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泛玉5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所以自选系泛10为母本.DS01为父本选育紧凑型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03~2005年各地、各级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性好,果穗均匀,秃尖小,多抗,活秆成熟。需≥10℃积温,2500℃·d。夏播生育期95天.春播生育期120天。适宜在黄淮海夏直播种植.密度525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长穗偃麦草LBD基因家族中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小麦与其近缘属的进化关系,以长穗偃麦草LBD(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基因家族为研究对象,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家族含有32个成员,根据其结构域特征,可分为Class Ⅰ和Class Ⅱ两个亚家族,Class Ⅰ又可分为ⅠA、ⅠB、ⅠC、ⅠD和ⅠE,Class Ⅱ可分为ⅡA和ⅡB;该基因家族的结构域、基因结构相对保守,不同成员之间具有相似的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对32个基因的上游序列预测,发现基因上游序列中含有光响应、多种激素、逆境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说明LBD基因的表达受到光、激素、逆境等多种因素的诱导。与普通小麦、圆锥小麦、乌拉尔图小麦、粗山羊草、大麦进行共线性分析发现,Tel-2E-LBD2Tel-3E-LBD4Tel-4E-LBD1Tel-4E-LBD6为长穗偃麦草特有的LBD基因,而其他28个LBD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普通小麦、圆锥小麦、乌拉尔图小麦和大麦基因组中均发现第1、3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存在染色体间的片段重复;普通小麦、圆锥小麦和乌拉尔图小麦的A基因组中第4、5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均有易位现象,同时,乌拉尔图小麦4A染色体上存在染色体内片段重复而在普通小麦和圆锥小麦的A基因组上发现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内易位与倒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尿素和两种复合肥不同追肥时期追肥不同量的研究表明:三种肥料中,从增产幅度看,以控释性复合肥增产效果最明显,能明显促进生殖生长,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出籽率,明显增加千粒重,增产16.93%,;其次为绿源复合肥,增产13.76%;尿素效果最差。从经济效益方面看,绿源复合肥最好,增加效益为:29.21元/667m2;其次控释性复合肥,为6.38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郑单958不同密度和不同追施氮肥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绿源复合肥600kg/hm2的条件下,郑单958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追施氮肥量为270kg/hm2,产量10108.31kg/hm2,增加利润1433.00元/hm2。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施氮量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已超过小麦而跃居粮食作物第2位。玉米又是优质饲料作物,有"饲料之王"之称,玉米生产总量约有75%为饲料,因而发展玉米生产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当前玉米生产的特点和农民的种植方式,我们以稳产、广适为首要的育种目标,提出并采用耐密为核心的育种技术方针,综合抗性好,产量超过郑单958;亲本自交系自身制种产量高并繁殖技术简单和杂交制种产量在7 500kg/hm2,确定了"高产、优质、株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们在豫东南地区以泛玉5号、泛玉6号进行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经专家实地考察,专家组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测产,由公式[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106×0.85]计算测产结果:泛玉5号,有效穗数4812.27穗/667m2,,穗粒数556.88粒,千粒重360g,产量820.04kg/667m2;泛玉6号,有效穗数5835.90穗/667m2,穗粒数503.96粒,千粒重340 g,产量849.96kg/667m2.  相似文献   
17.
15个化杀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以15份普通小麦为材料,采用NCⅡ设计组配44个组合,研究了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杂种F1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各性状大都表现出正向优势;周麦22、西农889、西农375和罗大穗316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较高,参与组配的强优势组合较多。在44个杂交组合中,(D177×罗大穗316)、(周麦22×花培878)、(周98165×西农375)、(周麦22×西农889)、(周麦22×200(1)穗2)、(周麦22×郑育麦9987)、(周麦22×07常261)、(周98165×西农889)、(周麦22×罗大穗316)、(周麦22×西农375)为强优势组合。利用普通小麦亲本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将15份亲本划分为5类,直接以普通小麦亲本8个性状的表现值亦可将15份普通小麦划分为5类。  相似文献   
18.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蛋白质组学特性和形成机制及其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可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以小麦单子房品系77(2)及其多子房近等基因系Mu77(2)为材料, 采用TCA-丙酮法提取穗分化至四分体时期的幼穗总蛋白, 并通过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蛋白质组差异图谱。在等电点4~7、分子量14.4~97.4 kD之间发现约450个肉眼可辨的蛋白点, 其中上调2倍以上且达到99%统计学显著水平的差异表达蛋白点30个。对6个特异性差异蛋白点作二级质谱(LC-MS/MS)分析, 结果表明它们是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S1)、SGT1-1(S2)、HMG-I/Y(S3)、谷胱甘肽转移酶(S4)、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S5)和未知蛋白(S6)。这些蛋白质对DNA转录、蛋白质翻译、能量转换及代谢、抗逆防卫等生理生化过程起调控作用, 可能与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泛玉5号为试验材料,在7.5万株/hm2的栽植密度条件下,研究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控剂后对植株株高、穗位高起到抑制作用,其抽雄吐丝期比清水对照推迟1~2 d,成熟期一致。由于对产量的不同影响,四大天王可以在生产上推广施用,玉米矮吨、恐高、玉米伴侣可以在生产中小面积的推广使用,超大棒、玉大穗在生产中慎用或停用。  相似文献   
20.
冬枣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丝小枣归圃苗作砧木,0.5-1.0cm粗的冬枣发育枝作接穗。4月底至5月初插接,接后加强管理,嫁接苗当年平均高80cm以上,嫁接部位平均粗度1.1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