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夏播菜用大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极其迅速.养殖水面扩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过度密放、投饵,施肥及池塘老化和受工业废水污染等种种原因,致使鱼、虾病发生日趋严重。特别在我们水产养殖区的指环虫、鳋病危害更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聘请姜礼燔教授来此作具体的技术指导.协助研制新药“E型灭虫精”,经长期试验表明,它对杀灭鱼类各种寄生的指环虫、中华鳋、鱼鲺、铁锚虫等有非常特异的效果,受到当地的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43.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Ⅰ)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44.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铁路已相继建成京九、胶济铁路等绿色通道,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但在上述绿色通道建设中,采用的技术并不完全适用寒旱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现状。在总结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绿色通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寒旱区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设计要点,并归纳出一套适用于寒旱区的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模式,为寒旱区铁路以及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采用三年五熟制的水旱轮作方法,依次包括种植鲜食蚕豆、早熟水稻、鲜食豌豆、早熟水稻和厚皮甜瓜,有效缓解设施农业的连作障碍,可随意接前茬的瓜类等高经济效益果蔬,充分利用豆科、禾本科的根系吸收前茬根部富含的对前茬有害的残留物及水旱轮作破坏有害因子的生存环境,为第三年后重新种植瓜类等高经济效益果蔬净化生态环境,降低用工、成本,同时也能获得年亩效益万元,达到生态、经济两不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2001~2005年对当地大田种植的通鲜1号、日本大蚕豆两个大粒型蚕豆品种和南通大蚕豆、启豆2号两个中小粒型蚕豆品种分别进行了连续对比种植,观察并分析了其生长发育性状和经济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47.
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苏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66个江苏省夏大豆品种资源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要农艺性状可以精简为3个主因子,分别为结荚因子、荚粒因子和株型因子,这3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91.13%;其中结荚因子与株型因子、荚粒因子与株型因子可以在育种中协同改良;而结荚因子与荚粒因子是不易协同改良的。  相似文献   
48.
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鲜食大豆的分类方法,分析鲜食大豆品种数量性状间的遗传距离;【方法】对近年育成的12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计算了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离差平方和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16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即株型因子、产量因子、结荚因子和粒型因子,且这4个主成分因子可保留91.54%的信息量,测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94%8.38%,平均为4.63,12个品种被分为4类,地理远缘品种在遗传上不一定远缘,而近缘品种由于选择方向不同可能成为遗传远缘;【结论】在选育鲜食大豆品种时应根据育种目标确定各主成分值大小;在评价资源间遗传差异时,不能仅以地理来源和亲缘关系为依据。  相似文献   
49.
特大粒菜用蚕豆育种目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特大粒菜用蚕豆新品种选育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蚕豆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特大粒菜用蚕豆的育种目标,百粒重180 g左右,产量达到启豆2号等品种的水平。在品质方面除继续注重外观和食用品质外,还需加强营养品质的鉴定和筛选;抗逆性的筛选主要在抗寒性、耐湿性以及对赤斑病的耐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0.
落叶松-杨栅锈菌重寄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离培养,发现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重寄生菌主要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对C.tenuissimum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适温为25~30℃,在pH为3~11时均可生长和产孢,最适pH为4~6.在对碳源的利用上,以果糖、葡萄糖生长最好,麦芽糖、淀粉、乳糖、甘露醇、木糖、蔗糖等均可以生长.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其菌落直径、菌丝致密程度和产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