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3篇
  4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油菜在冬季往往会形成大量"红叶苗",其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是: 缺氮:植株矮小,新叶出生慢,叶片少而小,呈黄绿色至黄色,叶缘呈红色.防治措施:每亩追尿素8至10千克或碳铵20至30千克,或者用750至1000千克人粪尿对水浇施;后期缺氮,用1%~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52.
<正>云南省洱源县历史上是牛巴氏杆菌病(牛出败)疫区,多数镇乡历史上都曾发生过牛巴氏杆菌病,部分偏远山区水、黄牛至今仍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呈暴发性流行。但坝区奶牛巴氏杆菌病已十分罕见,已多年没有奶牛巴  相似文献   
153.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3左右,但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节水潜力十分巨大。为此,下面介绍几种节约灌溉用水的小招数。  相似文献   
154.
茶褐蓑蛾(MahasenacolonaSonan)属鳞翅目蓑蛾科,主要危害茶树,亦可危害榆树、杏树、剌槐、杨树、葡萄等其它树木。该虫在山东省临沂市的河东、兰山、临沐、莒南及日照市的东港区、莒县等地发生普遍。在茶树上危害,主要取食叶片,及茶枝上的表皮、...  相似文献   
155.
南美斑潜蝇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南美斑潜蝇已成为贵阳市蔬菜上的主要害虫。通过在3个县(区、市)进行定点系统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活产性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在贵阳无滞育现象,可周年危害,危害盛期在4-11月;温暖多湿利于发生,当气温在10℃以上时,田间虫情消长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随气候的变化,每年形成2-3个危害高峰期。并发现斑潜蝇茧蜂等2种天敌。防治应以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农业防治与适时化学防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6.
小麦种子包衣剂增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站引进北京农业大学生产的北农17号小麦种子包衣剂(以下简称北京剂)和本省大通县生产的小麦种子衣包剂(以下简称大通剂)两种,均以药种比1:60拌种,试验结果表明:北京剂拌种防治病虫害和增产效果的优于大通剂。  相似文献   
157.
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调查大豆重迎茬现象较严重,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重迎茬大豆植株表现生长迟缓、矮小、叶色变黄,夹少、粒少;病虫害及恶性杂草危害较重,通过多年实践,我们摸索出解决大豆重迎茬减产的技术对策,对大豆减产、提质、增效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8.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159.
文章阐述了在武川县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进行植树造林 ,其树种的选择和布局。  相似文献   
160.
【目的】研究掌握木毒蛾在广西荔枝上的发生危害规律,筛选出高效的防治药剂,为木毒蛾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室内继代饲养观察及田间调查相结合,掌握木毒蛾的生育历期;2)采用喷雾法对木毒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1)木毒蛾在广西的发生代数为一年一代,幼虫期7龄,幼虫期50-60天,以幼虫在卵壳内越冬。2)试验结果表明,施药24h后, 20%甲氰菊酯EC、2.5%敌杀死EC、4.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对木毒蛾的防效>90%,100克/升联苯菊酯EC、10%除尽SC的防效>80%,40%辛硫磷EC、480克/升毒死蜱EC60克/升乙基多杀霉素SC<80%。【结论】20%甲氰菊酯EC、2.5%敌杀死EC、4.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可做为荔枝木毒蛾暴发时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