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8篇
  44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81.
为了研究弱光环境对林下红桦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进行了30±2.5遮荫处理,并对7月份川西亚高山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幼苗光合以及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红桦幼苗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光合色素含量以及羧化效率(CE)均上升;对照和遮荫条件下,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分别为0.203和0.177 μmol·mL-1·min-1.遮荫处理的ψPSⅡ、Fv/Fm的日变化比较平稳而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其Fo、ψPSⅡ、Fv/Fm值均高于对照.这些现象表明,川西亚高山地区夏季的强光环境对红桦幼苗的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但对林下的幼苗光合与生长却是有利的.红桦幼苗是该地区暗针叶林演替初期的先锋树种和林下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树种,本结果对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林地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2.
本文用分属4类杀虫剂的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和硫丹4种药剂分别处理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3龄幼虫,系统观察处理试虫各龄的历期、预蛹期、蛹重和雌雄比,以比较药剂对抗药性和较敏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两个种群均引起幼虫发育历期延长,且以灭多威和硫丹对条山较敏感试虫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延长1317及1294d。各药剂处理的试虫蛹重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氰戊菊酯还可影响蛹的性别比例,引起雄蛹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583.
本文用分属4类杀虫剂的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灭多威和硫丹4种药剂分别处理不同抗药性水平的棉铃虫3龄幼虫,系统观察处理试虫各龄的历期,预蛹期,蛹重和雌雄比,以比较药剂对抗药和较敏感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4.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合对尖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oxycephalus)催产获得成功,用鲤脑垂体5 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000 IU/kg组合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第1次注射LRH-A2 2μg/kg,第2次注射LRH-A2 8μg/kg+DOM 3 mg/ks+HCG1 000 IU/kg)催产效果明显;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85.
王开运 《山西林业》2023,(S2):16-17
林牧矛盾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针对营造林工程综合核查中发现的林牧矛盾,分析了林牧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探讨了解决林木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6.
从用药水平较低地区棉田中采集棉蚜,在室内液培棉苗上繁殖,分别用氰戊菊酯、氧乐果及氰戊菊酯+氧乐果(1∶8 AI)混剂以浸蘸法处理试虫16代,氰戊菊酯选育的种群抗性高达4324.4倍,而氧乐果及混剂选育的抗性仅分别为22.3倍及16.5倍。上述三种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分别表现出显著或高度交互抗性,但对一些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有机氯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却不明显。用酶抑制剂生测法及离体酶活性测定的研究表明,棉蚜对上述药剂的抗性与羧酸酯酶及氧化酶活力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87.
戊唑醇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及密闭静置测CO2法,分别研究了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以评价其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戊唑醇在1和5mg·kg-1低浓度下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有刺激生长作用,在10mg·kg-1高浓度下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而且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种类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处理后8d,戊唑醇对土壤细菌、真菌仍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对放线菌的影响时间较短,处理后4d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处理后16d,各处理对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影响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戊唑醇对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亦有明显影响,呈现先抑制后刺激的规律,处理后10d恢复到正常水平。戊唑醇对土壤微生物的的影响是短暂的,无环境生态副效应。  相似文献   
588.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颗粒(MNP)负载质粒DNA形成的纳米载体-基因复合物的生物物理学特性、负载形态与负载机理,为基于磁性纳米载体定向编辑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MNP作为基因载体,与质粒DNA pRGEB32制备纳米载体-基因复合物MNP-pRGEB32,分析MNP负载、保护pRGEB32的能力,并对其粒度分布、Zeta电位、结合形态进行研究。【结果】MNP通过静电作用压缩、吸附、聚集pRGEB32,形成纳米载体-基因复合物。MNP能有效负载并保护pRGEB32。【结论】MNP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  相似文献   
589.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钾养分资源量及还田替代钾肥潜力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粮食作物秸秆中钾养分含量及其还田后的当季释放率均较高,调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钾养分资源量,为秸秆还田条件下农田钾素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最新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采用草谷比法估算了我国不同省份和农区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的钾养分资源量,及其在还田条件下的钾肥替代潜力。  【结果】  2015—2017年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的年均产量分别为23212万t、17083万t和39918万t,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主要分布于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农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3.6%、25.4%和22.8%。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可以提供的年均钾养分资源量分别为529万t、216万t和568万t,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农区三大粮食作物秸秆钾养分资源量居于全国前列,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0.4%、28.2%和22.0%。各省单位耕地面积水稻秸秆还田当季可提供的钾养分量均较高,为K2O 115.0~209.5 kg/hm2。小麦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潜力较大的省份有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和江苏,占全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71.1%,钾肥替代潜力为K2O 82.3~97.1 kg/hm2。对玉米秸秆还田来说,其钾肥替代潜力为K2O 67.2~170.7 kg/hm2。从全国范围来看,单位耕地面积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当季可提供钾养分量分别为 K2O 152.6、82.4和124.4 kg/hm2。  【结论】  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当季可提供的钾养分量分别为K2O 449万t、193万t和479万t。我国单位耕地面积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当季的钾肥替代潜力分别为K2O 152.6、82.4和124.4 kg/hm2,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可基本满足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钾素需求,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590.
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木本植物养分含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2浓度和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目前,以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已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国内外有关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报道较多,因而要想对升高CO2浓度和温度对植物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综述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本文只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植物养分含量、分配影响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要的综述和评析.大多数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植物养分浓度降低。温度升高及温度和CO2浓度同时升高对养分浓度的影响尚无统一认识。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树种,不同的组织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其养分变化也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