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平顺县北社乡晚秋农田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1月中旬,以铗捕和笼捕捕获实物标本为依据,在长治市潞城、壶关、平顺3县交界的平顺县北社乡,对坡地和沟川地2种不同类型农田的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捕获5种鼠类,隶属3科4属,其中,古北界的种类4种,占80%;东洋界的种类1种,占20%。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鼠科的大林姬鼠只分布于坡地类型区,且数量较少,只占总数的6.72%和10.28%;数量最多的鼠类是鼠科的社鼠,占总数的40.71%,多在坡地活动;仓鼠科的大仓鼠和鼠科的黑线姬鼠则多在沟川地活动,在坡地分布较少,这2种鼠分别占捕获鼠总数的23.72%和18.58%。坡地类型区鼠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沟川地。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江西农田鼠情,2011年4月2~7日在江西省选择5个地区,每个地区各选1个县(区、市)确定1个村作为调查点,采用夹夜法对害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农田以黑线姬鼠和黄毛鼠为主要害鼠,各占66.96%和26.56%;鼠密度平均为4.85%。密度最高的是新余市渝水区,为11.97%,最低的是抚州南城县,为2.48%;新余市的渝水区、赣州市的兴国县和景德镇市的乐平市需要对农田害鼠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为估算农田害鼠对作物的为害损失量,使用无人机拍摄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为害的22块马铃薯样地正射影像图,首先目视解译标定各样地为害区域,计算为害率,并据此划分各样地鼠害为害等级;随后运用基于规则的特征提取法和监督分类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和神经网络分类法)对各样地裸地和植被进行分类,结合对照区裸地率计算各样地的鼠害为害裸地率;通过构建鼠害为害裸地率与马铃薯产量的线性关系模型来评估不同分类法获得的鼠害为害裸地率的精确性;用拟合度最好的线性关系模型估算无鼠害及当前鼠害水平下的马铃薯产量,最终计算全部样地鼠害造成的马铃薯损失量。结果表明,基于规则的特征提取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和神经网络分类法的地物分类精度分别为71.46%、99.33%和98.84%,3种分类方法获得的样地鼠害为害裸地率与马铃薯实际产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但神经网络分类获得的结果拟合度最好,R2为0.558。利用该方法估算的甘肃鼢鼠造成的马铃薯产量损失量为7 032.75 kg/hm2。  相似文献   
44.
<正>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特别是农作物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发生严重的国家,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多,危害重。1990年以来,粮食作物病虫明显上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病虫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大。农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5.
为确定适于防治南疆农区鼠害的抗凝血类杀鼠剂, 在喀什地区疏勒县采用夹捕法、食饵法、粉迹法评估了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的防治效果, 并采用灌胃法给药测试3种杀鼠剂对家鸡Gallus domestiaus和鸽子Columba livia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连续投放毒饵10 d后, 与溴敌隆防治区相比, 杀鼠醚防治区的阳性粉块和无毒小麦取食量的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 但无毒小麦取食量下降的农户比例更高;且防治后褐家鼠比例更低, 防治期间毒饵消耗量更高。连续单独投放溴敌隆30 d的灭鼠效果可达90.9%, 但10 d溴敌隆与20 d溴鼠灵联合防治防效仅为65.9%。灌胃法测试表明, 对当地家禽类的毒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杀鼠醚、溴敌隆和溴鼠灵。因此, 建议优选毒性较低的杀鼠醚或溴敌隆用于南疆农区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46.
遥感技术麦蚜监测应用研究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产量损失8%以上.为了有效地控制麦蚜虫的为害,及时、准确发布麦蚜虫发生预报是开展防治的基础.遥感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麦蚜测报的手段,提高麦蚜预报的时效性.应用遥感监测农业病虫害是当前世界采用的最先进手段,在农作物遭受病虫为害早期就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探测到,从而解决了农作物病虫害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的问题.遥感监测病虫害的依据是基于植物受到病虫侵扰时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绿叶中细胞活性、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反映在农作物对光谱特性的差异,突出表现为0.6~0.9μm(红色区)和0.72~0.90μm(红外区)两个波段的反射率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麦蚜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遥感技术原理,对卫星遥感与四波段野外辐射计(EXOTECH-100美国)在麦蚜灾害监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四波段野外辐射计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波段野外辐射计EXOTECH-100进行改造,自制了病虫害监测仪,在麦蚜灾害遥感监测中成功使用,提高监测效率和测量的准确率。卫星遥感由于成本高、可用数据有限,不便于在麦蚜灾害监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48.
剧毒鼠药是指国家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毒鼠强 (又名没鼠命、四二四 )、毒鼠硅及目前已停止使用的亚砷酸 (吡霜、白砒 )、安妥、灭鼠优、灭鼠安、红海葱、士的年 (马钱子碱、番木鳖碱 )等灭鼠药。这类灭鼠药的共同特点是 :毒性大、毒力强 ,进入人畜体内后作用迅速 (几分钟至数小时 ) ,中毒症状剧烈 ,动物表现为惊叫 ;人表现为上腹不适 ,出现幻觉、恍惚、神志不清 ,头昏、头痛、恶心、呕吐 ,惊厥、抽搐反复发作。被氟乙酰胺等氟化物毒死的老鼠 ,因绝大部分毒物未分解、被猫、黄鼠狼、狗、蛇、猛禽等其它食肉动物吞食后还…  相似文献   
49.
围栏陷阱(trap-barrier system,TBS)技术自2008年起在我国许多省市进行应用性试验和推广,已有的研究多是注重防治效果,虽有多位作者设想该技术还可用于鼠情监测,但尚少见针对性试验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为研究直线形围栏陷阱系统(linear trap-barrier system,L-TBS)用于农田鼠情监测的科学依据,探索L-TBS所获鼠情资料与常规性夹夜法的对应关系,2015年5—10月在新疆博乐市玉米地进行了两种方法监测效果的对比试验。通过同一区域、不同地点、操作方式一致的3组重复试验,L-TBS监测的农田害鼠种类、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特征,皆与夹夜法结果吻合:鼠种组成百分比卡方检验,小家鼠x~2=1.50,灰仓鼠x~2=0.54,均小于X20.01;两种方法的繁殖特征相关性检测,性比r=0.710 0,怀孕率r=0.926 8,睾丸下降率r=0.869 2,繁殖指数r=0.940 0,均显著正相关。而L-TBS因能捕获幼体而更全面反映种群年龄结构;L-TBS还能捕获夹夜法难以捕获的鼩鼱,可用于防疫监测。由L-TBS法(X)与夹夜法(Y)获得的优势种小家鼠捕获率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y=0.143 1+0.146 5x(d.f.=42,r=0.707 7,P=0.000 0),展示了其与夹夜法的关联性。研究证明:在6.67 hm2农田边设置60 m长的L-TBS可以达到鼠害防治与监测的目的,比常规夹夜法具更省工、省力、安全,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而L-TBS比矩形TBS更便于机械化农事操作,适于农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应用胴体重鉴定高山姬鼠种群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8~2010年贵州省大方县捕获的285只高山姬鼠(雌鼠138只,雄鼠147只)胴体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胴体重为(16.29±3.41)g.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高山姬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胴体重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