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71.
文章从农业科学技术的角度,对近几年在农作物生产与栽培体制上所取得的进步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高产作物的总体概况、农业技术原理、关键技术与技术集成、技术成果的生产与应用,并对今后的农作物栽培及农业科研的耕作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2.
苹果树修剪掉的枝条是果园最常见的废弃物,探究苹果废枝与有机肥配用直接还田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提高果园废弃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云南昭通高原苹果产区,以14年生乔砧(八楞海棠)红富士苹果树为对象,将冬季修剪下的无病虫害废枝与有机肥进行配施处理,连续2年开展了定点试验,研究其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仅施化肥)相比,在施化肥的基础上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后,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主要养分含量,配施处理L5(化肥+苹果废枝10 kg/株+有机肥60 kg/株)和L6(化肥+苹果废枝10 kg/株+有机肥70 kg/株)对果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更明显,且L5和L6之间差异性不显著;2)与对照相比,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普遍提高了单果质量、单株结果量和单株产量,2年均是L5和L6的提高量较大;3)与对照相比,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2年均是L5和L6的效果较好。苹果园配施苹果废枝与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果实产量及品质均有明显作用,以L5处理方案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3.
选取海泡石、石灰、铁改性木本泥炭和弱碱性生物有机肥等4种钝化剂为材料,研究其对镉(Cd)污染稻田土壤原位修复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钝化剂均能提升土壤pH和水稻产量,降低土壤中Cd生物有效性和糙米Cd含量,且糙米Cd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值(Cd≤0.2 mg/kg)。施用1 500 kg/hm2弱碱性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对土壤pH提升效果最好,从6.07提升至7.00,增幅为13.2%;施用2 500 kg/hm2铁改性木本泥炭的处理,土壤有效态Cd和糙米Cd含量降幅最大,分别从0.538 mg/kg和0.260 mg/kg下降至0.232 mg/kg和0.076 mg/kg,分别下降了56.8%和70.8%。施用1 500 kg/hm2弱碱性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增产水稻效果最好,增幅为6.4%。施用4种钝化剂后,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施用1 200 kg/hm2生石灰处理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提升效果最好;施用2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74.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过量的磷酸盐为目的,该研究将研究利用艾草生物质与镧溶液共生共热的方法制成具有大量纳米级碳酸氧镧突起的镧基复合生物炭材料,研究了材料投加量、初始磷酸盐浓度、吸附时间、初始溶液pH值和共存离子对其吸附磷酸盐性能的影响及饱和磷吸附镧基复合生物炭材料(La-CB2-P)对生菜种子发芽率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a-CB2最佳投加量为1 g/L,最佳吸附温度为25 ℃,对磷酸盐的吸附主要为多分子层吸附,Langmuir模型模拟最大吸附容量为126.82 mg/g,并在12h内达到吸附平衡,酸性至中性水环境中La-CB2吸附性能更优,并对碱性水环境的pH值具有缓冲作用,在pH值为3时La3+浸出率为7.66%,其他pH值条件下仅为0.029%左右,在磷吸附过程中La-CB2的DOC溶出量随着初始溶液pH值的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多种共存阴离子中对磷酸盐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水体中的腐殖酸会大幅度降低La-CB2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饱和磷吸附镧基复合生物炭材料(La-CB2-P)能够作为磷缓释肥显著促进生菜发芽,对La-CB2在富营养水体的磷吸附及资源回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5.
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时期,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效益和高品质产品为基础,多种维度协同促进发展。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2011—2020年的贵州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通过TOPSIS法计算其最优解和最劣解,得出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正逐年稳步向前推进;还计算其综合指数,得出2011—2013年,绿色生态维度是主导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2014—2020年,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第一动力的主导因素正逐渐显著。最后为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加大农业科技公司与农业产业的合作;吸引更多人才到农业部门;模仿及自行开展农业创新,促进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6.
177.
AP2/ERF (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参与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等多种生物学进程。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逆境的影响。目前研究发现AP2/ERF转录因子在水稻逆境应答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水稻AP2/ERF转录因子的分类和结构,并梳理了不同亚家族的AP2/ERF转录因子响应病害、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进展,为深入阐释水稻AP2/ERF转录因子调控逆境应答的分子网络及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通过2年大田试验,比较武运粳8号(WYJ8.dep1)与导入DEP1的武运粳8号互补系(WYJ8-CP)的产量和稻米品质,研究氮肥水平和密度与DEP1/lep1基因对高产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少氮肥供应的情况下WYJ8-CP的产量高于WYJ8,后者更耐受高氮肥水平.在低氮肥条件下提高移栽密度有助于获得更高的产量,但WYJ8的响应范围较WYJ8-CP窄.氮肥水平增加后.WYJ8和WYJ8-CP的加T品质响应差异不大.WYJ8-CP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与WYJ8差别不大,但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显著低于WYJ8,其蒸煮食味品质有所提高.这一研究说明在低氮肥水平下,育成品种中利用DEP1基因有助于提升产量和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79.
选择黄河三角洲代表区域垦利区和无棣县,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得到的土壤表层水盐数据,按照季节、植被类型、与渤海距离进行归类,利用经典统计分析、耦合度模型、缓冲区分析、Origin三维关系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土壤表层(0—15 cm)水盐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总体较高,含盐量以中度盐渍化为主,垦利土壤表层水盐含量整体高于无棣;不同季节土壤含水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土壤含盐量排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耦合度关系比较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排序为荒草地>光板地>耕地>林地,土壤含盐量排序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耦合度关系比较为光板地>荒草地>耕地>林地;由近海到内陆,研究区土壤表层含水量、含盐量以及水盐耦合度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其中无棣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垦利土壤含盐量在距海40~50 km处上升,土壤含水量在距海30~40 km处明显上升,表层水盐耦合度也有所提高。研究结果为黄三角濒海区土壤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0.
以中国知网1985—2022年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对数据可视化处理进行了共现词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以了解近年来天然林防火热点主题。结果显示:1)发文趋势在天然林保护1期和2期初期均出现小高峰,于2020年达到峰值;2)学术界主要侧重于天然林资源保护领域中多地区及单位的防火、护林、执法、补助等问题的对策研究;3)近年来天然林防火的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以下2点的现状、建议、成效方面的研究:一是天然林保护区,二是天然林保护区中开展林果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4)以2011年分割关键词突现结果可知,天然林保护工程1期的森林防火研究主题侧重于对具体防火方法的研究,而天然林保护工程2期及以后的研究主题侧重于对森林管护等方面现状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