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农林局和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分别引入雪雨露桃,经两地几年观察认为,该品种为一早熟、大果、耐贮的鲜食优良品种,具有外观漂亮、品质上乘、丰产性强等优点。1主要性状1.1果实经济性状平均单果重198g,最大单果重355g,一、二级果率占90%。果圆形,果顶平或稍凹。果皮浅绿白色,果实着色面积60%以上,外观美丽。果皮厚、不易剥离、无锈斑和青斑。果肉白色、肉质较硬、纤维少、汁液较多、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11%~14%。核较小、黏核或半离核。无裂果和采前落果。1.2生长结果习性及丰产性能树势中庸…  相似文献   
22.
观赏枣树形设计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观赏类型把观赏枣分为观果型、观枝观叶型和观果观枝观叶型,分别介绍了这3种观赏类型10个品种枣的品种特性,并提出了观赏枣树体结构设计要求,最后对路旁及庭院绿化、盆栽观赏两种用途观赏枣的树形及其培养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土木工程专业也跟随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相应的教学体系的改革,并且依托本专业的相关特点,积极的开展实验教学,从而实现了教学体系的合理化,实验教学的科学化,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观察得知,茶壶枣果实形状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茶壶枣的果实不同于骏枣等品种,是由子房、蜜盘、花丝残留组织共同膨大发育形成,而不是单纯由子房膨大发育形成;茶壶枣由于花芽分化不完善,花丝难以与蜜盘或子房分离,开花后花药脱落,留在蜜盘上的花丝组织残迹随蜜盘一起膨大发育而形成果实上的肉状突起。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我国容器育苗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容器苗造林已成为“三北”地区抗旱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6.
无公害柑桔栽培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业措施(1)合理修剪:保持良好树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创造有利桔树生长、而不利有害生物发生的环境。(2)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基数。(3)早春进行耕翻土、疏松土壤,既促进根系生长,又破坏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越冬害虫成活率。(4)合理施肥、灌溉,全营养平衡施肥。不施用含氯化肥和含亚硝酸盐的肥料。(5)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选留强势果,充分利用桔树本身的耐害补偿能力。2物理措施(1)套袋避害:7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进行果实套袋,防治吸果夜蛾、螨类、蚧壳虫、黑刺粉虱、煤烟病等病虫侵袭果实,减少农药使用,套袋前喷1次大生M-45,…  相似文献   
27.
甜瓜,分薄皮甜瓜(我国传统露地栽培的梨瓜)和厚皮甜瓜(香瓜、哈蜜瓜,80年代前只限于西北新疆种植),两个亚种.在日光节能温室于90年代大面积发展以来,尤其是在近3、4年,利用日光温室种植厚皮甜瓜,已在部分省地迅速发展.它以早熟、高产、优质、高效、耐储、耐运的综合优势,广泛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山西省尤其是太原市,早春上市的厚皮甜瓜,几乎完全是河南、山东等地的产品.  相似文献   
28.
总结了疲劳极限线图常用的绘制方法和绘制原理;给出了一种常用的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方法。采用Java编程语言,完成了一种常用的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程序的开发。通过对比Goodman疲劳极限线图程序的计算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程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9.
基于基因组学的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涉及面很广,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编目、保护、繁种更新、分发利用与信息系统建立等基础性工作,作物起源、驯化与传播、种质分类、民族植物学与传统知识研究等基础研究,遗传多样性评价、重要性状表型鉴定、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等应用基础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种质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已卓有成效,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体系基本建立。但由于主要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思路和方法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种质资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直举步维艰,效率低下。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入到种质资源研究的多个层面,使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发生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学上的变革。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为种质资源的有效收集和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阐明作物起源和演化、全面评估种质资源结构多样性提供了核心理论和技术,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效率。特别是全基因组测序、重测序和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成熟,使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比较不同种质资源基因组变异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可阐明农作物起源以及驯化、改良和传播对种质资源形成的影响,明确现有种质资源和野外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提出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和原生境保护的最佳策略;结合表型鉴定数据,利用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等基因组学方法,可高效发掘种质资源中蕴含的新基因和有利等位基因,提出其利用途径和具体方案,并在种质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成果提高创新效率。文章评述了基因组学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在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异地保存和原生境保护、作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结构多样性分析、新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强调把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紧密结合,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材料与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0.
"菌兴8号"是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抗高温为主要目标选育的香菇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经浙江丽水市近五年的推广表明,"菌兴8号"具有发菌和出菇温度要求范围广,且菇质优良,生物学转化率较高,适宜小平原和中、低海拔山区反季节栽培,也可用于秋季普通菇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