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9种农药对荔蝽菌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常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对荔枝蝽寄生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nyceslilacinus)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瑞毒霉素、甲基手托布津、霸螨灵等药剂对荔蝽菌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杀虫双、敌杀死抑制作用最弱;多菌灵、氧化乐果、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抑制作用居中。  相似文献   
12.
烟田重要杂草不同生活阶段的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研究了烟田重要杂草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和莎草的萌发生长与出草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从吸胀到露白,萌发与出草阶段稗草,两栖蓼,马唐,雀舌草,莎草的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分别为6.05,3.50.1.49,3.65,3.93度与42.34,53.13,125.96,47.69,78.29日度,7.73,8.23,6.78,7.86,7,86,7.86度与46.01,46.96,56.97,39.72,39.07日度,7.49,6.52,6.70,6.83,6.96度与50.18,57.31,77.92,60.20,51.91日度。  相似文献   
13.
从可持续植物保护理念看自然与人文的共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植物保护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其内涵的辩证思维、生态理念以及多样性、非线性、有限性等对人文和社会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蛋白饵剂中总游离糖的含量,采用酸水解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糖类水解酸浓度、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本试验范围内,最佳水解条件为酸(盐酸)浓度2.5 mol/L,温度为95℃,时间为3h.水解酸(盐酸)浓度对糖类的水解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桔小实蝇对不同水果及挥发性化合物行为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蓉  季清娥  陈家骅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1):2267-2271
为了解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对不同水果及挥发性化合物的行为反应,以未交配的和已交配的桔小实蝇雌雄成虫为试虫,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其对10种果实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对于同种水果,雌虫比雄虫反应明显,未交配成虫比已交配的成虫反应明显。同时利用触角电位技术测定桔小实蝇对其寄主挥发性物质中常见的10种组分的反应。结果表明,对同种物质,雄成虫交配前触角电位反应值均显著大于交配后触角电位反应值。在交配前雄虫比雌虫的触角电位反应值大,对多数挥发物组分,在交配后雌虫触角电位反应值比雄虫的大。  相似文献   
16.
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Ashmead))是重要的橘小实蝇寄生蜂。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对两种寄生蜂触角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两种寄生蜂的触角外观形态和所含感器大致相同,但由于两种寄生蜂分别寄生橘小实蝇不同的生育阶段,触角感器的形态和分布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对斑翅果蝇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基因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跨膜结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亲疏水性、蛋白功能、二级和三级结构及同源进化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斑翅果蝇Orco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48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4 271.14 u,等电点为8.69.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其他细胞器,不属于分泌蛋白;无信号肽序列,有7个跨膜结构和1个Pfam 7tm_6的结构域;Orco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0.21%,直链延伸占20.16%,β转角占8.64%,无规则卷曲占20.99%;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缠绕折叠形成.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啤酒废酵母酶解液7种挥发性成分(3-甲基-1-丁醇、苯甲醛、乙酸辛酯、乙酸苯乙酯、辛酸乙酯、苯乙腈和苯乙醇)及其混合物对不同发育期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显示,乙酸辛酯、乙酸苯乙酯和辛酸乙酯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引诱作用显著;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200μL·m L-1乙酸辛酯、200μL·m L-1乙酸苯乙酯和100μL·m L-1辛酸乙酯的混合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达到88.6%.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的老熟幼虫、不同日龄的蛹(1 d、5 d、9 d)以及不同日龄成蜂(1 d、7 d、14 d、21 d)的过冷却点和结结冰点,结果显示阿里山潜蝇茧蜂5 d龄蛹的过冷却和结结冰点最低,而老熟幼虫最高,且老熟幼虫的SCP、FP值变化幅度均最窄;不同日龄雌雄成蜂的过冷却点和结结冰点均是7 d龄最低,21 d龄最高;相同日龄,雌蜂的过冷却点和结结冰点均低于雄蜂。  相似文献   
20.
对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和福建7个不同地区的野生雄虫共37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进行了部分序列测定。在获得的650bp序列中,共有72个变异位点、32个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3种;对所有单倍型聚类分析发现,单倍型在系统树中的分布散乱,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族群;结合遗传变异指数(Fst)和净遗传距离(Da)分析认为橘小实蝇不育雄虫与野生虫源间、不同来源的野生虫源间已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较低。研究认为应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橘小实蝇,在饲养过程中需针对不同防治区引进野生虫源复壮,以确保不育雄虫和野生虫源相匹配,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