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5篇
  20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本研究分析了毕业设计和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映射关系,探讨了如何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来指导毕业设计,改善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2.
主要回顾总结了该省自1986年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在高寒地区农村住宅利用太阳能采暖节能的可行性的过程及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3.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D)嗜肾型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多发。其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毒在鸡群中能迅速传播与感染鸡。同置一层的易感鸡通常在48h内出现症状。其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病鸡和带毒鸡从呼吸道、粪便排出的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也可通过饲养人员、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发,尤其是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64.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地区蓼科酸模属水生酸模(RumexacquaticuxL.)地理种群种子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特征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海拔较高地区的种子千粒重较大,萌发势较低,萌发率较高;海拔较低地区的种子千粒重较小,萌发势较高,萌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5.
啄肛是鸡的一种多发病,这里介绍一例食盐缺乏引起产蛋鸡啄肛的病例。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测定了326只(公羊60只,母羊260只)2周岁健康且无病和田羊的体重(Y)以及体高(X1)、胸围(X2)、胸深(X3)、胸宽(X4)、管围(X5)6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羊公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是胸围、体高、胸深,且胸围、体高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和体重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影响和田羊母羊体重的体尺指标是胸围、管围、胸深,且胸围、管围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和田羊公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397X1+1.096X2–0.69X3–117.06(P<0.01,R2=0.757);母羊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098X2–0.573X3+4.555X5–64.006(P<0.0...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吨田宝在小麦上的增产效果,安排了小麦喷施吨田宝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小麦喷施吨田宝对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次生根,改善群体结构,增强植株上部功能叶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8.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降低水稻重金属含量的盆栽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探索施用氮肥和生物质炭减少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可行性。该研究采用盆栽试验,选用生物质炭、硫硝铵氮肥(简称普通氮肥)和含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硫硝铵氮肥(简称3,4-dimethylpyrazolephosphate,DMPP氮肥),设置了5种处理包括对照即未添加氮肥和生物质炭、普通氮肥添加、DMPP氮肥添加、生物质炭+普通氮肥添加和生物质炭+DMPP氮肥添加,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华航丝苗(Oryza sativa L.)生长和重金属Cu、Zn和Cd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配施生物质炭时,DMPP氮肥对水稻籽粒产量无显著(P0.05)影响;生物质炭与普通氮肥或DMPP氮肥配施均能增加水稻籽粒产量:与单施普通氮肥相比,生物质炭与普通氮肥配施水稻籽粒产量显著(P0.05)增加20.3%;与单施DMPP氮肥相比,生物质炭与DMPP氮肥配施水稻籽粒产量显著(P0.05)增加49.3%。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生物质炭与DMPP氮肥配施能降低籽粒Cu、Zn和Cd含量,其籽粒Cu、Zn和Cd质量分数分别显著降低20.0%、21.4%和11.6%。未配施生物质炭时DMPP促进Cu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配施生物质炭时DMPP促进Cu和Cd从根向秸秆的转移;生物质炭与不同氮肥配施对水稻籽粒/秸秆和秸秆/根Cu、Zn和Cd转运系数的影响因配施氮肥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综上,生物质炭与DMPP氮肥配施可降低籽粒中重金属Cu、Zn和Cd质量分数,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籽粒产量,适宜在多重金属污染稻田施用。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氮肥运筹对江淮地区稻茬小麦氮素转运、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用当地主栽小麦品种扬麦20,在3种施氮量(180、225、270 kg·hm-2 )和3个氮素基追比例(6∶4、5∶5、4∶6)组合的氮肥运筹模式下,分析了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氮素转运、干物质积累及其贡献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基追比例显著影响了小麦氮素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氮素利用率、氮收获指数、氮素转运效率、转运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干物质分配量和产量。在相同基追比例下,在施氮量180~270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分配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以施氮量225 kg·hm-2处理最高,270 kg·hm-2处理次之,180 kg·hm-2处理最低;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相同施氮量下,小麦氮素利用率、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分配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以基追比例6∶4处理最高。在施氮量225 kg·hm-2、基追比例6∶4时,氮素在成熟期籽粒中的分配比率、氮素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高于其他组合,氮素转运效率、籽粒干物质分配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且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符合弱筋小麦标准。从提高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两方面综合考虑,施氮量225 kg·hm-2、基追比例6∶4可作为江淮稻麦轮作区域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幼穗蔗糖代谢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温度敏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小麦孕穗期于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低温胁迫,测定小麦幼穗穗轴维管束数目、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特征、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小麦幼穗穗轴维管束数目减少,幼穗蔗糖含量增加,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增强;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2℃处理下升高,在0℃和-2℃处理条件下活性降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活性与转化酶(Inv)活性下降幅度逐渐增大。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小麦幼穗小花中细胞壁转化酶基因IVR1和液泡转化酶基因IVR5表达量受到抑制,幼穗中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下降。综上,孕穗期低温胁迫导致小麦幼穗穗轴维管束数目减少,幼穗中蔗糖积累,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基因表达及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形成。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逆减灾和高产稳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