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7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140篇
  260篇
综合类   1434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489篇
园艺   253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与禽类生长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PCR-SSCP分析两个品系母鸡群体H-FABP多态性,并测定其F1代商品肉鸡屠宰性能,比较两品系商品代肉鸡屠宰性能,分析基因多态对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系间胸肌率差异显著(P0.05),品系2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1)。在H-FABP基因2 331~2 569bp检测到多态位点,其它区段均为纯合型;杂合基因型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影响F1代肉鸡胸肌率,杂合型越低,胸肌率越高。本研究结果为H-FABP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肉种鸡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2.
开展城市绿地滞尘效应研究对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了研究城市交通主干道周边绿地的滞尘效应,以太原市森林公园西侧紧邻滨河东路南北长600 m,东西宽100 m的针叶混交林带为研究对象,在林带最西侧与道路交界处设对照点(0 m),由西向东垂直于路面在林带内分别设置20、40、60、80 m 4个监测点,用中流量大气PM2.5采样器(100 L/min)在各点对PM2.5进行日间采样,分析林带内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并计算林带对PM2.5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1)林带宽度影响其对大气PM2.5的净化效率,从20~60 m的净化效率逐渐提高,80 m处略低于60 m;2)林带对局部空气PM2.5净化效率与区域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当空气质量为优良时,林带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部PM2.5,当空气质量为中重度污染时,林带20~40 m宽处会聚集较高浓度的PM2.5;3)林带内分时段净化效率显示,9:30-11:00的净化效率最低,12:30-17:00净化效率较高,且15:30-17:00林内PM2.5质量浓度最低,提示该时段适宜市民在公园内活动。  相似文献   
23.
探讨蜂王浆对尾静脉注射4T1细胞小鼠的抗氧化和免疫力的影响.将4T1细胞或其与蜂王浆的混合物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ELISA法检测蜂王浆对小鼠血清、肝脏和肾脏中与抗氧化能力相关的指标及血清中和免疫力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蜂王浆(50、100 mg·mL~(-1))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内T-AOC、IFN-α(P0.05)水平,降低IL-4的水平(P0.05);蜂王浆剂量为50 mg·m L~(-1)时,IFN-γ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蜂王浆(100 mg·mL~(-1))显著提高肾脏中T-AOC的水平(P0.05).可见,蜂王浆可以改善尾静脉注射4T1细胞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24.
本试验旨在通过复合吸附剂(CA)对禽体内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吸附作用,根据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研究其对霉菌毒素污染的脱毒效果。选取120羽7日龄体质量接近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其中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试验Ⅰ组饲喂霉变饲料,试验Ⅱ组饲喂正常饲料+0.5%CA,试验Ⅲ组饲喂霉变饲料+0.5%CA。试验期为21d。所有鸡只分别在7、28日龄进行称重,试验结束时,经鸡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基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同时,每组选取5只鸡剖检,观察脏器病变,取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雏鸡肝脏、肾脏、脾脏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5),胸腺和法氏囊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和ALB含量显著下降(P0.05),ALT、ALP、LDH和MDA活性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肝脏、肾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TP和ALB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ALT、ALP和MDA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脏器系数及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CA对AFB1和DON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用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  相似文献   
25.
承德地区引进食用高粱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海平  季志强 《种子》2017,(5):110-113
试验对13个引进食用高粱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以确定各品种在承德地区的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锦杂108和辽粘3适合承德地区南部无霜期在130 d以上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它品种可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26.
安徽省作物养分供需分析及化肥减施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农田养分管理模式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由之路,因而开展有机、无机养分和作物养分需求的比较研究对促进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施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评估了安徽省16市2010—2016年主要有机肥(包括秸秆、粪便、绿肥和饼肥)的养分资源,明晰了安徽省农业生产中有机、无机养分投入现状,并根据农业种植结构开展了有机、无机养分和作物养分需求的差异和关系研究,最后探索了安徽省的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2010—2016年平均有机肥养分资源为287.70万t,N、P_2O_5和K_2O分别为104.49万t、39.60万t和143.61万t,可基本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但有机肥的当季利用率低,N、P_2O_5和K_2O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44%、19.91%和52.61%,有机肥N、P_2O_5和K_2O实际还田量仅占作物养分需求的20.74%、25.38%和63.61%,占农田养分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11.87%、10.27%和51.35%。全省N、P_2O_5、K_2O养分实际投入量(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是作物养分需求的1.75倍、2.47倍和1.24倍,有7个市的N和13个市的P_2O_5养分施用量超过作物需求的2倍,存在较高的环境污染风险。通过控制农业总养分输入,安徽省的化肥减施潜力为35.12%,N、P_2O和K_2O的减施潜力分别为21.28%、23.97%和78.61%。提高有机肥的当季利用率和发展冬季绿肥资源可进一步促进化肥减施。本研究可为安徽省化肥零增长和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7.
28.
定西于家山黄土洞穴的分布特征与侵蚀临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洞穴与滑坡、沟蚀等侵蚀过程联系紧密并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程度,但目前黄土洞穴发育的分布特征与侵蚀临界暂未明晰。利用无人机获得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影像与数字表面模型,基于影像标识了黄土洞穴并统计了其土地利用类型与洞穴直径,利用标识点在数字表面模型上提取了黄土洞穴的坡度、坡向、曲率和汇水面积等地形数据并分析了黄土洞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洞穴直径大多4 m。黄土洞穴在耕地上发育较少,多发育于牧草地区域流水汇聚的凹形坡,且在阴坡更为发育。同时,黄土洞穴坡度正切值范围集中于0.4~1.0,汇水面积一般不超过3 000 m~2。依托统计的坡度正切值与汇水面积数据绘制了黄土洞穴的侵蚀临界图并对比了黄土洞穴与浅沟、切沟的侵蚀临界。黄土洞穴的侵蚀临界边界分别为SA~(0.150)=0.368与SA~(0.135)=7.580,分布较广且覆盖了浅沟与切沟的侵蚀临界。浅沟、切沟的演化与黄土洞穴的发育有关,黄土洞穴通过连通与坍塌促进了浅沟、切沟的发育、转换与扩展,并因此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研究量化了黄土洞穴发育的分布特征,建立了黄土洞穴与浅沟、切沟的联系并深化了对黄土洞穴侵蚀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9.
异色瓢虫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 Matsumura)的捕食作用,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功能反应模型对异色瓢虫雌、雄成虫捕食豌豆修尾蚜的效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雄成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而在一定空间和相同比例猎物条件下,种内干扰会对异色瓢虫成虫捕食豌豆修尾蚜产生影响,此试验中干扰系数为1.09。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