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5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994篇
林业   1046篇
农学   1255篇
基础科学   635篇
  1605篇
综合类   2175篇
农作物   480篇
水产渔业   324篇
畜牧兽医   1030篇
园艺   310篇
植物保护   64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依托"东北农机"平台,分析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互联网信息领域的潜力与前景,设计全新的平台架构,并对架构做简要说明与分析。  相似文献   
92.
文章针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作了初步分析,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重要性、计提方法、会计核算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3.
94.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caused serious loss in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every year. It is a long-term goal to improve the tobacco resistance against TMV by tobacco breeding. N gene was the firstly reported TMV-resistant gene, which showed resistance against all Tobamoviruses except the Ob stain and belonged to the 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nucleotide-binding site/leucine-rich repeat class of plant resistance (R) genes. At present, N gene had already been widely used in tobacco conventional breeding, but there is rare available molecular maker used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f TMV resistance. In this study, we designed a pair of primers that specific amplify N gene fragment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N gene intron III, named N-marker. Then, we identified TMV resistance by two selecting methods, PCR with N-marker and inoculated with the TMV-C strain. Results from the two method showed that (1) 13 varieties among 67 tobacco varieties displayed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when inoculated with the TMV-C strain, also contained N gene fragments screened by PCR with N-marker; (2) 105 strains of 200 BC1 strains showed resistance against TMV when inoculated with TMV-C strain, meanwhile, 103 of the 105 strains contained N gene fragment verified by PCR with N-marker. Therefore, the N-marker is reliable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obacco breeding materials in selection of N-mediated TMV resistance. Our study not only developed a molecular marker for tobacco breeding, but also identified new germplasm resources that are resistant to TMV.  相似文献   
95.
氮肥减量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甘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单作常规施氮量为对照(CK),设氮化肥减量20%+间作绿豆压青(A)、氮化肥减量40%+间作绿豆压青(B)和氮化肥减量60%+间作绿豆压青(C)3个处理,通过测定甘蔗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和甘蔗叶片氮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氮肥减量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甘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绿豆影响新植蔗分蘖,分蘖率显著低于CK,但对甘蔗有效茎数影响不显著。新植蔗产量表现为A>B>CK>C。氮化肥减量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宿根蔗发株率、株高、有效茎数、甘蔗茎径有促进作用。宿根蔗蔗茎产量表现为A>B>C>CK。2年的甘蔗蔗糖分含量表现为C>B>A>CK。氮化肥减少20%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提高甘蔗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有促进作用。综合甘蔗农艺性状、蔗茎产量、氮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和经济效益的表现,试验以氮化肥减量20%+间作绿豆压青的A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96.
蛋白质组学在生鲜肉肉色变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肉色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最直观因素。宰后生鲜肉肉色的变化机制和肉色改善一直是肉类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肉色体系复杂,其稳定性受动物宰前因素、从肌肉向可食用肉转化过程和宰后商业流通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许多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不够清楚。研究者已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许多与肉色相关的蛋白标志物和可能影响途径。该文基于近年的研究,综述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与肉色相关的差异蛋白,主要包括结构性蛋白中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联蛋白,以及肌浆蛋白中的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代谢酶类和氧化还原酶类等,分析了差异蛋白表达对肉色的影响及其表达调控肉色体系的可能机制,为今后肉色变化机制的研究和肉色稳定性的调控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研究四川牡丹岩土环境背景以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为了解营养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规律及微生物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CP-OES测定四川牡丹生境母岩、土壤以及种子的大量(P,S,K,Ca,Na,Mg,Al)、微量(Fe,Mn,Cu)营养元素含量,同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的组成和结构。[结果](1)四川牡丹生长土壤以弱碱富钙为主要特征,元素组成基本保留了母岩特征;(2)元素从母岩到土壤中的迁移富集系数排序为:CaNaSPMgKAlFeMnCu,植物吸收系数排序为:PSKCuMgCaNaMnFeAl;(3)碱土金属淋溶率和铝铁率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Alpha)影响显著,但对真菌的影响不显著;(4)P,Mn的迁移主要受母岩控制,而Ca,Mg,Fe,S等元素的迁移富集受到了微生物的影响。[结论]细菌和真菌在元素迁移体系中的作用相似,主要参与Fe,S,Mg,Ca的相关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9.
为明确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的MADS盒基因Pt MADS1的功能,本研究对Pt MADS1在毛白杨植株不同部位的表达进行了RT-PCR分析。本研究对毛白杨进行了Pt MADS1基因的反义转化,将35S::Pt MADS1反义转基因芽体接种于不同类型培养基上。结果表明Pt MADS1有可能参与了茎尖的形态发育,并能够影响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因此本研究认为Pt MADS1对生长素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对于农田养分投入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当季有效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可为安徽省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安徽省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秸秆还田率以及还田当季养分利用率进行估算,明晰了全省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4 699.9万t,秸秆资源分布上呈北部和中部较多、南部最少的特征。秸秆养分资源总量为124.8万t,N、P_2O_5和K_2O分别为38.1万t、11.4万t和75.3万t,分别占全省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40.1%、32.1%和68.9%。理论上,秸秆全量还田,且养分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秸秆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大。但秸秆养分N、P_2O_5和K_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8.9%、52.3%和69.9%,实际秸秆N、P_2O_5和K_2O养分还田量仅占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15.6%、16.8%和48.2%,分别占农田养分总投入量的8.6%、6.4%和41.4%。通过秸秆还田,全省可减施化肥63.3万t,减施比例为19.8%, N、P_2O_5和K_2O减施比例分别为11.4%、17.2%、40.7%。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和当季养分释放率,是推进全省化肥减施增效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