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45篇
  2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武空  王姣 《农业机械》2012,(29):24-26
在2012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一台橘黄色的机器——保东牌4YZ-1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以下简称"4YZ-1"),在众多大型机具林立之下反而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相比于三行四行甚至更大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这台由石家庄保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小家伙显得卓而不群。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身形虽小,却起到了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建立异噁唑草酮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乙酸(55∶45,V/V)为流动相,应用C18色谱柱和SPD-M20A PDA检测器分析异噁唑草酮的含量。[结果]该色谱分析条件下异噁唑草酮的标准偏差为0.008,变异系数为0.09%,回收率为104%。[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定性、定量分析异噁唑草酮原药。  相似文献   
113.
蔬菜中毒死蜱·三唑磷残留检测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可靠地检测蔬菜中毒死蜱、三唑磷残留,采用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每7 d对同一质量浓度质控样品平行测定2~3次,统计20组有效数据,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得出上下控制限、警告限和辅助线,绘制出由实验室人员检测技术水平、试剂、设备、分析方法和环境因素条件下的质量控制图。该质量控制图不仅可用于实际检测过程中对检测结果进行监控,还可为实验室人员技术能力确认、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等分析质量控制行为提供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4.
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田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研究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磷肥种类为锌腐酸磷酸二铵和普通磷酸二铵;氮肥种类为锌腐酸尿素和普通尿素;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处理的拔节期总茎数和单株茎数均较高;底施普通尿素和磷酸二铵,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产量最高,达6 730.5 kg/hm~2。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追施普通尿素,增产主要与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有关;底施锌腐酸尿素和锌腐酸磷酸二铵,追施锌腐酸尿素的小麦籽粒品质指标最高,拔节期追施锌腐酸尿素的提质效果优于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本文拓宽了宁夏小麦遗传基础为育种提供优异资源。【方法】以外引和宁夏自育的81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借助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手段,对不同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部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成株期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1)依变异系数大小,9个农艺性状依次为有效穗(14.77%)﹥穗粒重(14.41%)﹥穗粒数(8.94%)﹥穗下茎长(7.03%)﹥结实数(5.69%)﹥小穗数(5.03%)﹥穗长(4.98%)﹥株高(3.21%)﹥千粒重(0.65%);(2)过多的有效穗不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经济系数,穗长越长有利于增多穗粒数和提高粒重,较多小穗数有利于提高单株粒数和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在距离为21.83时,将81份种质分为7个类群,第Ⅰ类群材料平均有效穗最多(6.83±1.986)个,第Ⅱ类群材料平均株高最矮(83.94±13.42)cm,第Ⅲ类群材料穗下茎节最长(51.50±0.500)cm,第Ⅵ类群材料的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均最高[分别为(11.00±2.370)cm、(61.00±4.359)粒、(2.69±0.303)g、(44.13±0.006)g、0.533],第Ⅶ类群材料的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最多[分别为(24.33±1.528)、(23.33±1.528)个];(4)9个白粉病抗性基因标记引物,检测到携带1、2、3、4个基因标记的材料分别为11、23、38和5份。【结论】总体上,地方和农家品种平均有效穗最多,自育和外引种质平均株高最矮,而唯有外引种质携带有Pm~21基因,携带Pm6和Pm~21基因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6.
不同pH对烟草抗青枯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病害,随着烟草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根茎病害发生严重。基于RT-PCR技术,探究在不同酸碱度(pH)下烟草对青枯菌侵染的响应以及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试验设置pH分别为3.5、4.5、5.5、6.5和7.5五个处理,选用基于烟草抗青枯病转录组测序筛选出的4个特异性抗病基因:E3ligase、NtACC Oxidase、Thaumatin和NtPR 1a/c,对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及青枯病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量在pH为6.5时显著提高,且表达量最高,各基因转录表达均与其他处理达到显著差异,与pH 3.5相比,分别上调了19.12、7.29、21.04和18.34倍。接菌后3 d,烟草根部的表达量在pH 5.5处理时达到最高。pH 5.5和6.5是烟草抗性基因最佳表达的酸碱度环境,烟草能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免疫力,抑制、延缓青枯病的发生。因此,连作烟田、土壤酸化严重、土传病害严重地区,要加强酸化改良剂的应用,调控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17.
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期对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中筋小麦"临优2018"籽粒灌浆进程中粒重、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并探明了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优质小麦灌浆进程及蛋白质含量符合一元三次方程,分别呈"慢 -快 -慢"的"S"型和"高 -低 - 高"的"V"型变化;开花后23 d蛋白质含量最低;蛋白质产量随灌浆进程呈持续上升趋势.随播期推迟,优质小麦最大粒重、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及起始生长势提高,灌浆持续期和有效灌浆持续期延长,旗叶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以10月9日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速率与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临优145"有效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临优2018"有效灌浆持续期与千粒重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8.
基因型和播期对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球温度升高的气候条件下,针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研究其适宜播期,对优质小麦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采取田间试验,研究了基因型和播期对3种基因型优质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各生育期持续时间有明显影响,但抽穗期最多相差2d,成熟期不超过1d,适期播种,有利于优质小麦分蘖的发生、穗分化发育、干物质积累及安全越冬;在同一产量水平,2个可控因素对优质小麦产量影响的作用力为播期>基因型,适期播种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的个体特征、群体质量,达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合理,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19.
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肥料配比试验,研究了氮、磷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配施使优质强筋小麦增产幅度为21.3%~37.9%,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分别提高0.8%~5.3%和2.8%~16.7%,对沉降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0.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1、波萨白F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 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2各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P<0.05);波萨白F2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萨白F1,萨白F1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波萨白F2、萨白F1各日龄体尺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羊的体尺数据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该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体尺等早期生长发育性状,为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用品种(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