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67篇
  免费   1823篇
  国内免费   3030篇
林业   2372篇
农学   2330篇
基础科学   1772篇
  3422篇
综合类   14093篇
农作物   2088篇
水产渔业   1252篇
畜牧兽医   5431篇
园艺   2190篇
植物保护   1570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07篇
  2022年   1278篇
  2021年   1341篇
  2020年   1234篇
  2019年   1112篇
  2018年   894篇
  2017年   1358篇
  2016年   1000篇
  2015年   1411篇
  2014年   1561篇
  2013年   1883篇
  2012年   2560篇
  2011年   2591篇
  2010年   2624篇
  2009年   2358篇
  2008年   2376篇
  2007年   2199篇
  2006年   1789篇
  2005年   1487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692篇
  2002年   901篇
  2001年   808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21.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NO) o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tic rats induced by LPS. METHODS: The cirrhotic model of rats was established by complex pathogeny. Since the end of the 8 th week, the rats were intragastrically-infused with 0.9% salt, L-arginine(L-arg) and LNNA respectively for 2 weeks.The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tic rats were induced by 3 mg/kg LPS (ip) 4 hours before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RESULTS: The normal behaviors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 were appeared in L-arg group. LNNA group showe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The content of NO2-/NO3- of brain tissue was markedly higher in L-arg group than LNNA group(P<0.05), but the content of histamine in brain tissue was lower in L-arg group than LNNA group(P<0.0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histamine in brain tissue and the content of NO2-/NO3- of brain tissue. CONCLUSION: NO can preven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cirrhotic rats induced by LPS.  相似文献   
122.
褐飞虱经甲胺磷处理后 ,酯酶活性首先表现为受到抑制 ,然后上升 ,到达最大值后再下降并停留在一个相对对照较高的水平。在 1次处理的基础上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酯酶的变化进程与 1次处理相同 ,但最后的停留水平均高于 1次处理 ,分别为 1次处理的 1.35倍和 1.63倍左右。敏感性测定同样表明再次处理可以导致敏感性进一步下降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敏感性分别比 1次处理下降了0.35 1、0.696倍。  相似文献   
123.
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紫外照射、温度、pH、盐度诱导五株溶源性共生菌株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同时测定斯氏和异小杆属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S.carpacapsae ALL,S.feltiae English,S.feltiae SN,Heterorhabditis bacterophora H06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感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结果未发现噬菌斑,说明实验菌株在实验诱导条件下以及昆虫病原线虫固体培养系统中不可能诱发噬菌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4.
昆虫病原线虫r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的47个品系进行rDNA—ITS PCR—RFLP分析,研究其DNA多态性,并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状图。各品系的ITS区无明显的长度差异,PCR—RFLP分析将47个品系分为斯氏属和异小杆属两大类,两属线虫又分别分为11组和4组。所得结果丰富了ITS PCR—RFLP图谱库,为弄清我国的昆虫病原线虫与国外种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及未定名线虫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筛选适合的线虫种类防治害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5.
甲基对硫磷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甲基对硫磷的结构特征,分别从甲基对硫磷的硝基一端或磷酸酯基甲氧基一端引入一定长度的间隔臂和活性基团,设计并合成了4种结构的半抗原;针对各种半抗原所带活性基团的性质,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了与不同的载体蛋白偶联的人工抗原。进行动物免疫后,得到了针对甲基对硫磷的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126.
生物测定法测得谷壳对复方88-1灭鼠剂的阻滞率为54.3%,光谱分析法测得其对敌鼠钠盐的阻滞率在47.43%—57.00%之间。相同条件下,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取食敌鼠钠盐稻谷毒饵量为大米毒饵的2倍多。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大米毒饵更易松散、霉变,使其适口性更低。综合考虑认为南方灭鼠使用稻谷毒饵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7.
 从山西运城、临汾、长治、晋中、大同等地保护地黄瓜灰霉病病株上采集、分离的分属于3个不同菌丝融合群的8个灰葡萄孢菌单孢菌株,经氯酸盐诱导处理,共获得了抗氯酸盐的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突变体)59株,其中nit1型38株,nit3型10株,nitM型11株。所有nit突变株分别在PDA斜面转管培养3次(21 d)后,除6株恢复成野生菌株外,其余多数nit突变菌株表现稳定。来源于同一野生菌株的不同类型nit突变体间或同一菌丝融合群不同野生菌株的nit突变体间可产生互补反应而形成异核体,其中以nitM型突变株互补性最好,在利用nit突变体测定灰葡萄孢菌营养体亲和性时应作为标准菌株。来源于不同菌丝融合群的nit突变体间不能产生互补反应。  相似文献   
128.
核桃树体内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核桃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枝、芽、叶中均有酚类物质存在,其平均含量范围为29.5~118.6 mg/g DW。核桃酚类物质分布随器官组织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枝条初皮部>叶片>芽体>枝条木质部;一年生韧皮部和芽体中酚类物质含量均于休眠达到高峰。不同核桃品种间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差异性,即:光皮绵核桃>白水核桃>辽核1号>中林5号。  相似文献   
129.
1999-2002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典型草原区海流特,监测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试验区主要群落的优势植物大针茅、羊草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和相对生物量呈降低趋势,退化指示植物冷蒿、狼毒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区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均呈降低趋势;围栏在试验区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保持方面很有效,但围栏内植物群落特征随时间推移仍呈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0.
华莎  韩鹏  刘亚刚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4):27-27,29
为建立奶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ConA浓度、细胞浓度、培养液小牛血清浓度及培养时间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其增殖反应都有显著影响(P<0.05),且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6/mL细胞浓度、10%小牛血清及60h的培养时间;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细胞浓度、ConA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