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5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473篇
农学   338篇
基础科学   378篇
  442篇
综合类   2493篇
农作物   237篇
水产渔业   275篇
畜牧兽医   1405篇
园艺   407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方法,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的基础上,识别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影响机理,构建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耕地质量总体较高的水田地块的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普遍高于旱地地块,耕地质量越高,越利于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作用的发挥;大多数调查耕地地块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内部构成特征均表现为固定资产量所占比重 > 培肥投入折现值所占比重 > 收益损失折现值所占比重,要促进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提高决定耕地地块固定资产凝结量的耕地质量水平;3个村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均受到耕地地块自然质量条件、水利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性的影响制约,具有价值提升空间;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提升应从增加耕地资源数量和提高耕地资源产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践行。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大多数温室监控软件需要在固定的计算机终端前完成工作,使用范围固定,灵活性、实时性低等问题,研究开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温室监控APP,使得温室作业人员在移动设备上能够查看数据,根据监控数据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了人工管理温室无法实时掌握温室环境情况的问题。通过对温湿度和其他环境因子调控设施的远程调控,实现了节省人力、网络化和集约化的远程管理,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繁育的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混养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池塘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在浙江海盐、江西九江、上海浦东开展了罗氏沼虾-三角帆蚌混养、草鱼—三角帆蚌混养、罗氏沼虾-三角帆蚌-鲢鳙鱼混养三组系列实验。利用DGGE技术对养殖水体的16S r DNA进行指纹图谱分析。三组实验共鉴定出57条不同条带,每组实验中混养三角帆蚌或鲢鳙实验组的平均条带数均高于单养水体水样平均条带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各养殖水体混养三角帆蚌、鲢鳙后,多样性指数均有所增加。PCA分析和DGGE聚类结果显示,在无鲢鳙的情况下,蚌与主养物种(罗氏沼虾、草鱼)混养实验组的16S r DNA图谱聚为一类,显示出蚌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贡献;在同时引入鲢鳙和蚌的情况下,16S r DNA指纹图谱则是按照有无鲢鳙聚为两类,提示在本实验中鲢鳙对于水体微生物的影响要大于蚌。对DGGE图谱其中20条显著条带进行回收、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序列主要分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5%)、蓝藻门(Cyanobacteria,25%)、α-变形菌亚门(Alphaproteobacteria,15%)、β-变形菌亚门(Betaproteobacteria,15%)、γ-变形菌亚门(Gammaproteobacteria,10%)、ε-变形菌亚门(Epsilonproteobacteria,5%)、裸藻叶绿体(Euglenales,5%)。  相似文献   
994.
采用ELISA方法,对186个中小规模猪场的母猪群、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的1400余份血清检测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和口蹄疫O型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75%~87%的猪群抗体水平合格,种猪群抗体合格率高于保育猪群和育肥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较高,母猪群中gE抗体阳性样品数占检测样品总数的40.93%,而母猪群中阳性场占总场数的89.74%。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观察来自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山区的未知性别的天山马鹿种群粪便样本,依粪球形态可分为2类:子弹状、枣核状。子弹状呈短粗型,长宽比较小;枣核状呈细长型,长宽比较大。140份样品中子弹状86份、枣核状54份。通过扩增SRY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知雄性94份、雌性46份。形态分类与实际性别吻合率88.34%,即子弹状为雄性,枣核状为雌性。并以样品长、宽平均值的比值(R)为指标快速聚类,建立了判别方程,统计指出判别结果与实际性别吻合率85.48%。结果提示今后的野外研究可直接利用粪球形态判定天山马鹿性别,长宽比判别方程可作为辅助。  相似文献   
996.
菠萝凋萎相关病毒(Pineapple mealybug wilt associated virus-2,PMWaV-2)是引起的菠萝凋萎病(Mealybug wilt of pineapple,MWP)的重要病原。本研究中根据PMWaV-2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高灵敏检测出阳性样品,对阴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无荧光反应;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0倍;重复性试验表明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在1.85%以内,表明本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的PMWaV-2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华北土石山区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4hm2天然次生林中100个采样点0-20cm、20-40cm和40-60cm的土壤养分测定分析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养分(有机质、全钾、全氮、全磷、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变异系数在0.17~0.94之间,属于中等变异程度。0-20cm速效钾的结构比为0.534,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余各层的土壤养分结构比都在0.900以上,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各土壤养分的空间相关距离为40.53-287.1m,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布趋势。研究结果对在华北土石山区土壤取样设计及土壤养分的空间内插和制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为了评价转Bt Cry1Ac+CP4EPSPS基因棉花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开展了此次研究.[方法]以转Bt Cry1Ac+CP4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棉花639017及非转基因棉花中棉所49号为材料,研究了多异瓢虫Hippodamiavariegata (Goeze)对转基因棉花上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多异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取食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上的棉蚜,多异瓢虫的功能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转BtCry1Ac+CP4 EPSPS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对多异瓢虫捕食功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魔芋软腐病频发已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软腐病侵染路径、软腐病防控等方面研究进展的概述。提出了通过筛选、创制“优质、抗(耐)病”的魔芋资源,为魔芋抗病育种提供新材料。构建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挖掘抗魔芋软腐病菌的新生物活性物质或新基因,在基因组水平上为魔芋软腐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新资源。利用根际微生态平衡理论,研究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土壤生物活性的改良,消除或者减轻魔芋病害。  相似文献   
1000.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并可造成菜豆严重减产。菜豆是BCMV的主要寄主,不同遗传背景的菜豆对BCMV侵染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目前菜豆抗性基因功能及BCMV的致病机制鲜有报道。为了为菜豆抗性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分子抗病育种提供相关依据,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技术对BCMV(C54株系)侵染感性及不同抗性的菜豆品种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所得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ene Ontology(GO)、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以及进行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菜豆品种中病毒的积累量、差异表达基因的定位及一些关键通路对病毒侵染的响应存在共性和差异(如昼夜节律、光合作用、植物-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和一些代谢途径相关通路等)。在接种叶上,Dubbele witte品种(DW,对BCMV侵染易感)与Redland’s greenleaf C品种(RGLC,对BCMV侵染具有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类型上更为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