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87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81篇
  112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柠檬酸铜)和铜添加水平(20和30 mg/kg)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铜含量与含铜酶活性以及组织铜含量的影响,探讨断奶仔猪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3×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平均体重为(8.98±0.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12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铜含量为7.80 mg/kg),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或30 mg/kg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或柠檬酸铜(均以铜含量计)。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与对照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血清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铜蓝蛋白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肝脏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心脏、肾脏、胰脏和跖骨铜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斜率比法计算,以血清铜...  相似文献   
12.
玉米果穗发育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玉米优良自交系选育中出现短苞叶品种的原因,从生理角度分析了两玉米自交系品种穗轴与苞叶生长发育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个时期中139号苞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非常低,对照1号的稍高一些。139号苞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小于1号,且1号的酶活性变化较平缓。139号雌穗轴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剧烈,授粉后15d达高峰,明显大于1号。139号雌穗轴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前三时期始终大于1号,最后一时期二者几乎相等,但1号的酶活性变化平缓。就上述结果从氮代谢方面分析了139号苞叶与穗轴发育失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播种合格率和播种稳定均匀性,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南方水稻田间育秧的精密播种机。在深入分析螺旋勺轮式播种器的播种原理,以及播种器行走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螺旋勺轮的凹槽深度、螺旋升角、播种器行走速度对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的影响规律,得出杂交稻播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影响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凹槽深度h为3 mm、螺旋升角α为81.73°、播种器行走速度v为0.35 m/s。试验表明,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后的播种机播种杂交稻2~6粒/格合格率由87.14%提升到93.21%,常规稻3~8粒/格的播种合格率为92.14%,播种性能满足常规稻和杂交稻精密播种育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维多层水热耦合SHAW(The 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模型,在田间实验的基础上,模拟河南省商丘地区2015年冬小麦拔节后近地面层0~40 cm垂直方向上的每小时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近地面层气温模拟整体效果较好,其中48%模拟的绝对误差低于1℃,75%模拟的绝对误差低于2℃,不同高度上模型效率ME均大于0.94;夜晚气温的模拟效果优于白天的模拟效果,白天11:00—14:00气温被过低估计,并随着近地面层高度的增加,模拟值误差越大;近地面层内3种气温特征值模拟效果的优劣依次为: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其中,日平均气温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日最低气温被略微高估,日最高气温被过低估计。此外,SHAW模型在冬小麦拔节后6个生育期的模拟效果均存在差异,拔节期、灌浆期和乳熟期模拟效果较好,孕穗期和开花期次之,抽穗期模拟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卷盘式喷灌机选型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开发 ,为卷盘式喷灌机田间工程规划中的正确配套选型提供了快捷、准确、高效的方法 ,并能指导卷盘式喷灌机制造者的优化设计 ,以发挥卷盘式喷灌机的最佳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用DEAE Sephadex A-25作固定相,硫酸钾溶液作流动相的离子交换色谱法,从菜籽中分离4-羟基-3-甲基吲哚硫代葡萄糖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比久和多效唑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吸光度为210nm、流动相配比为甲醇:乙腈:水=40:20:40的条件下,多效唑和比久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比久的保留时间约为3.19min,多效唑的保留时间约为11.83min。加标回收率:比久为108.69%,多效唑为90.39%。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用弱离了交换剂DEAE Sephadex A-25作固定相,K_2SO_4溶液作流动相,采用自动柱层析仪分离制备硫代葡萄糖苷结晶粗品,然后采用制备HPLC,Φ8×250 mm柱,充填Hitachi 3050(ODS),5×10~(-2)乙腈作流动相,进一步分离纯化,制得2-羟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糖苷的钾盐晶体,以质谱(MS),红外图谱(IR),紫外图谱(UV)和HPLC图谱证实,结晶物纯度为色谱纯。  相似文献   
19.
杂交双季晚稻二化螟为害损失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为害损失及其估计方法,国内外进行过大量研究,但限于研究环境及方法的特殊性,结果差异甚大,难以通用。湖北省近年来,杂交中稻、杂交双季晚稻上二化螟的第二、三代为害显著加重,为了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本研究对杂交双季晚稻第三代二化螟为害损失进行了田间测定。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室内15—35℃恒温条件下,截形叶螨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在15、25和35℃下雌螨一代平均历期分别为32.13、9.02和5.64天;雌、雄螨一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0和11.33℃,有效积温分别为135.42和110.47日度;不同温度对世代存活率及子代雌雄性比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雌成螨的寿命及产卵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0℃下内禀增长率(0.3298)、周限增长率(1.3907)、净增殖率(130.993)、日产卵量(10.98)及总产卵量(181.90)都最高,30℃是种群繁殖增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