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117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北京市延庆山区板栗园生态系统中刺吸类害虫与天敌的时间、空间以及时间-空间二维生态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利用相同资源的物种中,存在着不同的生态位重叠。在3种不同生境的板栗园内,寄生蜂类和栗花翅蚜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都较大,分别为0.998 0,0.992 5和0.965 7。在区域Ⅰ和Ⅱ中寄生性蜂类与栗大蚜在时间上重叠值较大,分别为0.600 0和0.706 1。在板栗树与大豆间作区园(Ⅰ)和自然生草单作板栗园(Ⅱ)中,主要害虫与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除草单作园(Ⅲ)的。板栗红蜘蛛在各区的空间生态位宽度都较大(均在0.806 7以上)。板栗园间作物(或有无杂草)对时间生态位宽度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生态位重叠和空间生态位的宽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2.
D优 6 8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高异交率优良不育系D 6 2A作母本 ,用内江市农科所培育的多恢1号作恢复系组配而成。 1997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于 1996年引进信阳市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 1996~ 1999年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D优 6 8以高产、优质、抗性好而深受豫南稻区广大群众的欢迎。1 产量高1996年固始县品种比较试验 ,亩产稻谷 5 85 .0kg ,比对照 1汕优 6 3增产 10 .5 8% ,比对照 2D优 10号增产8.33 % ;1997年扩大示范 16 .7万亩 ,平均亩产稻…  相似文献   
23.
铁锰结核的元素组成及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钙质变性土中铁锰结核的矿质全量组成、微量元素丰度,微形态特征以及土壤和铁锰结核中各形态铁锰氧化物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铁锰结核中仍以SiO2含量最高,但Fe2O3含量增加超过了Al2O3、MnO含量大大超过了K2O、Na2O、TiO2和MgO的含量,所测定的9种微量元素中以Ba含量最高,其次是V、Ni、Co3种铁族元素,Cu和Pb含量也较高,但Zn和Cr含量较低,一般黑土层中的结核较小,  相似文献   
24.
外源NO对缺铁胁迫下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外源NO对缺铁胁迫下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Fe(Ⅲ)-EDTA 浓度分别为0、10、100 mol/L 条件下,外施250 mol/L硝普钠(SNP, 一种NO 供体)对花生生理特性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供铁水平下,外施NO可促进花生幼苗的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胞间CO2 浓度和MDA 含量,抑制花生对P 的吸收;在Fe(Ⅲ)-EDTA 浓度分别为0、10 mol/L 条件下综合效果更显著。在0、10、100 mol/L Fe(Ⅲ)-EDTA 中施加SNP 处理20d 后,叶片活性铁含量分别比未施加SNP处理提高了130.7%、136.4%、56.1%,差异显著;同时植株全铁含量及地上部吸铁量占植株总量的百分率也显著提高。说明外源NO可促进铁从根部向植株地上部的运输以及植株体内铁的有效性,提高了铁的运输和利用效率,有效缓解缺铁胁迫的抑制。同时,外施NO还可提高花生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在Fe(Ⅲ)-EDTA 浓度分别为0、10 mol/L 条件下,添加SNP 可以明显降低生长介质的pH,比较 1d 内生长介质中pH 变化看出,花生在14h左右分泌H+ 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5.
山东主要果园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及其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山东主要果园土壤中粘土矿物的组成、类型及其对P、K和Cu、Zn、Pb金属元素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山东主要果园土壤的粘土矿物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淋溶较强,酸度较大的棕壤(简育湿润淋溶土)中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占优势,对P的吸附较强,但对K+吸附固定较弱。含游离C aCO3较高的潮土(淡色潮湿雏形土)和褐土(简育干润淋溶土),对P有较强的吸附和沉淀作用,使土壤磷的有效性降低。而砂姜黑土(钙积潮湿变性土)由于含有较高的蒙脱石和1.4 nm过渡矿物,对K+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晶穴固定作用,因此砂姜黑土中磷肥和钾肥的有效性均较低,在施肥上应采取集中施肥和保持较湿润土壤环境等措施,以提高养分有效性。砂姜黑土和潮土对Cu、Zn、Pb金属元素的吸附显著地大于棕壤和褐土,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不同土壤的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的类型的差异。同一土壤对Pb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对Zn和Cu的吸附量,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胶体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26.
选用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的代表性石灰性土壤,通过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BNPP和美国铜基杀菌剂Koeide两种可湿性粉剂对石灰性土壤pH值和铜、铁有效性及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喷清水)相比,喷施BNPP后,土壤pH值有所降低,而土壤有效铁、铜含量都有所提高。同时喷施BNPP后土壤有效铜含量要低于Kocide处理。另外.BNPP处理花生叶绿紊、活性铁、全铁含量以及生物量都有显著提高,产量比CK提高了1.25~1.53倍。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效果要优于美国Kocide产品。  相似文献   
27.
控释氮肥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浸水释放试验和水稻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疏水性材料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控释氮肥的释放特征,并以普通氮肥作对照研究了包膜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达到了控释效果;与普通氮肥相比,施用控释氮肥有效提高了稻田土壤中碱解氮和铵态氮含量,促进了水稻植株和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两种处理的水稻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籽粒产量上,控释氮肥各处理两年的试验结果均比普通氮肥增产10%~40%,尤其是控释氮肥施用量为普通氮肥1/3时仍有增产效果,2003年高达15·1%;在当地稻田条件下,2002年控释氮肥氮素利用率最高达到了51·2%。采用疏水性包膜材料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的控释氮肥比普通氮肥具有控制释放、促进水稻吸收氮素养分、提高籽粒产量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与降低施肥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8.
马丽  张民  骆洪义 《土壤》1995,27(1):17-22
研究了山东暗色粘性土的腐殖质特性,粘土矿物组成和特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变异性,探讨了各养分性质与其它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暗色粘性土的腐殖质组成中以难分解的胡敏素类物质为主,土壤矿质胶体以蒙脱石类膨胀性粘土矿物为主,土壤由此而表现出其通透性差,耕性不良和有效养分缺乏的肥力特征。  相似文献   
29.
控释氮肥对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施用传统营养液、控释氮肥及控释氮肥配合营养液进行基质栽培番茄,探讨了控释氮肥与营养液配合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氮量控释氮肥配合磷钾营养液(UL2)较传统营养液(NS)果实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较施用等氮量速效氮肥配合磷钾营养液(UL1)果实产量显著增加了22.0%;当底施肥料替代全部营养液氮、磷、钾时,等氮量控释尿素(CRU2)较等氮量速效尿素(Urea)果实产量显著增加了28.1%,且高50%,施氮量控释尿素(CRU3)较传统营养液果实产量无显著差异;UL2较UL1糖酸比显著增加了29.6%,且番茄果实硝态氮含量较NS显著降低了50.0%。因此,控释氮肥在基质栽培番茄上较速效氮肥有显著的增产及提高品质的效果。与传统营养液相比,等氮量控释氮肥配合磷钾营养液的施用可以保证产量和品质,既简化了营养液配方,又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硝态氮含量,提高了食用安全性,可以在基质栽培生产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采用全自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研究了蛋白质来源不同的4种日粮(豆粕,豆粕 棉粕 菜粕,鱼粉 棉粕 菜粕,膨化大豆)对泌乳奶牛瘤胃微生物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对泌乳奶牛瘤胃液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瘤胃液pH值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