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世界粮食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王东阳目前,粮食生产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占世界人口约3/4的发展中地区,粮食生产不足,这些地区的国家不仅缺少资金进口粮食,更无力储备,一遇灾荒,缺粮立即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举步不前,政治上动荡不安;另一方面,拥有农业资源丰...  相似文献   
12.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北京100081)王东阳姜洁吴永常“九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间,新的形势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对种子有一个大的改良和更新。为了明晰发达国家良种的增产作用,分析我国主要农作物应用良种对产量增长的贡献,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楼层分布比较密集,发生火灾时外部消防救援能力有限,而且由于防盗网的存在大幅影响了消防人员的营救行动。笔者设计的多驱动火灾逃生装置,它既可以实现多人同时逃生,也能结合防盗网多次重复使用,且使用者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新型火灾逃生装置解决了传统火灾逃生装置局限性大、安全性低的弊端,并与防盗装置进行较好结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当代高新技术建设与农业跨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并付诸行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试点示范遍布全国,成效显著。在实践中,生态农业不仅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形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环境友好型清洁产品的科学模式。在汲取现代生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定位、适度经营规模、生态品牌创建、发展绿色科技、培育生态文化和人力资源资本形成等六个方面,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设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东阳  蔡传康  闫汝东  冯志彬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10-1911,1914
[目的]优化L-色氨酸发酵培养基。[方法]以大肠杆菌TRJH0709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L-色氨酸合成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结果]L-色氨酸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硫酸铵15.0 g/L、酵母粉1.5 g/L和柠檬酸2.0 g/L。其中葡萄糖对试验效果影响最大。在该最优条件下,L-色氨酸摇瓶产量可达19.0 g/L。[结论]为L-色氨酸的中试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构建成渝城市群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项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三化"协调阶段类型,从3D与2D视角借助全局趋势与平面插值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整体工业化平均指数最高,农业现代化次之,城镇化发展较迟缓;仅重庆市与四川省成都市的城镇化发展超前于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其他城市工业化发展均快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渝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倒"U"形分布与东高西低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南北向的二阶函数倒"U"形分布不显著,东西向呈一阶函数的陡峭递增。重庆市"三化"综合发展强度位居首位,四川省成都市次之,四川省德阳市、绵阳市、南充市再次之,以成都市为分割点的四川省中部、东部"三化"发展潜力强于西部,重庆市高值区扩散范围大于四川省成都市,低值区分布在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川西北,整体表现为东部西部的东高西低、中部南北的倒"U"形不均衡分异格局。重庆市"三化"为勉强协调阶段,成都市为濒临失调衰退,其他为中度失调衰退,耦合度的相对差异高于协调发展度,东西向呈中部东部西部、南北向呈中部南部北部特征,四川省中部、东部是高水平耦合集聚区,重庆市与四川省成都市为协调发展制高点,川西、川西北与川东北为耦合与协调发展的极低地带。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跨越发展量度选择的依据和遵循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跨越发展的指标体系与判断方法,旨在科学地量化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农业跨越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农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