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11.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糖水染色樱桃罐头中胭脂红、诱惑红、赤藓红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该方法条件下,胭脂红、诱惑红、赤藓红在0.4~10.0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15~0.30mg,kg,在2.0、10.0mg/kg 2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1%~9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3.3%,该方法的前处理简单、方便、回收率高、精密度良好,可用于糖水染色樱桃罐头中色素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12.
小麦分蘖性状是重要的株型性状,决定小麦的最终产量。对小麦分蘖性状进行遗传研究,挖掘调控小麦分蘖性状的重要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有助于了解小麦分蘖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及培育高产小麦新品种。本文针对目前小麦分蘖性状遗传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对已定位到的、参与调控小麦分蘖数目和分蘖角度的重要QTL位点进行分析,并对部分已经克隆的分蘖性状相关基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阐述,以期为小麦分蘖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分子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3.
吴迪  陈悦 《北方蚕业》2012,33(3):41-42
介绍了柞蚕良种繁育"手感—目测"法选蛾的基本操作,提出了优劣雌蛾的标准和评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不同细胞质高粱柱头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细胞质高粱柱头生活力的研究陈悦孙贵荒石玉学丛秀艳(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在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中,亲本之一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大小和生活持续时间的长短,对高梁制种产量及花期调节有直接关系。有人对不同不育系(相同细胞质,不同核背景)的柱头生活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5.
高粱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研究孙贵荒陈悦丛秀艳(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近年来,对高粱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变异的研究较多,但一般都是用遗传相关系数来探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国内有关学者根据遗传相关信息及其可加性原理提...  相似文献   
116.
117.
部分高粱转换系与不同高梁细胞质的育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悦 Mill.  FR 《作物学报》1995,21(3):281-288
利用部分高梁转换系与具相同核背景不同细胞质的高梁不育系杂交,调查F1代植株花粉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4种细胞质之间育性反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A1与A2型细胞质之间差异较小,A1、A2与A3、A4型之间差异较大,A1和A2型细胞质与部分高梁转换系杂交F1代的自交结实率之间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准。A2、A3型细胞质对部分高梁转换系杂交A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与A1型对这些性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A2型  相似文献   
118.
对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高粱种质资源的22个性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抗丝黑穗病、抗蚜、抗旱、抗叶病、抗倒伏等综合抗性表现普遍较好。国外不育系与中国恢复系组配的杂交种产量性状表现较好,杂种优势强,有些甚至可以直接应用。非迈罗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引入,扩大了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遗传多样性。A3、A4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可改变不育系选育程序并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9.
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生物量及对土壤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进行生物量测定及对土壤影响分析结果表明:6年生尾叶桉无性系MLA与厚荚相思行间混交林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比纯林提高36.6%以上,行间混交的MLA单株叶量、细根分别比纯林MLA提高38.4%、82.8%;带状混交林分叶量比纯林提高4.9倍,带状混交的MLA单株叶量、细根分别比纯林提高19.5%、4.7%。4年生时混交林凋落物干重比纯林提高31%以上,0——30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钾分别比纯林提高17.2%、26.9%、19.3%。  相似文献   
120.
陈悦  曹嘉颖 《杂粮作物》1998,18(4):9-12
研究了高粱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情况和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不同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受不同的显性主效单基因控制,任何一对显性主效单基因都不能同时恢复2个或2个以上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