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229篇
  419篇
综合类   1502篇
农作物   261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593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17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以Caco-2细胞为模型,对比分析了一种黑茶不同提取物中氟的吸收转运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黑茶不同提取物组分中氟含量差异明显,粗茶多糖组分(RTP)氟含量最高,是水提取物(TE)氟含量的2.17倍,RTP经水透析后得到的透析多糖(DTP)氟含量则显著降低,仅为RTP氟含量的1/22,TE氟含量的1/10。来自3种茶提取物中的氟以及氟化钠(NaF)中的氟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正向和逆向转运都有时间和浓度剂量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处理1 h后,NaF处理组细胞对氟正向和逆向转运量最高,DTP中氟的正向和逆向转运量最低,与其他各处理达到显著水平,TE和RTP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表观渗透系数(Papp)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NaF中的氟的Papp在4 h各阶段都大于1×10-5 cm·s-1,说明其生物有效性良好,易于吸收;TE和RTP氟处理2 h后,Papp下降至小于1×10-5 cm·s-1,说明其生物有效性中等;DTP氟处理各阶段Papp都最小,在处理1 h后下降至小于1×10-5 cm·s-1,提示其吸收性最弱,生物有效性最差。NaF、TE以及DTP中的氟在所试浓度范围内,是以被动扩散为主,而RTP氟在较高浓度存在主动转运形式。由此可见,在小肠吸收模型中,黑茶提取物中的氟较NaF中的氟生物利用度低,而茶叶中氟的结合形式影响其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家鸭寄生蠕虫的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60只家鸭进行剖检后,共计检出2门4纲11科12属13种蠕虫,所有被检鸭均100%感染蠕虫,且均为2种以上蠕虫混合感染。其中,感染率较高的是舟形嗜气管吸虫、鸭对体吸虫、卷棘口吸虫,其平均感染强度也较高,是优势虫种;其次为冠状膜壳绦虫、宫川棘口吸虫、纤细背孔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卵圆前殖吸虫;鹅裂口线虫、矛形剑带绦虫、优美异幻吸虫、分棘四棱线虫和鸭细颈棘头虫感染率相对较低。这是该地区鸭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首次报道,以期为该地区家鸭寄生虫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的条件,并建立了降解模型。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以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的最优条件为:蔗糖浓度0.31%,毒死蜱初浓度51.33mg·L-1,培养温度30.7℃,在该条件下理论预测毒死蜱降解率可达74.7%。通过假设和验证,得出哈夫尼菌降解毒死蜱为一级动力学模型,哈夫尼菌能水解毒死蜱P-O键,属一级酶促反应。  相似文献   
994.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多年调查统计,查明江西农业大学校园现有木本植物88科247属412种,分析其科属构成与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995.
刘天朋  丁国祥  倪先林  胡炯凌  陈国民  赵甘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2-11273,11313
[目的]解决杂交糯高粱覆膜直播中品种选择和播种深度等相关技术问题,为覆膜直播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裂区区组试验设计,以覆膜直播深度为主处理(覆膜直播深度为3、6、9 cm,记为A1、A2、A3,常规育苗移栽为对照记为A0),副处理为3个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为B1、泸糯12号为B2、泸糯8号为B3)。[结果]在几个品种中泸糯12号的倒伏率最低,川糯粱1号的出苗率最高,倒伏率和出苗率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泸糯12号3 cm深度直播和川糯粱1号6 cm深度直播的出苗率高且倒伏率低。覆膜直播可使杂交糯高粱的生育期显著缩短、株高显著增高,但播种深度对其生育期和株高均无明显影响。泸糯12号和川糯粱1号的生育期均较短、株高均较矮。川糯粱1号覆膜直播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两品种,也显著高于同期育苗移栽,但3种播种深度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川糯粱1号最适合覆膜直播,播种深度6 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996.
预冷时间对双孢菇真空预冷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冷时间对双孢菇真空预冷保鲜效果的影响,完善对食用菌真空预冷机理的研究。[方法]选取双孢菇为研究对象,将鲜品在5、10、20和30 min 4个水平的预冷时间条件下进行真空预冷处理,探讨了不同预冷时间对双孢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并通过综合评价研究了预冷时间对双孢菇预冷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预冷时间会对双孢菇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预冷时间10 min条件下的预冷处理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电导率分别为1.41%、5.2%、13.1 mg/kg和5.84μS/cm。[结论]研究可为真空预冷技术在双孢菇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甘蔗养生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介绍了甘蔗的种类、营养成分、药理、养生价值及养生注意事项,以期为甘蔗在全民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灰飞虱actin基因的序列信息,采用RT-PCR方法从灰飞虱中克隆了actin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131 bp,编码377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为4.17×104,理论等电点为5.28。将此序列登录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KC683802。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序列在多个物种间保守,与褐飞虱acti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5%。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ctin,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获得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  相似文献   
999.
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措施。介绍了江汉大学图书馆为企、事业单位及社区提供信息服务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00.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18∶2)和亚麻酸(18∶3)在植物中的合成过程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利用旱金莲中合成亚油酸的油酸脱饱和酶基因TmFAD2及甘蓝型油菜中合成亚麻酸的亚油酸脱饱和酶基因BnFAD3,在pRD400骨架载体的基础上,构建同时表达TmFAD2和BnFAD3的串联双价载体pSFF。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蘸法完成pSFF对拟南芥哥伦比亚野生型的转化,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的第1对真叶有不同程度的畸形。按照畸形程度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气相色谱分析4个等级叶片及其后代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发现随着畸形程度的增高,叶片和种子中亚麻酸C18∶3含量都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