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元素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元素、稀土微肥等物质在烤烟生产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包括这些物质对提高烟草种子活力和发芽率 ,促进生长发育 ,增加产量 ,增强抗逆性 ,改善烟叶品质等方面的作用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2.
在水稻育秧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0、2%、4%、6%、8%)的黑水虻虫粪,研究黑水虻虫粪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水虻虫粪可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秧苗株高、最大叶宽、茎宽分别增加了22.7%~45.7%、14.3%~36.9%、13.8%~21.9%;水稻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叶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  相似文献   
123.
水稻植株中锌镉吸收积累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Cd,Zn共存时,Cd抑制Zn的吸收而Cd含量明显增加;缺Zn施Cd时,Cd,Zn之间表现为相互协同作用;水稻根对Zn和Cd的吸收比茎叶强;高浓度Zn和高浓度Cd对水稻都有严重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石灰性土壤上钾氮营养对青椒养分吸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钾、氮配施对青椒养分吸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氮配施后显著增加了青椒植株地上部全N,全P和全K的含量,并相对减轻了K对Ca、Mg的抑制作用,增强了青椒对Ca、Mg的吸收,提高了光合强度,为青椒高产优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5.
黑水虻生物转化猪粪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黑水虻处理猪粪为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但猪粪中重金属的含量对黑水虻的转化产生影响。该研究在30 ℃环境下猪粪中接种7日龄的黑水虻幼虫,研究黑水虻的生长和对猪粪的转化效率,以及猪粪中的重金属(Cu、Zn、Cr、Cd、As)在黑水虻虫体和虫粪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8 d的生长过程中,0~2 d时,生长速率最慢,4~6 d时生长速率最快,在第8天时虫体干质量最高。黑水虻对猪粪的转化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6天时达到了最大11.5%,而到第8天时下降。在转化过程中虫体中Cu、Cr、As的浓度随着黑水虻幼虫生长降低,在第8天时,虫体Cu、Cr、As浓度较第2天分别降低了24.5%、21.7%、33.1%。Cd含量随着黑水虻幼虫生长增加,在第8天时,虫体Cd浓度较第2天增加了75.3%。Cu、Cr、As、Cd在虫粪中浓度的变化同虫体变化相反。Zn在虫体和虫粪中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第8天时虫粪中的Cd含量显著低于猪粪,而Cu、Cr、As、Zn含量与猪粪比没有显著差异。黑水虻幼虫对猪粪中Cd的富集系数最高,达到了3.8,其余都小于1,各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Zn>Cu>Cr>As。转化后Cu、Cr、As、Zn有83.6%~92.7%分布于虫粪,而Cd有49.8%~69.7%分布于虫粪,30.3%~50.2%分布于虫体。转化后Cu、As的生物活性提高,Cr、Cd的生物活性降低,Zn的生物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结果为畜禽粪便的黑水虻生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澜沧江中游临沧市境内。该区域植被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呈垂直分布规律。在以往的研究中忽视了澜沧江两岸低海拔区域植被的研究。文章以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沿江两岸低海拔植物群落为主要对象,分析该区域植被类型及其物种组成,以期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在沿江两岸海拔750~1400 m区域,共计发现7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8个群系及8个群落类型。除季风常绿阔叶林外,其他7个植被亚型均为本次调查新发现,其中热带季雨林与暖热性针叶林是研究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而暖热性针叶林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则受破坏较大,分别产生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和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而干热灌丛则小面积分布。并根据澜沧江周期性枯水期出现的狗牙根群落,新提出河流消落带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畜禽粪便经黑水虻转化前后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利用7日龄黑水虻幼虫转化猪粪和鸡粪,进行转化前后碳、氮相关指标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黑水虻对猪粪和鸡粪的转化率分别为8.36%和10.42%,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升高了5.86%和47.64%,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下降了11.67%和4.68%,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黑水虻转化后,猪粪和鸡粪中分别有18.93%和10.49%的碳及31.42%和32.58%的氮被幼虫吸收利用,74.83%和57.43%的碳及43.71%和60.25%的氮保留在虫粪中。相比转化前的畜禽粪便,虫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增加,其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猪粪、鸡粪和两组虫粪的优势菌门。黑水虻转化后,粪便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向着降解蛋白质和脂肪方向演变,鸡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丰度高于新鲜鸡粪,且主要来自于厚壁菌门,猪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厚壁菌门丰度下降,但放线菌门中木质素降解菌丰度上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两组虫粪中ABC转运蛋白、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碳代谢功能基因丰度最高,且鸡粪源虫粪中的代谢基因丰度要高于猪粪源虫粪。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对鸡粪的转化效率高于猪粪,转化后猪粪、鸡粪中碳、氮大部分转入虫粪,部分转入虫体,部分损失,其中鸡粪中的碳损失高于猪粪,而猪粪氮损失高于鸡粪。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提高,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降低,而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都降低。黑水虻转化显著改变了猪粪和鸡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有机物降解菌的丰度,增强了粪便中微生物的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128.
黑水虻对餐厨垃圾养分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估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研究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性能,并分析了最佳生产性能条件下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00 g 7日龄黑水虻幼虫处理3.6 kg餐厨垃圾的生产性能最佳,经8 d的转化,餐厨垃圾干物质减少率为74.0%,干物质转化率为339%。转化后黑水虻虫体内的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45.1%和48.1%,是原餐厨垃圾中蛋白和脂肪总量的61.3%和64.0%。餐厨垃圾中61.3%的N、71.4%的K被转入黑水虻虫体,60.0%的P、50.4%的Na被转入虫粪中。虫粪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较原餐厨垃圾分别提高了22.5%、32.4%和28.9%,N、P、Na的含量也显著提高了135%、130.0%和92.9%,K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处理餐厨垃圾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