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沙漠珍宝──罗布麻王晓春罗布麻又名牛茶、野茶,野麻、奶子草等,为夹竹桃科半灌木。它不仅是一种治沙造林和改造盐碱地的优良植物,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我国天然罗布麻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途广阔。罗布麻全株含粘稠乳汁,根粗壮,长达3米,叶对生,有时互生...  相似文献   
82.
龙牧3号分蘖型高产青贮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牧3号分蘖型高产青贮玉米是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经5年选育而成的。多数生物性状、营养指标及产量高于单茎玉米龙牧1号及白鹤玉米。适于我省中、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3.
我国柿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是柿原产地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丰富。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和经济寿命长等优点 ,是开发山、滩和田旁的优良经济树种。数十年来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柿的引选种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为柿的良种化栽培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 ,综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在柿繁殖技术方面的主要进展 ,以期对生产、科研、教学工作者有所裨益。1 柿砧木资源特性及分布利用(1 )君迁子 Diospyroslotus L.,又名黑柿、软枣 ,是我国北方常用的砧木。根系发达 ,耐寒、耐旱、耐瘠薄 ,嫁接亲和力强 ,成活率高 ,寿命长。(2 )野柿 Diosp…  相似文献   
84.
牛蹄病综合防治措施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畜繁育中心奶牛场、种公牛队、金积镇部分户养奶牛,应用牛蹄病综合防治措施两年,蹄病发病率由74.3%、78.1%和54.8%降至4.7%、0和3%。死淘率由27.6%、100%和46.6%降至3.4%、0、0。对严重变形蹄进行矫正修蹄,修蹄一周后一个月比修蹄前一个月奶产量增加1.27-1.9kg和1.4-2.1kg;种公牛修蹄一周后比修蹄前一周采精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均提高。  相似文献   
85.
饲用玉米新品种中玉15号产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社平  王晓春  李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73-6073,6077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饲用玉米新品种中玉15号的增产潜力。[方法]在张家口地区进行试验,从播期、密度、氮肥用量3种因素入手,研究了它们对中玉1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3种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密度>氮肥水平>播期。随着播期的延迟,中玉15号生育期缩短,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中玉15号最适密度为54000株/hm2,最佳施氮量是90~180kg/hm2。[结论]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和施肥量可以提高产量。该研究为饲用玉米大面积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2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连续4年(2015-2018年)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草产量比较,探究苜蓿农艺性状与草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宜宁夏灌区种植的苜蓿高产品种。结果表明,株高与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54;分枝数、茎粗、叶片数、节间距、叶宽、鲜干比、叶茎比与干草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0.264、0.284、-0.064、0.344、-0.110和0.153,相关性较低且不显著(P>0.05)。株高可作为苜蓿草产量预测评价指标,国外品种WL354、康赛、标靶、岩石、挑战者、大银河和WL343在4年中干草产量突出,达80 000kg/hm2以上,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7.
齐泰高速公路位于松嫩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耐旱护坡植物的选择对防止公路边坡水土流失,增强路基稳定性及公路周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2年龄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干旱棚控水法,对灌木进行5个水分梯度处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极重度胁迫)21 d后,测定灌木叶片的电导率、叶绿素(Chl)总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以及脯氨酸(Pro)含量,探讨3种植物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3种灌木叶片的Pro含量、膜质透性(RPP)呈上升趋势;叶片的Chl总量、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紫穗槐和小叶锦鸡儿的叶片MDA含量和SS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柽柳叶片MDA和SS含量呈上升趋势。通过隶属度函数得出3种灌木对干旱胁迫适应程度由高至低为紫穗槐>小叶锦鸡儿>柽柳。紫穗槐适宜种植在轻度干旱和极重度干旱边坡,柽柳适宜种植在中度干旱边坡,小叶锦鸡儿适宜种植在重度干旱边坡。  相似文献   
88.
以蚕豆尖为材料,利用微核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浓度杏鲍菇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试验浓度的杏鲍菇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畸变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9.
大豆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大豆再生与遗传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再生率和转化率仍然很低,是公认的难转化作物.从大豆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两个方面阐述其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转化中遇到的植株再生频率低和转化率低或得不到转化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0.
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林冠干扰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小兴安岭凉水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 运用样方法和树木年代学方法, 调查了样地中6hm2典型阔叶红松林内扩展林窗(≥50m2)特征, 分析了小兴安岭典型阔叶红松林林冠干扰特征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林窗平均密度为7.67个/hm2, 平均产生速率为0.08个/(hm2·a), 干扰频率为0.42%/a, 干扰周转期约240年。林窗形成树种主要是红松(50.22%)、臭冷杉(9.78%)、枫桦(7.78%)以及腐烂程度较严重而无法判别的树种(10.44%), 死亡方式主要为干基折断(54.9%)。林窗由多种死亡方式共同形成, 3种以上形成方式占70.83%。每个林窗形成木平均为9.38 株, 且腐烂等级较高。小径级木是林窗形成的受害者, 而不是贡献者; 针叶树对林窗形成的贡献远大于阔叶树。林窗边缘木平均胸径为46.68cm, 平均树高23.6m, 以红松为主(63.08%)。边缘木中臭冷杉生长最快, 红皮云杉和色木槭生长最慢。不同等级林窗内形成木和边缘木的种类和组成相似, 林窗形成木界定标准对判定林窗形成方式影响很大。综合多种方法调查大、中型林窗及大径级形成木, 可提高林窗干扰历史重建及成因判定的准确性。此外, 利用分层解析法可将发生过2次或多次干扰的大、中型林窗形成与发展过程动态解析, 这对理解林窗干扰动态及森林群落演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