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7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9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广东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地处华南中心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茶资源,如粤北的白毛茶、粤东的高香型凤凰单丛、粤中的可可茶、粤西的白云茶以及分布在各茶区的客家中小叶茶资源和特色苦茶等。经过几代茶人的努力,目前收集和保存了12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品种的创新选育、深加工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2.
广东是大叶种茶区,茶树繁育主要采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介绍了大叶种茶树无性系苗木育苗技术规程,包括选地、苗床制作、母穗培养、扦插、苗圃管理、茶苗出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3.
花香红茶品种“云大淡绿”化学品质与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大淡绿”是国家审定的茶树新品种。本文综合分析了粤、桂、黔三省的试验结果,该品种属乔木型大叶早芽种,适宜于北纬20~28°,东经110~113°,-4℃地区种植。主要性;伏表现为一芽二叶,内含生化物丰富,香气指数高于广东栽培的云南大叶种,制红茶品质优,花香高,产量高,比云南大叶等对照种增产13~82%;抗寒、抗旱及主要病虫能力强,适宜南方红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84.
秀红红碎茶香气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红红碎茶香气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其香气物质有醇、醛、酮、酯、内酯、酸、含氮化合物及未知物等8类44种。在已鉴定的38个组分中,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香气挥发油总量的64%,其中萜烯醇含量为51%,以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反)-2-己烯醛,苯乙醛、水杨酸甲酯、(顺)-3-己烯醇、橙花叔醇、正己醛、2-苯乙醇等化合物为主体特征。与中国云南大叶种比较,二者的香气特征成分差异较小,但对工茶 气  相似文献   
85.
黄叶水仙茶树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的凤凰水仙种,1986年被认定为全国茶树优良品种。凤凰水仙为有性群体品种。其中优良单株颇多,凤凰单丛、岭头单丛便是佼佼者。群体中蕴藏着多种优良类型,原产地早已有乌叶、白叶之分。黄叶水仙就是我所从群体中单株分离培育的一个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6.
红紫芽茶树是一种具有高花青素含量的特色茶树种质资源,全年新梢呈红色、紫色或红紫色.综述了红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红紫芽茶生化特点和产品开发、红紫芽茶的生理功能、茶树花青素的提取技术及茶树花青素合成代谢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提出要加强红紫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创新利用,加强红紫芽茶特色产品开发,加强红紫芽茶遗传特点和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7.
高香乌龙茶新品系品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我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由于乌龙茶的高花香自然品质,深受到消费喜爱,广东茶叶市场销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2002年统计.全省乌龙茶总产达1.57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的比例由1990年的23.4%;,上升到37.1%;。优质高香乌龙茶货紧价俏.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乌龙茶品种的选育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88.
我省农作物化学除草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应用已相当广泛,化学除草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亩,其中早地面积300多万亩,对减轻人工除草劳动强度、防治草害、降低成本、增产增收起到良好的作用。茶园化学除草在幼龄未封行茶园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能否在苗圃茶苗生长期应用?据调查,我省农田杂草种类达48科203种,其中早地达29科129种,危害大的有21科56种。针对我省温暖高湿等气候特点,杂草生长蔓延很  相似文献   
89.
本所述“白毛2号”是从我省珍贵茶树品种乐昌白毛茶(华茶15号)有性群体中单株连育的高香型无性品系,经1964年收来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品系属小乔木中叶种,具有早芽高产.抗性好,适制性广,高香优质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产量,品比四年平均每公顷年产鲜叶15982.9公斤,比对照乐昌白毛群体增产29.9%、芽叶内含物丰富,适制多种高档名优茶,花香突出,品种优异,经济价值高。制绿茶类名茶——根毫茶,外形挺直,白毫厚披,滋味浓醇爽口,汤色黄绿明亮,春茶毫香高长,夏茶兰花香突出,制红茶类名茶——金毫茶,外形秀丽,金毫厚披.花香高长浓郁,滋味浓爽显香,汤色叶底红亮,制功夫红茶和红碎茶亦表现高香优质性状;制青茶类名茶——乌龙茶,表现制优率高,易做出花香,春、夏、秋皆优,成茶兰花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爽滑带香。回甘力强,耐冲泡。该品系是发展“三高”茶业的理想品种,适应粤北白毛茶产区及华南名茶产区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90.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给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品种鉴定、亲子鉴定提供科学方法,通过对3个人工杂交组合的亲本及F1代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双亲的RAPD谱带能在其F1代中表现出来,表现率分别为94.90%,97.92%,98.64%,说明3个杂交单株是其亲本的真正后代,这也表明RAPD技术在亲子鉴定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从3个杂交组合的RAPD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双亲的RAPD谱带在F1代出现分离现象,这一结果表明茶树是一个杂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