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学   34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半冬性抗旱耐瘠小麦新品种豫麦36豫麦36(豫农001)系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用(百农3217×豫麦1号)×陕农785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品种。原名豫农001,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豫麦36。株高80~90...  相似文献   
32.
普通小麦子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3.
为了给小麦抗寒性鉴定提供依据,采用室内模拟低温处理小麦133个系的DH群体幼苗,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产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脂质过氧比作用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株系间存在差异,但并不随MDA的增加而稳定提高,两种酶之间的活性变化无明显的同步性。因此,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鉴定小麦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4.
离子注入介导大豆DNA转化普通小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离子注入介导大豆DNA转化普通小麦的影响因素,选择受体小麦品种、供体大豆品种、DNA浓度、浸泡时间4个因素各4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转化效果的顺序为:受体小麦品种〉供体大豆品种〉浸泡时间〉DNA浓度。4个受体小麦品种中,豫农92349后代高蛋白椿率最高,是优良的受体;4个供体大豆品种中,郑14青豆是较好的供体;在4个浸泡时间中,浸泡时间为48h的转化效果最好;4个DNA浓度水平中,浓度为200μg/mL的转化效果最好。方差分析表明,受体小麦品种对转化效果的影响较大,达极显著水平,其余三个因素对转化效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5.
小麦磷效率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植物营养遗传研究是当今农业科研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小麦磷效率的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如磷效率的含义、细胞遗传学研究、基因型间的差异、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分子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等。同时,对当前小麦磷效率遗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试验以6个花生品种组配的15个完全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进行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主茎高和饱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遗传模型;果枝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侧枝长、总分枝数、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和单株果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侧枝长和总分枝数表现为部分显性到完全显性,秕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的遗传表现为完全显性到超显性,出米率的遗传表现为部分显性,单株果重的遗传表现为超显性。此外,还分析了各亲本中控制各性状遗传的显隐性基因比例。  相似文献   
37.
两年分别用两个 T 型不育系和两个恢复系轮配成4个杂交组合、连同亲本和对照、设置7种密度、研究了群体密度对 T 型杂种小麦主要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密度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各性状的杂种优势、恢复度和自然结实率都随密度增加而下降。通过对杂种小麦产量及杂种优势标准化回归方程联立求解和对产量回归方程求导的方法、确定了杂种小麦的适宜密度范围。最后提出了合理利用密度效应、充分发挥小麦的杂种优势应采取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8.
小麦Tamyb10基因决定着种皮颜色,同时对穗发芽也具有一定影响.为了明确小麦种质的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情况,以122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开发了能够直接检测B组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等位变异的共显性标记,并利用该标记及先前已报道的Tamyb10基因功能标记分别对参试小麦品种中3A、3B和3D染色体上Tamyb10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变异类型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参试材料中上述每一位点均发现有2种等位变异类型,共有8种基因型组合.其中,拥有Tamyb10-A1a/Tamyb10-B1a/Tamyb10-D1a基因型组合的小麦种皮表现为白色,共有5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41.8%,其余基因型组合种皮均表现红色,分别为Tamyb10-A1b/Tamyb10-B1a/Tamyb10-D1a、Tamyb10-A1a/Tam yb10-B1 b/Tamyb10-D1a、Tamyb10-A1a/Tamyb10-B1a/Tamyb10-D1b、Tamyb10-A1b/Tamyb10-B1b/Tamyb10-D1a、Tamyb10-A1b/Tamyb10-B1a/Tamyb10-11b、Tamyb10-A1 a/Tamyb10-B1b/Tamyb10-11b和Tamyb10-A1b/Tamyb10-B1b/Tamyb10-D1b,这些基因型材料共有71份,占供试材料总数的58.2%.说明当Tamyb10基因在三个位点均为野生型时,种皮颜色为白色;而当任何一个位点发生突变时种皮颜色均表现为红色.  相似文献   
39.
花生油酸脱氢酶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培育高油酸的花生新种质。【方法】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油酸脱氢酶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FGC/2nd转入花生外植体丛生芽,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丛生芽外植体于OD600为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8~10 min后,在MS培养基上暗培养3 d效果较好。诱导筛选培养3个月左右,共得到16株转化植株,其中11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呈阳性,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受体植物。进一步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有4个植株基本上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结论】建立花生丛生芽遗传转化体系;RNA干扰对内源的油酸脱氢酶基因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花生突变体的EMS诱变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化学诱变能有效的创造各种突变体,确定诱变的适宜条件能提高诱变效率,更好地拓展花生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2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外植体,设置5个处理浓度(0.3%,0.6%,0.9%,1.2%,1.5%)和5个处理时间(0.5h,1h,3h,5h,7h)共25个组合,以半致死量为选择标准,确定了中花5号的适宜诱变组合为0.9%7h,1.2%5h,远杂9102的适宜诱变组合为0.6%7h,0.9%7h.对中花5号M0代植株的一些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发现EMS对其产生了明显的生理损伤,两个品种对EMS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性不大。对部分突变体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其DNA已经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