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6篇
  25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配饵质量的好坏对养对虾效果至关重要,但养对虾效果的好坏并非完全取决于配饵质量。因配饵养对虾的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为:水的质量;虾的数量;投饵量,配饵质量。这些因素可概称“四量”。这“四量”各有其作用和一定的准备要求,在  相似文献   
32.
建立哈密大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遗传转化奠定基础.采用哈密大枣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暗培养时间、AgNO3等因素对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并获得再生植株.MS、NN69、WPM三种培养基相比较,NN69更适合做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TDZ诱导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效果显著优于 BA;再生培养基中添加1 mg/L AgNO3对不定芽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P <0.05);培养初期经过2周避光培养更有利于提高再生效率;采用10 mg/L维生素 C浸泡15 min可以防止褐化,并能提高不定芽再生率;培养基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者维生素C,不定芽再生率无显著提高(P >0.05);培养基添加活性炭(AC)会抑制外植体的分化.叶片在 NN69+1.0 mg/L TDZ+0.20 mg/L IBA+AgNO31.0 mg/L培养基上,暗培养2周后转入光照培养,出芽外植体转入 MS+1 mg/L 6GBA+0.20 mg/L IBA 不定芽再生效果最好.不定芽生长至3 cm 以上时,转至0.40 mg/L IBA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33.
为制定猕猴桃新品种瑞玉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瑞玉猕猴桃为试验材料,于花后28d开始每隔14d持续测量田间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干物质等指标,探明从花后至成熟整个过程中果实形态、生长和发育等特性,以及果实干物质积累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瑞玉’猕猴桃果实发育的动态曲线。结果表明:瑞玉猕猴桃在花后28~152d的发育过程中,果实单果重、横纵径、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前68d增长较快,平均单果重可增长至55.6g,完成整个果实77.3%的单果重生长量;152d后单果重、横纵径的生长基本停止,其曲线与横轴基本保持平行;152~180d干物质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很快,硬度迅速下降。瑞玉猕猴桃在花后144d左右进入采收期,其可溶性固形物为7%,硬度在7.3~7.4kgf,干物质含量为20.81%,适宜采收,且其采收期不宜超过152d。  相似文献   
34.
根据测得的鹅源副粘病毒(GPMV)NA-1株F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作者构建的含F基因的质粒pGF为模板,PCR扩增F基因片段(去除终止密码子),与转座载体pFastBac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F,并进行测序鉴定;根据测得的鹅细小病毒(GPV)GD-01株VP3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作者构建的重组质粒pGVP3为模板,PCR扩增出有Linker的VP3基因(命名为LVP3)。再将重组质粒pFastBac-F与LVP3片段连接,构建重组转座载体pFF-LVP3,转化到DH10Bac宿主菌,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到Bacmid质粒中,经筛选获得重组Bacmid F-L-VP3转染Sf9昆虫细胞,所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特异蛋白分子质量约123 000。将表达蛋白免疫雏鹅,经抗体测定证明,表达的F-VP3重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5.
影响对虾生长的抗营养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萌青  徐明起 《饲料工业》1999,20(12):39-41
研究对虾配合饲料中的抗营养素:抗胰蛋白酶、棉酚、酸败油脂、黄曲霉毒素对对虾生长的影响。发现抗胰蛋白酶抑制对虾生长,以冷榨豆饼为蛋白源的饲料所喂对虾的增重率为84 % ,以热榨豆饼为蛋白源的饲料所喂对虾的增重率为103 % ;棉酚对对虾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以棉籽饼为蛋白源养虾其增重率与冷榨花生饼相似;将酸价为0 .2mg/g 、8 .0mg/g 、22.4mg/g 、31 .0mg/g 的鱼油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养虾,增重率依次为72.4 % 、57 .0% 、29.2 % 、27.5 % ,消化率依次为83 .1% 、59.6 % 、58 .0% 、53 .0 % ;黄曲霉毒素严重影响对虾生长,用含黄曲霉毒素B1472 ×10 9 、78 .7×10 9 的饲料养虾,其增重率仅为对照组的43.9% 、45 .4% ,而且消化率、成活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36.
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土壤质地数据、地理属性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 Ent)模拟了青海省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祁连圆柏、青杨、金露梅和沙棘这6种青海主要的造林树种的适宜分布范围,并结合当前林业相关政策提取出青海适宜造林的区域。模拟结果中,6个树种的最大熵拟合结果精度都较好(AUC=0.86~0.99)。经分析发现,假设以上6树种在现有农田(坡度25°)和荒地中造林,则青海省可造林的区域面积为549.25hm2,占全省面积的0.01‰,占已有林地面积的0.49‰,主要分布在德令哈、都兰、共和、贵南、囊谦、班玛以及海东市和西宁市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对奶牛胰腺淀粉酶分泌的影响。以4头周岁荷斯坦母牛[(215±7)kg]为试验动物,手术安装十二指肠胰液收集袋、灌注管和回流管以及颈静脉插管,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十二指肠亮氨酸灌注试验[(灌注水平分别为0、29.5、59.1和88.6μmol/(kg.h)]。结果表明,随亮氨酸灌注水平升高,血浆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浓度升高(P<0.05),胰腺α-淀粉酶合成速率(U/h)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1),在29.5μmol/(kg.h)灌注水平时最大。十二指肠灌注亮氨酸也极显著影响了胰腺α-淀粉酶分泌浓度(U/L,P<0.01;U/g prot,P<0.01)。结果表明,亮氨酸可能通过刺激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释放,调控青年奶牛胰腺淀粉酶分泌功能,二者存在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38.
徐明 《警犬》2003,(3):17-18,21
人犬共患病是人和犬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这种传染病的分布广泛,而且种类繁多。本文将人犬共患传染病的种类、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等加以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39.
胶体染料试纸条法快速诊断家畜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现场家畜血吸虫病的筛查需要,设计了简便快速的胶体染料试纸条诊断技术用于检测家畜血清中的抗血吸虫抗体,以该方法检测血吸虫病牛、猪血清83份,其结果为阳性检出率100%,健康牛、猪血清73份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5.3%和94.0%,与感染肝片形吸虫的牛、羊血清16份的交叉反应率为18.8%.表明本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  相似文献   
40.
粮情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粮情检测系统安装、使用、调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