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5篇
  11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为探究适宜于黑龙江垦区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最优的施肥模式,在黑龙江省九三管局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以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一个轮作周期施肥总量不变,于大豆茬口实施减氮增磷方案,玉米茬口实施增氮减磷方案,来研究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物生长、养分累积量、土壤收支平衡及经济效益的影...  相似文献   
292.
为提高人参产量,实现人参的绿色生态栽培.采用正交试验法,将兼具防病促生效果的人参生防细菌SZ-4与玉米秸秆堆肥结合,进行二次固体发酵条件优化,研制生物有机肥,通过盆栽试验评估其促生效果.结果 表明:菌株SZ-4生物有机肥的二次固体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培养时间4d,接种量10%,含水量45%,翻抛1次/48 h,培养温度32℃,尿素添加至碳氮比为15.此发酵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含菌量可达2.011×109 CFU/g.人参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组对人参的促生效果优于有机肥处理组及对照组,6~8月BIO处理根鲜重比ck处理高26.68%~51.09%,比OF处理高29.29%~ 66.91%,BIO处理根干重比ck处理高22.92%~ 42.29%,比OF处理高4.18%~33.11%.综上,优化人参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能够提高生物有机肥的质量,经二次固体发酵得到的SZ-4生物有机肥对人参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93.
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技能促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分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高职院 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结合,能有效缓解“边缘”人口的代际迁移和返贫。职业技术学 院的功能定位与“防返贫”机制和措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基于职业院校推动“防返贫”工作策略,在强 化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角度研究脱贫群体的内部需要、多主体的合作等对策的效果。结果表明:引入PPP 模 式,以数据支持体系和互动学习平台为技术保障,弥补社会面职业教育工作的不足,职业教育促进了“防返贫”的“多部 门合作”,提高了职业教育“防返贫”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4.
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长江上游径流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给长江上游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三峡及上游水库群等国家战略淡水资源库作用的发挥带来诸多挑战,径流变化归因定量识别的研究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1951-2013年三峡入库径流序列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Spearman法、Pettitt法等统计方法,诊断了三峡入库径流的演变规律;基于同期气象、土地利用等资料,分别利用气候弹性模型、水热耦合平衡模型、SWAT模型定量识别三峡入库流量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三峡入库径流在1993年前后发生明显的突变,1993年以前为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相对天然期,1993年以后径流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变化期;(2)研究期三峡入库径流发生了显著减少,减少速率为8.8 mm/10 a,长江上游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是三峡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减少和气温上升是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3)气候弹性模型法与SWAT模型法归因识别结果一致,水热耦合平衡模型法低估了人类活动这一引起三峡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4)考虑土地利用时空变异的SW...  相似文献   
295.
甜菜是一种重要的制糖原料,制糖所剩余的残渣还具有一定的附加价值,甜菜种植和制糖产业逐渐发展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本文回顾了甜菜育种产业发展历程,简介了甜菜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方法。发现我国甜菜育种产业发展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抗性育种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因此未来育种方向应致力于研发具有耐贫瘠、抗旱、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特性的品种。结合我国现阶段甜菜育种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议:(1)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2)联合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共同进行关键技术攻关;(3)积极引进甜菜种质资源,创新资源性状;(4)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6.
同轴对撞流干燥过程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同轴对撞流干燥过程的传热特性,并成功地进行了气流与固体颗粒之间的传热和干燥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了对撞流干燥器的优越性。由于对撞流独一无二的流动特性,逆流结构促使颗粒从一股气流渗入另一股气流中,固体颗粒在两进气管端面之间进行振荡进行,从而改善了传热过程的效率和干燥的性能。这样,所研究的对撞流干燥器对于干燥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装置。  相似文献   
297.
为明确水溶性追肥和促根剂配施对烤烟早生快发的作用,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矿源腐殖质、恶霉·稻瘟灵乳油和壳聚糖3种促根剂,水溶性追肥、传统追肥2种追肥模式,对烤烟根系指标、农艺性状和烟叶叶绿素相对(SPAD)值进行测定,并采用pEta2值(Partial η2)大小对追肥模式、促根剂及其互作对烤烟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溶性追肥模式较传统追肥模式有利于促进烤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施用促根剂可促进烤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有利于提高烟叶SPAD值,以施用矿源腐殖质和恶霉·稻瘟灵乳油的效果较好。其中,追肥模式、促根剂及其互作对烤烟根系生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64%、39.24%、33.12%,对烤烟地上部生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5%、56.79%、25.36%,对烟叶SPAD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4.49%、51.40%、34.11%,可见促根剂对烤烟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互作,再次为追肥模式。综上,采用水溶性追肥模式配施矿源腐殖质或恶霉·稻瘟灵乳油可促进烤烟生长。本研究结果为湖南稻茬烤烟的优质适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98.
为了研究秋水仙素水溶液对甜高粱‘FH59’种子的诱变效应,创制优质甜高粱种质资源。本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水溶液(0.05%、0.1%、0.15%、0.2%)浸泡甜高粱种子24、31、48 h,统计苗期变异率,并对成活植株进行大田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效果受到处理时间、药剂浓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在24 h,0.15%诱变条件下诱变效果最佳,幼苗变异效果显著。M2代田间鉴定发现株高、生育期、穗长、籽粒颜色、锤度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尤其是发现的大量的矮化、早熟突变体对甜高粱亲本的改良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99.
为研究KYF39_09285基因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雏鸭致病力的影响,试验利用基因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KYF39_09285的基因缺失株RA-YMΔKYF39_09285,并使用穿梭质粒构建其基因回补菌株,评价其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以及雏鸭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KYF39_09285基因缺失株的生长速度、生化特性、对Vero细胞的黏附入侵能力均未发生改变,但缺失株中dnaK表达量降低,对高渗、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敏感性增强,对雏鸭的致病力(LD50)降低1.84倍,45℃胁迫下的KYF39_09285表达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KYF39_09285与鸭疫里默氏杆菌对高温、高渗和抗生素的耐受性以及致病力有关,结果为深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0.
马喆  唐存莲  张阳  李志莲 《现代园艺》2023,(13):159-161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梳理了适于北京乡村地区庭院种植的观赏型食用植物,从选用原则、种植原则、栽培技术3个方面分析了乡村庭院合理选择和配植观赏型食用植物方法,以期为乡村居民、庭院爱好者及设计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