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林业   180篇
农学   209篇
基础科学   193篇
  163篇
综合类   1388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721篇
园艺   246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就需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当前农产品消费选择的趋向是追求更安全、高品质、有特色、更健康,文章分析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以及成因,并据此提出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强化信息服务、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来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和满足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研究氯化钙和草酸处理对香蕉果实抗冷性的影响,寻找更多减轻香蕉果实贮藏冷害的途径。以“威廉斯”香蕉为试材,经氯化钙和草酸处理后,在(8士0.5)℃条件下贮藏,分析冷藏期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钙和草酸处理能有效减轻香蕉果实的冷害症状,抑制MDA含量、细胞渗透率和H2O2含量的增加,促进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增强CAT、POD、SOD活性,从而提高采后香蕉果实的抗冷性,减轻低温冷害对香蕉果实的伤害。  相似文献   
53.
以"甜查理"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盛花后喷施不同浓度(0.0、2.5、5.0、10.0、20.0mg·L~(-1))CPPU溶液,研究了CPPU处理对成熟草莓残留量及草莓单果质量、糖、酸、维生素C、单宁、水解氨基酸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PPU后,草莓单果质量和固酸比均高于对照(CK),5.0mg·L~(-1) CPPU溶液处理时达到峰值;草莓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5.0mg·L~(-1)CPPU溶液处理达到最低值,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草莓可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低浓度CPPU处理(5.0mg·L~(-1)和2.5mg·L~(-1))会增加其含量,高浓度会降低其含量;单宁含量于5.0mg·L~(-1)处理达到最低值,其变化趋势与维生素C相反;水解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说明施用低浓度CPPU(不超过5.0mg·L~(-1))可以提高草莓果实的风味口感和部分营养品质,而高浓度会降低草莓果实的风味和品质;所有处理中仅有20.0mg·L~(-1)的CPPU处理有残留检出,且含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0.03mg·kg~(-1)(美国EPA),表明CPPU施用浓度低于20.0mg·L~(-1)处理草莓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4.
55.
本研究通过低氮压力选择,筛选出甘蔗氮高效种质,分析影响甘蔗氮高效的重要指标,为甘蔗氮高效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58份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苗期采用正常供氮(2 mmol/L N)和低氮(0.2 mmol/L N)处理,分析甘蔗植株形态、干重及氮素在各器官中累积分配的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58份种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低氮(0.2 mmol/L N)处理可以明显从植物形态区分不同种质的氮利用差异,58份种质低氮条件下的干重范围为0.64~14.75 g/株,氮累积量为5.53~63.00 mg/株,氮利用率范围为115.40~279.30 g/g。对低氮压力下甘蔗干重及氮累积等2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4个主要成分,总贡献率为92.35%。通过高、低氮条件下与氮利用效率有关的氮转移系数及基因潜力等19个指标分析后提取出5个主成分,总贡献率为82.21%。影响甘蔗氮高效的重要指标有甘蔗的干重(全株、叶、根)、氮累积量(全株、叶、茎)、氮利用率(全株、叶)、叶的相对氮利用率、茎的基因潜力、茎的相对干物质量和茎的相对氮累积量。经聚类分析后初步将58份甘蔗种质分为氮高效基因型、偏氮高效基因型、偏氮低效基因型和氮低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56.
57.
煤炭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中有离层的产生,而且离层的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正确掌握这一规律对合理进行离层带注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得出:上覆岩层中会同时存在多个离层,当岩层移动达到拐点即最大下沉速度时,离层迅速发育。在非充分或者极非充分采动条件下,覆岩内的离层会长期存在,注浆后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由于流变效应或采区周围采动影响引起的二次沉陷问题。  相似文献   
58.
马加亮 《兽医导刊》2020,(8):185-185
现阶段,在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中,猪呼吸道疫病已经发展为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其由病毒性、细菌性、霉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常混合感染发病,在猪群中的传播范围广泛,使生猪的正常发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其死亡率较高,不仅降低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潜在的经济风险。笔者通过分析病猪的发病情况,探讨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三明野生蕉(Musa itinerans)抗寒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三明野生蕉为材料,以不耐寒‘天宝蕉’(Musa acuminata‘Tianbaojiao’)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比二者的叶片组织结构和在4℃低温处理24 h前后的表型变化。同时,比较低温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的变化差异。【结果】三明野生蕉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更高。低温处理后,三明野生蕉叶片挺立、无损伤,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冷害对其光合系统损伤不明显;低温处理前后,三明野生蕉SOD、POD和PPO活性和Pro含量均显著高于‘天宝蕉’。低温会导致三明野生蕉P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而‘天宝蕉’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室温条件下,三明野生蕉CAT活性与‘天宝蕉’差异不大,低温处理后却显著高于‘天宝蕉’。【结论】三明野生蕉在低温处理前后的表型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不大,推测三明野生蕉抗寒特性与较高的CTR、抗氧化酶活性和Pr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0.
一、 背景分析 1、 花白鲢养殖模式分析 在华中区以草鱼养殖为主的养殖模式中,在确保合理的养殖模式下,花白鲢高产一直是养殖户追求的目标,咸宁渡普口区域亦是如此,通常每亩放养1-5两的花鲢50-60尾、白鲢40-50尾,起捕规格为4-5斤.该区域草鱼亩投喂量在0.2-0.5吨不等,主流花白鲢养殖模式中花鲢与白鲢数量比例为60:40或是50:50,部分养殖水平较高的客户花白鲢密度在此基础上每亩多20-50尾不等,该区域花白鲢起捕时间一般为冬至开始起捕,产量在400-500斤/亩,部分水平较高的客户可以达到6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