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3篇
  免费   1059篇
  国内免费   1817篇
林业   1731篇
农学   1935篇
基础科学   1145篇
  2640篇
综合类   6810篇
农作物   1111篇
水产渔业   841篇
畜牧兽医   2736篇
园艺   1090篇
植物保护   111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634篇
  2021年   803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785篇
  2016年   630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1378篇
  2011年   1447篇
  2010年   1301篇
  2009年   1130篇
  2008年   1156篇
  2007年   1099篇
  2006年   993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上长林小蠹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的侵染力较强.通过毒力测定,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3龄幼虫的LD50、LD99分别为21、432(条/头),而对蛹的LD50、LD99分别为12、230(条/头).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斯氏线虫与长林小蠹3龄幼虫仅接触0.5h,每虫就可被侵入1.6条线虫,12h寄生的死亡率达到90%,24h寄生的死亡率为100%.斯氏线虫对长林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斯氏线虫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长林小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
菜豆新品种将军油豆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军油豆是以农家品种大马掌为母本 ,家雀蛋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中熟 ,蔓生 ,从播种到采收 6 5d(天 ) ,生长势强 ,嫩荚绿色 ,扁条形 ,荚尖部有红条纹 ,平均荚长 2 0cm ,荚宽 2 .4cm ,单荚质量 2 4g ,纤维少 ,肉质面 ,属典型的东北优质油豆角类型。抗炭疽病、锈病 ,适应性广 ,春秋皆可种植 ,露地、保护地兼用  相似文献   
93.
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捕捉近年来消费情况的变化 ,认为应对体验经济引起重视。在介绍体验经济的提出 ,体验的概念和体验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 ,提出体验经济对旅游具有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使旅游者更舒适愉悦等意义 ,并在体验经济理论下结合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实际情况 ,提出内蒙古草原的体验设计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4.
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Horsfall毒力试验设计方案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菌核净、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anta)的毒力,并分别用Wadley方法、Gowing方法、Abbott方法和孙云沛方法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所配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它们按EC50剂量7:3的比例混配时所得混剂表现明显的增效作用.4种增效作用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田间防治结果也证明该混剂可有效防治赤星病。  相似文献   
95.
选用中华硬蜱105kD柱层析纯化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接种,再用二棘血蜱进行叮咬,并与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探讨不同种属硬蜱之间的交叉免疫抗性。结果显示: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吸血量为181 3±44 3mg,而二棘血蜱叮咬由中华硬蜱105kD纯化抗原免疫接种组和佐剂对照组新西兰兔后其吸血量分别为102 1±25 3mg和168 5±40 9mg,纯化抗原免疫接种组较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吸血量分别下降43 7%和39 4%(P<0 01)。同时,纯化抗原免疫接种组也较单纯二棘血蜱叮咬组和佐剂对照组产卵量有显著下降。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硬蜱和二棘血蜱之间存在着交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6.
JIN Min  HUANG He-feng  JIN Fan 《园艺学报》2004,20(8):1422-1426
AIM: To study the regulatory effect two different estrogen reagents on expressions of estrogen receptor α and β in female rat hippocampus and cortex regions. METHODS: 12 cycles after ovariectomy, female rats were orally injected with premarin or progynova for 3 cycles before sacrificed. Semiquantitative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Rs mRNA expression and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ERs protein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RESULTS: In premarin group, ER α mRNA levels in both hippocampus and cortex tissu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ER α protein level in hippocampu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However, ER α protein level in cortex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ER β mRNA in the two regions and ER β protein in cortex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while ER β protein level in hippocampu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In progynova group, both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ER β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wo region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ER α mRNA level also increased in hippocampus, but ER α mRNA level in cortex and ER α protein levels in the above two regions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NCLUSION: There were differential regulatory effects on ER α and ER β expression in female rat cognitive region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strogen reagents,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varied effects in different 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reagents.  相似文献   
97.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贵州5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贵州省5个地方鸡品种:竹乡鸡、威宁鸡、黔东南小香鸡、高脚鸡、乌蒙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计算了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5个品种中,杂合度最低的是高脚鸡,为0.501,杂合度最高的是竹乡鸡,为0.673,因此贵州各地方鸡品种的杂合度相差较大,据分析可能是由于交通闭塞,形成了家禽品种的多种多型,而且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竹乡鸡、黔东南小香鸡和威宁鸡聚为一类,乌蒙乌骨鸡自聚为一类;高脚鸡独自聚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8.
在前期从患病鸡腺胃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的基础上,以该病毒为免疫原对兔进行免疫制备高免血清,分离纯化IgG,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等地区采集的传染性腺胃炎的腺胃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鸡传染性腺胃炎呼肠孤病毒的酶标抗体检测传染性腺胃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较简便。  相似文献   
99.
对中国广西西林水牛和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种类分布进行了鉴定检测,并测定了其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同时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部检出17属63种25型瘤胃纤毛虫,比以前进行的8种反刍动物瘤胃纤毛虫分布研究中出现的总数和每个宿主个体中出现的平均纤毛虫种数多,种类构成最复杂,其纤毛虫构成特点类似于东南亚地区水牛瘤胃纤毛虫构成特点。其中广西西林水牛中检出了Entodinium biconcavumsp n,是至今从未鉴定记载过的认为是新种的特殊种类。广西西林水牛检出13属54种20型、摩拉水牛检出16属45种11型瘤胃纤毛虫。广西西林水牛瘤胃纤毛虫平均密度为2.13×105/mL,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密度为3.43×105/mL。中国水牛瘤胃纤毛虫属别构成中Entodinium属出现率最高,但两个水牛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别,其他属别构成也不尽一致。这与不同品种原来的地理环境分布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关。广西西林水牛瘤胃总VFA浓度为75.60 mmol/mL,摩拉水牛的为58.74 mmol/mL。瘤胃总VFA含量中均为乙酸含量最高,属于典型的粗饲料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00.
曹师  史敏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8,35(5):1098-1105
红豆草壳二孢叶斑黑茎病(Ascochyta onobrychidis)是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分离此病菌的同时得到一种对此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为评价此拮抗菌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鉴定了其分类地位,并测定了其对红豆草壳二孢的抑菌效果。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该拮抗菌鉴定为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菌落为黄白色,可产生黄白色水溶性色素,孢子丝钩状,顶端螺旋形;在平板对峙试验中该菌的菌落对红豆草壳二孢菌落的相对抑制率达74.33%,同时该菌发酵液对红豆草壳二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0.95%和93.87%。该菌具有生物防治红豆草壳二孢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