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6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851篇
林业   548篇
农学   488篇
基础科学   351篇
  700篇
综合类   3907篇
农作物   682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1035篇
园艺   608篇
植物保护   30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21.
Stratospheric ozone (O3) depletion has led to increased terrestrial ultraviolet‐B (UV‐B) radiation (290–320 nm). Leaves exposed to this radiation produce UV‐absorbing compounds in the epidermal cells, which protect plants from UV‐B damage.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UV‐absorbing compounds in the UV‐B sensitivity of weeds (common chickweed (Stellaria media), downy brome (Bromus tectorum), green smartweed (Polygonum scabrum), redroot pigweed (Amaranthus retroflexus), spotted cat’s‐ear (Hypochoeris radicata), and stork’s‐bill (Erodium cicutarium)) seedlings were exposed to 0, 4 (field ambient), 7 (18% O3 depletion) and 11 (37% O3 depletion) kJ m?2 d?1 of biologically effective UV‐B radiation in a greenhouse. Ultraviolet‐absorbing compound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second true‐leaf (0.5 cm2 samples) with methanol : distilled water : HCl (79 : 20 : 1) in an 85°C water bath for 15 min, and the absorbance of the extracts measured at 300 nm. The shoot dry biomass was recorded to determine the susceptibility to UV‐B radiation. Common chickweed wa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green smartweed the least sensitive weed to UV‐B radiation. The latter accumulated more UV‐absorbing compounds and this accumulation occurred earlier compared with common chickweed. As UV‐BBE radiation levels increased from 0 to 11 kJ m?2 d?1, the green smartweed shoot biomass did not decline. However, the biomass of all five susceptible species declined despite an increase in the UV‐absorbing compounds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UV‐B radiation. Therefore, formation of a ‘UV‐screen’ in these species is not sufficient to fully prevent UV‐B damag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UV‐absorbing compounds in the six species was plotted against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UV‐B radiation, no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Thus, while the accumulation of UV‐absorbing compounds may be a major factor in the protection of certain species against UV‐B radiation and may offer some degree of defence in other species, it does not explain UV‐B susceptibility differences in weedy specie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22.
在江河源区披碱草Elymus natans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人工草地上研究了牦牛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均呈降低趋势,土壤容重、土壤坚实度呈增大趋势.相关分析表明, 放牧强度与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且土壤容重和坚实度均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23.
生长激素释放肽-6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物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LA-GA 8515)为载体,采用复乳-液中蒸发法制备含生长激素释放肽-6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试验评价载药微球的释药特征.结果得到收率、粒径大小和分布及含药量均满意的微球,其中包封率为100%,平均体积径为3.45μm,收率为79%.在37℃、pH7.0的生理等渗缓冲液中,首日释药19.19%,其后以平均日释药3.23%的速度释药25 d.小鼠肌肉注射微球30 d后,累积增重比注射生长激素释放肽-6、生理盐水分别高22.56%(P<0.05)和53.17%(P<0.01).结果表明,生长激素释放肽-6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有望发展成为新型长效制剂.  相似文献   
24.
增施CO_2对大棚不同辣椒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棚栽培的4个辣椒品种开展增施CO_2试验,结果表明,增施CO_2对不同辣椒品种的茎粗、开展指数、叶片指数及果实性状影响不明显,但株高、叶柄长和产量增加明显,4个辣椒品种增产幅度为10.62%~16.12%。  相似文献   
25.
戴世忠 《计算机与农业》2011,(11):131-133,135
根据汉字"形、音、义"的三个特点,采用字根与字母组合构图以及谐音组词的方式助记五笔字根,以使每个五笔字根都能与相应键位的英文字母建立直观、形象、易于联想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快速持久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26.
试验旨在对猪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 1,SENP1)基因CDS区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讨SENP1基因在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PK15细胞后的表达情况。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SENP1基因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13997974.2)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T/A克隆技术对猪SENP1基因CD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猪SENP1基因在JEV感染PK15细胞不同时间点(0、12、24、36、48 h)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猪SENP1基因CDS序列全长2 034 bp,共编码67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猪SENP1蛋白序列和山羊、犬、人、牛的相似性分别为94.8%、94.2%、93.9%和93.8%,说明在这些物种中SENP1的保守性较强;猪与犬的SENP1分子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猪SEN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6 825.76,等电点为8.53,体外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53.59,总平均亲水指数为-0.622。SENP1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ENP1蛋白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分别占31.31%、46.68%、16.25%和5.76%。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猪SENP1蛋白中存在8个α-螺旋区和7个β-转角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猪SENP1基因在JEV感染的PK15细胞中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其中在感染后48 h SENP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SENP1基因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
利用酒精、镊子对黑木耳耳片进行组织分离,方法方便、快捷,分离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28.
PEG引发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萌芽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水势的PEG-6000溶液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2)3h引发处理相对于其他引发时间处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能力,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常规生产上无籽西瓜浸种时间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的水肥混合特性,以流体力学中的两相流理论为基础,针对水肥混合过程中混合时间、混合区间长度、流速及管径对其混合效果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时间及混合区间长度越长有利于提高水肥混合效果及最终水肥混合均匀性;水肥流速比较低时管内水肥混合的均匀性较好,且水肥流速越大则其混合效果及均匀性越好;水肥流速较低时输水管及输肥管的管径比对水肥混合均匀性的影响较大,两者管径比越小则混合效果越好,随着流速的提高两者管径比对其混合效果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乡镇农业机械化进程逐年提高,相应地贫困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的地位也就愈加突出,对农机管理服务者的素质要求自然也是越来越高.但是现在贫困乡镇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