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7篇
  9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豫枣1号是河南省中牟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杨德志主持培育出来的一个新品种,经过数年的对比试验,因优良性状突出,1997年被河南省科委列入科技攻关及推广项目,2000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枣1号(无刺鸡心枣),并在2000年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年培育苗木50万株,有力地推动了该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同时支援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2.
太湖上游西苕溪近岸森林土壤氮磷养分差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岸森林土壤受到河水涨落等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增加了土壤养分流失威胁,从而增大了下游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的风险,影响森林作为河岸缓冲带作用的发挥。对河岸森林土壤养分的研究,可为河岸森林树种的选取、河岸带建设、经营与管理等提供依据。以太湖上游的西苕溪两岸1km范围内的森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典型竹林、经济林、纯林和混交林样地34块,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实验室测定有效磷、碱解氮、全氮和全磷等养分含量,利用变异系数分析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深度土层中养分含量的变异性,并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森林类型间同一深度土层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竹林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全氮和全磷均具有较高的变异性,经济林土壤中的有效磷和全氮的变异较大,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的变异性总体上较低;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和全氮平均含量在不同林型中都表现为0-10cm〉10-30cm〉30-50cm,即随着土层的加深养分含量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竹林显著高于纯林,不同土层竹林与经济林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纯林和混交林的;经济林的全氮含量较其他林型的较低,而全磷的含量却较高。  相似文献   
63.
污泥连续水热炭化工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热炭化可以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促进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但目前污泥水热炭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鲜有报道。该研究基于工程规模的污泥水热炭化系统开展研究,重点研究了系统工程设计和控制逻辑,开展了系统参数测试,分析了污泥炭、气相和水相的理化性质和组分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污泥年处理量达1.4×104 t,水热炭化后的三相产物分别为污泥炭28.57%,水相70.00%,气相1.43%,污泥脱水率达75%,综合整个生产系统,系统加热能为454.22 MJ/t,动力耗能为64.80 MJ/t,连续水热炭化工程系统能耗比为83.83%,能量回收率为66.68%,系统具有较高的能耗比。该研究可为生物废弃物连续水热炭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64.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玉米区试2005年平丘1~4组参试的40个玉米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穗长>适应度>穗行数>百粒重>抗倒伏>CV值>生育期>行粒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和穗长等。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单穗粒重、出籽率、适应性、长穗和多行的选择,同时不要忽略百粒重和抗倒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65.
西南丘陵山区玉米杂交种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的倒伏对产量和品种均有较大影响.玉米杂交种的倒伏一般分为三类,即根倒、茎倒和茎折.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本文分析了玉米倒伏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御玉米杂交种倒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6.
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的一些相关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对植株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株高、成穗率、穗部性状等进行了测定。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分为 6种类型,研究不同NUEg类型品种生育期、株高、成穗率、穗部性状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1)高NUEg品种生育期(特别是播种至抽穗)较短,NUEg与全生育期、播种至抽穗天数呈显著负相关; 2)不同NUEg类型品种间株高无显著差异,株高与NUEg无密切关系;3)高NUEg类型品种分蘖成穗率高,分蘖成穗率与干物质运转及氮素运转关系密切;4)高NUEg类型品种穗长较短,着粒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67.
玉米杂交种抗倒伏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的抗倒性已成为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玉米抗倒性的相关因素,介绍了玉米抗倒性的研究方法和选择指标及抗倒性的遗传规律。通过轮回选择,逐步聚合高配合力、优质、抗病抗倒基因,引入热带、亚热带种质,可较好地解决高产与抗倒伏之间的矛盾,选育高配合力、优质、抗病抗倒的优良玉米自交系,继而组配出既高产、优质,又抗病抗倒、广泛适应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6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速率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叶长,其后依次是长宽比、叶向值、叶面积、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叶厚、比叶重、叶宽。玉米杂交种“棒三叶”光合性状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9.
唐菖蒲茎尖培养脱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0.
周广生  张彪 《养猪》1996,(1):35-35
虫克星对猪疥螨病的治疗用广生,张彪,周宁开(江苏省泅阳县畜牧兽医站223700)虫克星是阿维菌素(Avetmectin B1)的商品名称,它是一种新型的抗寄生虫新药.对各种畜禽的线虫、螨、虱、蚤、蜱等体内外寄生虫均有很强的驱杀作用。具有用量小、使用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