齐,建议用于生产大规模播种繁殖苗木;处理Ⅱ萌动时间最短,适用于有催芽条件快速繁种;处理Ⅰ与处理Ⅱ相比催芽时间长,出苗率较低;处理Ⅳ工序繁琐,适宜于实验室条件下少量催芽用于缺苗、补苗。同一处理下,酸枣比平顶枣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133.
荚果相关性状是花生产量构成的重要成分。为解析花生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挖掘稳定存在的QTL,以荚果大小和重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中花5号和ICGV 86699为亲本衍生的包含166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3个荚果相关性状中荚果长、荚果宽在5个环境,百果重在6个环境下进行性状考察,并结合群体的基因分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9个荚果长QTL、10个荚果宽QTL和12个百果重QTL。有10个QTL在多个环境被重复检测到,其中6个QTL在不同地点重复检测到,为稳定表达QTL,且稳定表达的QTL中5个(qPLB06.2、 qPLB06.3、qPWB06.2、qHPWB04.3、qHPWB06.3)在至少1个环境中贡献率超过10%。共发现5个QTL簇,其中位于 B06上的QTL簇Ⅳ和Ⅴ,均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稳定调控荚果长、荚果宽和百果重的QTL共定位,表明这些荚果相关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4.
刘念 《现代农机》2020,(2):48-49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将创客教育的思维引入传统教育,探索多样性的课堂方式和课下理念。创客教育是将创客文化和现代教育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文章旨在利用当下资源来探索高等专业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引入创客教育思维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5.
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不同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对籽仁含油量、脂肪酸和蔗糖含量累积规律和基豆先豆间差异及籽 仁不同部位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生籽仁的发育,含油量增加且高油品种含油量积累速率高于低油品 种,蔗糖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逐渐增加,饱和脂肪酸和超长链饱和脂肪酸逐渐下降,亚麻酸逐渐降低到消失,其 中高油酸材料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下降速率以及油酸的上升速率高于普通油酸材料。各材料脂肪酸在基豆 和先豆间无显著差异,而含油量基豆高于先豆。成熟籽仁胚中棕榈酸、亚油酸、花生烯酸、山嵛酸和二十四碳烷酸 含量显著高于子叶,含油量、硬脂酸和油酸含量低于子叶,在胚中约含有0.5%左右的亚麻酸,而子叶中未检测到亚 麻酸。本研究结果为选育品质优的油用型和食用型花生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6.
苗间除草机械末端执行装置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昌  涂鸣  刘念  曾荣  佟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22-26,29
针对苗间除草技术的特点,国内外从纯机械除草方式出发,结合机器视觉、自动控制和导航技术,形成了苗间智能除草机械装备。综述了目前苗间除草机械末端执行装置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7.
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了种种冲击和挑战。为了在网络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图书馆就必须从如下5个方面转变服务理念:从保存文化的堡垒到传播文化的机站,从孤芳自赏的清高到融于大众的平和,从被动受理需求到主动提供服务,从文化垄断到生存竞争,从以自我服务为中心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138.
指出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方面带动了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同时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针对“宜巴高速公路”项目,研究了其土地利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和景观等的现状,分析了其施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9.
为了明确芽用大豆育种目标,为选育豆芽专用品种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初筛的12个芽用大豆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模拟工厂化大豆芽产品的培育工艺与条件,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技术,对各供试大豆材料的种子特性和芽用特性指标进行了系统比较和分析.结果 表明:粒重、豆芽下胚轴长度和粗度只受大豆自身基因型的影响,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无关;不同质量级别的豆芽比例,可以作为芽用大豆选育的筛选指标;子叶破裂、较差豆芽比例高是豆芽质量降低的主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粒重与优异及良好豆芽鲜重、下胚轴粗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优异豆芽比例与豆芽产出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下胚轴长度与优异豆芽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下胚轴粗度与优异豆芽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能够为芽用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育种后代筛选标准.  相似文献   
140.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绵阳市机械收割的油菜品种,于全国范围收集12个品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10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绵油11号、绵油15号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产量高,可作为绵阳市直播机收油菜的主要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